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朝鮮真的派兵上戰場了。
剛剛,朝鮮官方公開承認派兵參與了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的作戰行動,這一消息瞬間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讓本就復雜的俄烏沖突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在4月26日,俄羅斯軍方宣布成功收復此前被烏軍攻入的庫爾斯克地區,這本就是俄烏沖突中的一個重大進展。而緊接著,朝鮮方面的官宣參戰,更是給這一事件加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朝中社援引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書面聲明稱,朝鮮武裝力量部隊按照國家元首命令,參與庫爾斯克地區收復作戰,為收復俄羅斯聯邦領土作出重大貢獻,并且強調這一行動完全符合聯合國憲章等國際法和朝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的各條款精神。
一直以來,雖然外界早有朝鮮派兵入俄的傳聞,但朝鮮方面始終予以否認,將其斥為謠言。如今大方承認,背后必然有著深層次的考量。
據相關消息,此次派往俄羅斯的極有可能是朝鮮精銳的第 11 軍團,也就是大名鼎鼎的 “暴風軍團”。這支部隊堪稱朝鮮國內的頂尖力量,士兵們日常訓練極為嚴苛,像練鐵頭功、拳擊巖石、腳踏火盆,無論嚴寒酷暑都堅持高強度訓練,冬練三九不怕寒、夏練酷暑耐饑餓。
朝鮮派出這樣一支精銳部隊協助俄羅斯,足見對此次行動的重視程度,也表明了對俄羅斯的堅定支持。
從朝鮮自身的角度來看,派兵參戰應該是有著多方面的目的。
一方面,朝鮮軍隊需要通過實戰來積累經驗。正所謂 “宰相必起于州部、將軍必起于卒伍”,實戰是檢驗和提升軍隊戰斗力的最佳途徑。朝鮮通過讓軍隊參與俄烏沖突,能夠讓年輕的士兵和軍官在實戰中得到鍛煉,為未來軍隊的發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另一方面,這也是一次與俄羅斯進行利益交換的機會。俄羅斯盡管近年來面臨諸多挑戰,但在軍事技術、軍事工業等方面依然有著深厚的底蘊。朝鮮在軍事裝備發展上,如最近公布的火箭、彈道導彈、主體版 “全球鷹”、主體版預警機以及新型驅逐艦等,都能看到俄羅斯技術的影子。
此次朝鮮在俄烏沖突中大力協助俄羅斯,有望從俄羅斯那里獲得更多先進技術轉讓,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軍事能力。
而俄羅斯方面,普京也迅速發表書面聲明,公開感謝協助俄軍收復俄庫爾斯克州的朝鮮軍人。普京在聲明中提到,俄武裝力量 26 日徹底擊潰庫爾斯克州烏克蘭武裝部隊,朝鮮人民軍部隊積極參與行動,符合俄朝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的規定和精神。
普京此番操作表面上是對朝鮮軍隊貢獻的認可,但更層次是對俄朝關系的再次強調。
自2023年以來,俄朝兩國的交往不斷加深,從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訪問平壤,到金正恩訪問俄羅斯遠東地區,再到普京回訪朝鮮并簽署《俄朝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雙方的合作逐步升級。
根據條約規定,如果雙方中的任何一方受到武力入侵而處于戰爭狀態,另一方將以自己擁有的所有手段提供軍事援助和其他援助。
此次朝鮮派兵參戰,很明顯,就是對這一條約的具體實踐。
值得注意的是,在拜登執政時期,朝鮮軍隊入俄參戰一事還較為隱晦。這是因為朝鮮在國際上雖然相對封閉,但仍有一些對外交流的窗口,比如瑞典。瑞典是俄烏戰爭的積極支持者之一,朝鮮若公開派兵,可能會影響與瑞典的關系,進而影響自身在歐洲的有限外交空間。
然而,隨著特朗普上臺,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
特朗普急于結束俄烏沖突,如今的局勢已經到了各方開始重新審視自身利益,準備 “排排坐、分果果” 的階段。
朝鮮此時公開派兵參戰,明顯就是打出了一張強有力的牌,直接提升了自身在未來地緣政治博弈中的統戰價值。
對于朝鮮而言,與俄羅斯高度綁定有著諸多戰略意義。
俄羅斯擁有豐富的糧食和能源資源,這正是朝鮮發展所需要的重要支撐。通過在俄烏沖突中與俄羅斯并肩作戰,朝鮮不僅能在軍事上獲得提升,還能在經濟、資源等方面獲得潛在的支持,從而鞏固自身的統治和發展。
而從更長遠的歷史角度看,朝鮮此次派兵參戰,將成為俄朝關系中的重要里程碑,未來這段歷史很可能被寫入兩國的歷史教科書,成為兩國 “一起扛槍打仗” 深厚友誼的見證。
可以預見,憑借在此次沖突中的貢獻,朝鮮在未來與俄羅斯的合作中,有望在諸如精煉石油技術、高精尖武器技術等關鍵領域獲得更多的支持與合作機會。
目前,朝鮮派兵參戰這一步棋,走得對與否,還是很難評估的,但是,網上有個段子,卻是有趣,“你樓下鄰居和你家樓上的好上了,你怎么看?”“我TM用眼睛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