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遠明
連日來,山東省京劇院排練廳內,演員們都在緊鑼密鼓地復排京劇《燕翼堂》,全力備戰將于今年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
這部以沂蒙革命歷史為題材的劇目,自2021年首演以來,憑借其過硬的品質、深刻的主題、動人的劇情和精湛的表演,贏得了觀眾的廣泛贊譽。此次復排,主創團隊精益求精,從劇本打磨、表演細節到舞臺呈現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力求為觀眾帶來更加震撼的觀演體驗。
京劇《燕翼堂》根據沂蒙老區紅色革命大家庭“燕翼堂”的事跡創作而成。全劇以劉氏家族十五代掌門劉合浦為主人公,以燕翼堂在一次次時局動蕩、極端情境下的命運沉浮為主線,展示了一個家族與一個國家的榮辱相生、休戚與共。
一部精品劇目的復排,絕非對過往創作的簡單復刻,而是一次對藝術生命力的深度挖掘與重塑。只有守正創新,賦予劇目時代性,打磨提煉,以真情滌蕩心靈,才能讓作品“高山起高峰”,留得下、傳得開。
左2為山東省京劇院院長劉建杰,在《燕翼堂》中飾演劉合浦。
開年舉行的2025年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到,強化藝術精品創作生產,做好藝術展演展示,做好京劇《燕翼堂》的打磨提升。
4月19日晚,《燕翼堂》在福建莆田·莆仙大劇院上演后,演員們便在20日馬不停蹄趕回濟南,開啟了復排的工作。
山東省京劇院院長劉建杰在劇中飾演劉合浦。排練現場,他一遍遍對唱詞和動作進行推敲,力求把人物心理和感情的變化展現得更加豐滿。劉建杰表示,此次復排,主創團隊更加注重對“人性”的挖掘,對劇目重新提煉、加工,以期讓紅色題材更具感染力。
在戲劇表演中,導演是整個主創團隊的靈魂人物。在排練現場,導演周龍嚴格要求,對劇目“精雕細琢”,小到演員的表情、動作,大到整部戲的基調、舞臺效果的呈現、情感走向等,他都精益求精、絲絲入扣。周龍介紹說,這次復排加工,將秉持“小改大變”的原則,一是綜合各方面意見以及發現的問題,對表演、音樂、舞美等方面進行了一些修改和調整;二是在唱段、念白、身段、調度、轉場等方面更加嚴謹精煉;三是由原來的京劇樂隊、民樂隊編制調整為京劇樂隊、交響樂隊。周龍強調,做為革命題材,在人物刻畫塑造上更強化以情動人、以情感人,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活生動,要以京劇 “中正渾厚、大氣磅礴” 特質為核心,守正創新,精準定位審美基調,全力打造契合時代又不失京劇韻味的精品。
左為《燕翼堂》編劇之一王宏,右為導演周龍。
京劇《燕翼堂》自推出以來,先后榮獲多項榮譽,包括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等。劉建杰表示,此次復排的目標是將該劇打造成為一部留得下、傳得開的精品劇目。“中國藝術節是我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綜合性文化藝術盛會,我們希望通過參加此次藝術節,讓《燕翼堂》走得更遠。”
編劇之一王宏老師介紹說,此次復排對劇本進行了全面打磨,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場景都經過了反復推敲。“我們更加注重人物情感的連貫性和邏輯性,通過對劇本細節的調整,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同時,在不影響整體結構的前提下,對一些場次進行了優化,使劇情更加緊湊、流暢。”
飾演劉高氏的演員吳雪靖介紹了這次復排對她表演的啟發和提高。“導演周龍老師和編劇王宏老師對我們的念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燕翼堂》是部革命現代戲,不僅要求我們要有京劇的程式化表演,還要更加貼近生活,讓人物更加真實可信。在排練過程中,王宏老師一句一句地指導我們,讓我們受益匪淺。”
山東省京劇院是國家重點京劇院團,革命歷史題材一直是其創作的重點和亮點。劇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了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紅云崗》《石龍灣》和《鐵道游擊隊》等優秀紅色劇目。近年來,劇院加強人才梯隊建設,著力部署人才培養工作,更多青年演員展露頭角。劇院將以此次《燕翼堂》復排為契機,不斷提升藝術創作水平,為人民群眾奉獻更多優秀作品。
據了解,京劇《燕翼堂》將于5月中旬完成復排,并計劃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巡演。屆時,觀眾將有機會走進劇場,感受這部紅色題材京劇的獨特魅力。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