參考消息網4月29日報道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8日發表題為《特朗普在貿易問題上橫行霸道,中國已準備好收拾殘局》的文章,作者是菲律賓理工大學地緣政治學講席教授理查德·海達里安。文章摘編如下:
在最近的東南亞之行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談及“和平、合作、開放、包容的亞洲價值觀”。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震驚全球之際,習近平主席所傳達的團結一致的信息以及對亞洲穩定和確定性的承諾正在引發共鳴,而且不僅僅是在該地區。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稱贊中國是地緣政治不確定時代“理性、強大和可靠”的合作伙伴,強調中國的“全球性倡議帶來新的希望”。他同時談到“一些國家放棄了共同責任原則,還有一些國家對長期承諾提出質疑”,這是對特朗普政府的含蓄批評。
安瓦爾的發言尤其具有現實意義。馬來西亞是東盟現任輪值主席國,有權制定議程。東盟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在東南亞之行中,習近平主席呼吁各國“沖破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逆流,守護好亞洲家園的美好發展前景”。
面對特朗普造成的不確定性,這一團結的信息也在歐洲、日本和韓國等美國傳統盟友中引發共鳴。
美國不顧一切地試圖讓產業回流,而這可能無意間鞏固了中國的地位,并推動主要經濟集團加深相互聯系。其結果可能是建立更加多極化的世界秩序,而這恰恰否定了特朗普重申的美國霸權主張。
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的目的地還包括越南和柬埔寨,此訪的時機經過深思熟慮、充滿智慧。越南和柬埔寨面臨的美國關稅比馬來西亞還要高。
特朗普政府面臨的風險,不只是將那些不結盟國家推向中國的懷抱。上個月,中國與美國的盟友日本和韓國舉行了五年多來的首次經貿部長會議。在東京和首爾方面對美國政府貿易和產業新政的破壞性影響感到擔憂之際,中國計劃與美國的這兩個盟友開展更緊密的合作。
與此同時,歐盟也發出了可能調整政策的信號。在經歷多年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后,歐盟也在推動改善與中國的關系。本月早些時候,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同中國高層領導人會面,這是擴大貿易和投資關系努力的一部分。中國與歐盟這兩個主要經濟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動力尋找共同點。
目前來看,美國很可能仍將是世界頭號強國。但特朗普在貿易政策上的橫行霸道最終可能會加速不可避免的趨勢,即后美國時代全球秩序的出現。在這一秩序中,新興大國和經濟集團不受華盛頓左右、保持獨立自主的意愿和能力將會更強。(編譯/劉白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