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斐
當全球醫療行業在貿易壁壘與供應鏈重構中艱難前行時,藍帆醫療(002382.SZ)卻以“技術突圍+全球布局”雙輪驅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4月28日晚間,藍帆醫療正式發布2024年和2025年度一季報業績: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53億元,同比增長26.91%,虧損進一步縮窄;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4.78億元,歸母凈利潤7702.23萬元。
這一成績單,不僅得益于集采影響的逐步出清,還源于公司“A+X”戰略的不斷深化,成功擺脫了對單一產品的依賴,各大業務板塊在夯實基礎的同時,財務數據也實現了切實的好轉,為股東帶來了對未來業績的充足信心。
更為難得的是,這家中國醫療防護龍頭企業,用七年時間完成了從“美國市場依賴者”到“全球均衡發展者”的戰略轉身,在醫用手套、心腦血管、應急救護三大戰場同時亮劍,演繹了一場中國制造的突圍。
三大增長引擎轟鳴:從“單一防護”到“立體醫療”
藍帆醫療的2024年,是中國醫療企業在逆風中奮力展翅的縮影。
根據業務性質的不同,藍帆醫療將旗下業務板塊分為心腦血管事業部、健康防護事業部和應急救護事業部,產品涵蓋心腦血管、健康防護、急救護理等多個領域。其中,心腦血管業務被視為藍帆醫療向國際化醫療器械平臺型企業轉型的重要業務板塊。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藍帆醫療心腦血管事業部銷售收入突破11億元,同比增長約12%,毛利率進一步提升,延續2021年冠脈支架國家集采以來收入逐年增長、銷售費用率及管理費用率逐年降低、經營性虧損逐年明顯縮窄的向好態勢;2025年一季度銷售收入超過3.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6%,實現盈利且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近年來,在通過并購柏盛國際、NVT等企業,藍帆醫療構建起“高值耗材+低值防護”的產品矩陣。2024年,藍帆醫療的心腦血管產品全球銷售超過100萬條。公司冠脈支架產品在全球冠脈支架市場保持中國企業海外第一的市場占有率,超過1億美元收入來自海外,在銷售、臨床、注冊、生產、研發等方面兼顧了國際化和本地化。
2024年,該業務板塊成為拉動藍帆醫療業績改善的重要動力源:心腦血管業務已形成“支架+球囊+瓣膜”的黃金組合,新產品商業化放量成就了心腦血管業務逐年高速增長;同時,手套行業的供需關系逐步恢復平衡,藍帆醫療健康防護事業部全力以赴開拓新客戶和搶抓市場訂單,積極推進技改和降本增效工作,營收同比增長33%。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的2024年,在手套傳統應用的基礎上,藍帆醫療研發出低成本歐洲醫療級PVC手套、無硫無促無鋅丁腈手套和玻尿酸護膚手套等單品,實現丁腈防護手套(加厚型)等一大批新功能、新應用、新指標產品的量產,豐富了產品結構。除此之外,2024年10月,公司與萬華化學聯合研發,成功實現了重磅產品聚氨酯手套的產業化。
作為藍帆醫療“三駕馬車”中的另外一部分,應急救護事業部貢獻了穩定的盈利表現。2024年實現盈利約3000萬元;2025年一季度實現盈利約55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2%。應急救護事業部在穩定存量業務的同時繼續開發美洲及國內市場,調整客戶結構,推動大客戶質量審核;持續推行自動化降本增效措施,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穩步提升。
三大業務板塊的逆勢破局,源于藍帆醫療依托“A+X”戰略,堅定轉型升級,整體構建了以高值和低值耗材產品相結合的模式互補、風險對沖的多業務板塊布局,和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藍帆醫療2024年的業績改善,也印證了其戰略轉型的成功,三大業務板塊協同增長、全球化布局深化,以及高值耗材的技術突破,共同構建起抵御外部風險的“護城河”。
2024年被藍帆醫療視作公司關鍵轉折之年,各項經營指標均呈現改善趨勢。2025年公司將有序推進公司的戰略規劃和業務布局,進一步加強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等多方面綜合能力,優化生產以及管理效率,以期營業收入和經營業績能夠進一步增長和改善。
從“被動防御”到“主動破局”
面對當前外部的嚴峻形勢,藍帆醫在戰略上也早已提前做好了布局。
2018年之前,藍帆醫療的業務只有一次性健康防護手套,90%以上產品出口,其中70%以上收入來自美國市場。這給到了藍帆醫療深刻警醒,由此啟動了去美國化進程,通過多元化市場布局為自身構筑業務安全保障。
對于任何成熟的企業,大刀闊斧進行產業、市場重構都不是個簡單的選擇,高風險和業績壓力也伴隨其中。但藍帆醫療決心很大,自2018年起,藍帆醫療的健康防護手套業務開啟了去美國化的進程,大力開發歐洲、日本、共建“一帶一路”、金磚國家等非美市場,發展到今天一次性丁腈手套產品對美銷售占丁腈手套出口總量的比重已下降至30%以內,已顯著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與此同時,2018年,藍帆醫療跨國并購了新加坡柏盛國際,2020年收購了德國心臟瓣膜領先企業NVT,順利實現了轉型升級,搭建起了高端醫療器械的跨國平臺,擁有了稀缺的全球品牌和全球研發生產注冊基地。此后公司陸續投入了20多億元資金用于創新研發,如今已成長為一家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跨國醫療器械平臺企業。
如今,通過多年內生外延共同發展,藍帆醫療的業務板塊涵蓋心腦血管、健康防護、應急救護等領域,平臺型公司已構建完善,其中心腦血管業務受美國關稅的負面影響小,反而有望進一步把握關稅戰下深化的國產替代機遇。
產線多元化布局的優勢,更是在最新關稅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盡管美國對華稅率持續飆升,但藍帆醫療心腦血管業務基本不受負面影響,該事業部海外銷售超過1億美元,主要面向歐洲、東南亞、拉丁美洲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沒有美國市場風險敞口,源于其幾年前就基于對美國醫療器械行業國家保護主義的研判,前瞻性的戰略性放棄了美國市場。
據山西證券分析,醫療設備、高值耗材出口影響可控,同時利好中國市場替代美企份額。對于大部分醫療設備和高值耗材企業來說,其出口美國的收入占比較低或尚未進入美國市場,關稅政策對其出口影響可控。
與此同時,藍帆醫療還在針對神經介入、外周介入兩個賽道孵化投入和代理合作。2024年下半年開始,已陸續有多款新產品開始在中國市場上市銷售,在關稅博弈的大背景下,國產化率將進一步快速提高,神經、外周兩個賽道產品進入市場的進程也有望提速。
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表示,這樣百年不遇的危機,對任何一家企業都會有影響,只是影響程度大小不同而已。在這樣的驚濤駭浪面前,考驗的是心態,是戰略定力。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