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臨近。走進時下的巍巍昆崳,山青了,樹綠了,紫荊、連翹、映山紅、二月蘭等花卉競相綻放,又是一個百花爭艷的季節。
昆崳山保護區石門里景區霧峰花海,100多畝芝櫻花進入盛放期,漫山遍野的粉色編織成一張巨大的“錦繡地毯”。浪漫花海間,由永昌秧歌藝術團帶來的海陽大秧歌熱鬧上演,吸引了數千名游客圍觀。當網紅花海邂逅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秧歌,生態之美與文化之韻交織,奏響了昆崳山文旅高質量發展的春日序章。
百畝芝櫻盛放,游客紛至沓來
每日清早,晨霧還未完全散去,石門里景區已化作粉色海洋。晨光中,百畝芝櫻如同打翻的調色盤,就著山坡傾瀉而下——深粉如霞、淺粉若云、白似初雪,從空中俯瞰,花田宛如巨幅油畫點綴在綠水青山間。
作為春天最“頂流”的網紅打卡點,這片芝櫻花海吸引很多游客慕名而來。上午9點鐘不到,記者在石門里景區停車場看到,自駕車輛源源不斷涌入,周末家庭近郊游是主流。從停車場到花海3公里長的山路上,有的游客背著雙肩包輕裝上陣,有的則帶著帳篷和露營裝備,走走停停間,盡享暢快“森呼吸”。
沿著小橋進入霧峰花海,大片粉紅芝櫻映入眼簾,綿延花田下,人變得渺小起來。“用手機隨便一拍,就是大片,九宮格根本不夠發!”為了一睹花海美景,家住開發區的劉艷麗特意起了個大早,驅車2個小時到達景區后,她和家人選擇徒步前行。進入花海的一瞬間,劉艷麗長途跋涉的疲憊,瞬間一掃而空。
9點多鐘,景區人流逐漸密集,花海木棧道上,隨處可見拗造型拍照的游客。來自威海的攝影愛好者張偉架起三腳架,鏡頭里定格下夢幻一幕:身著漢服的姑娘手持團扇輕倚花叢,發間落英與滿地芝櫻相映成趣。“真是不虛此行,石門里比想象中還要漂亮,下次我要帶家人一塊過來。”張偉感嘆。
“今年的芝櫻花在4月15日左右陸續綻放,現在整個花海進入最美時節,預計最佳觀賞期持續到5月中旬。”昆崳山國家森林公園旅游管理科副科長于維霞介紹,自芝櫻花海“上線”以來,石門里景區引爆賞花熱潮,周末單日最高接待游客突破6000人次。
秧歌邂逅花海,促進文旅融合
秧歌鬧花田,好戲正連臺。9點40分,一陣歡快的鑼鼓聲破空而來,只見頭插絨花、身著彩衣的秧歌隊踏著鼓點扭進花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海陽大秧歌與漫山芝櫻的春日邂逅,就此拉開序幕。
“咱海陽有句老話,‘聽見鑼鼓響,腳底板發癢’,我是海陽郭城鎮史家村人,從小就接受大秧歌文化的熏陶,骨子里熱愛這門藝術。”走在秧歌隊最前面,揮著令旗、吹著令哨的是永昌秧歌藝術團團長姜全福。正是因為這份熱愛,2023年,身在福山的姜全福發起成立了永昌秧歌隊,致力于為觀眾呈現原汁原味的海陽秧歌,將大秧歌文化傳承、發揚下去。
“貨郎哎~”隨著一聲悠長的吆喝,永昌秧歌藝術團的表演漸入高潮。“老貨郎”肩挑五彩貨擔,踏著十字步走來,身旁“翠花”手持扇子妙目流轉。“媒婆”頭戴紅花,手挽紅包袱,擠眉弄眼,頻頻與觀眾互動。忽然鼓點轉急,只見“大夫”騰挪躍起,手中拂塵舞得虎虎生威,“武將”手持腰鼓疾走如風,引得游客紛紛舉起手機追拍。
人群中,59歲的秧歌迷王全勝看得格外入迷,在他懷里,兩歲多的小孫女興奮地舞動著雙臂,隨著鑼鼓的節奏搖擺。“今天來昆崳山的隊員有50多名,在這么大的花海里表演,大家還是頭一回。”一場秧歌表演結束,姜全福笑著說。永昌秧歌隊師承海陽螳螂派,目前共有127名成員,這些成員來自各行各業,上到65歲老人,下到四五歲娃娃,大家因為共同愛好湊到一起。
“真過癮!海陽大秧歌氣勢磅礴,果然名不虛傳”“有花海,有秧歌,景區熱鬧得像過年”……激情四射的秧歌表演,為游客展示出膠東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一些游客還走上前去,與秧歌隊員合影留念,定格春日美好瞬間。
全面提升細節,打造舒心環境
“登昆崳山的最佳季節是在春夏之交,你們真是來對了時候。”于維霞笑著說,此時的昆崳山進入一年最美時節,山清水秀花繁,再加上不冷不熱的氣候,讓人流連忘返。
當然,吸引游客的不止美麗風景,還有細節感拉滿的旅游體驗。近年來,昆崳山國家森林公園以景區提升工程為抓手,從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質量、提高智慧化水平等方面發力,為游客打造更加舒心便捷的旅游環境。
在交通出行方面,打造便捷的景區接駁體系。“石門里景區游路較長,我們在內部配備了13輛觀光車,可滿足游客高峰期接駁需求。”于維霞介紹。
在休息設施方面,打造高品質觀景休息平臺。比如在石門里景區步道沿途,吊床、藤椅、石凳、秋千等十幾處休息設施散落林間,隨時為游客提供方便。尤其是馬槽灣聽溪平臺,猶如一個“森林會客廳”,游客可在此休憩、發呆,盡情享受山林和河谷的寧靜。
在衛生間改造提升方面,昆崳山各景區也有亮點。近年來,景區拆除了所有旱廁,建設高標準單體模塊化廁所,廁所均采用新技術、新材料,其中石門里景區“山之廁所”獲亞洲設計大獎優勝獎。
“我們建設了昆崳山智慧票務系統,并與省文旅廳和市文旅平臺對接,實現了全自動售檢票。”于維霞介紹,同時,在景區建設了無線網絡系統,實現景區WIFI信號全覆蓋。
眼下,從百畝花海的田園盛景,到大秧歌的熱鬧與激情,再到生態科普研學等特色活動,昆崳山正以文旅融合的全新面孔,向全國游客發出春日邀約。
記者 信召紅 攝影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