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和胡塞武裝的交手中,再次出現意外,親手將尖端武器的機密,送到胡塞手中。這次美軍出現了怎樣的失誤?對美軍實力有影響嗎?胡塞會如何利用好這個機會?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一枚外形上看起來完好無損的滑翔炸彈,在也門境內被發現。這枚炸彈來頭不小,是美軍最新型的GBU-53/B“風暴破壞者”炸彈,也是美軍及其盟友當前廣泛使用的,最先進的武器之一。
GBU-53/B“風暴破壞者”炸彈
沙漠里真的能撿到武器,胡塞武裝收到一份大禮
過去總有人調侃,稱胡塞武裝之所以擁有高超音速導彈等先進武器,很可能是沙漠里“撿到”的。
結果沒想到,原來沙漠里真的能“撿到”武器,還是美軍自用的最新款,簡直是把自家的機密,往胡塞手里硬塞。
在外媒公布的照片中,這枚滑翔炸彈外形保存完好,彈翼呈展開狀態,被也門東南部的居民發現,有很大可能會最終落入胡塞武裝手中。
作為美國空軍執行轟炸任務的主力武器,“風暴破壞者”滑翔炸彈上集成了不少美軍的先進技術,采用了三模導引頭,還結合了紅外成像、毫米波雷達和激光半主動制導技術。
其中,三模導引頭技術的多頻譜兼容性(如紅外與毫米波的同步工作)是當前滑翔炸彈的關鍵技術難點之一,在這項技術的加持下,這種滑翔炸彈具備了一定的制導能力,解決了傳統滑翔炸彈難以追蹤移動目標的難題。
就算該炸彈在墜落過程中,內部收到了什么損傷,其導航模塊和數據鏈通信協議的硬件結構,也有很大的研究價值,或許可以逆向推算出美軍衛星輔助慣性導航和實時數據鏈更新的運行方式。
該炸彈在外形上幾乎完好無損
可千萬別小看了這種泄密所導致的后果,當年美軍研究出的首款“眼鏡蛇”空對空導彈,被蘇聯軍方研究拆解后,蘇方的研究人員就曾感嘆,這款導彈簡直就是一所大學,并在隨后研究出了“環礁”K13導彈,縮小了和美方的差距。
放在今天的這個案例中,我們不難推斷出,“風暴破壞者”滑翔炸彈上潛在的研究價值很高,比如可以針對美軍數據鏈的加密協議或通信頻段特征,進而研發針對性的電子干擾設備。
再比如,作為滑翔炸彈,其低雷達反射截面積設計和氣動布局(如可展開翼套件)對遠程突防至關重要。通過拆解殘骸,對手可研究其材料涂層、翼面結構與空氣動力學參數,進而改進自身武器的隱身性和滑翔效率。
當然,以胡塞武裝所展現出的技術水平,想要將這枚炸彈“吃透”還是有著一定的難度,但這并不意味著美軍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該武器被美軍及其盟友廣泛使用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胡塞或把握機會,將美軍機密賣個好價錢
事實上,從美國媒體的相關報道中,我們不難看出其“焦慮”情緒,甚至已經幫胡塞武裝找好了“賣家”——伊朗。
美國“戰區”網站聲稱,考慮到胡塞武裝和伊朗之間的關系,這枚導彈的技術很有可能在未來,被美國的“主要對手”利用,進行針對性的研究。
美媒的“擔憂”不無道理,因為胡塞雖具備一定武器改裝能力,但受限于工業基礎和人才儲備,難以獨立完成高精尖技術的逆向工程,但完全可以將美軍的這份機密,賣出一個好價錢。
無論是將武器殘骸或關鍵部件完整移交給伊朗,還是邀請伊朗專家赴也門現場分析殘骸,或通過加密渠道分批次傳遞技術數據,都是可行的辦法。
對于伊朗來說,這項技術來的非常及時,一方面伊朗擁有技術背景和成熟的彈道導彈工業體系,其在制導技術(如國產“征服者”系列彈道導彈的導引頭)、材料科學(如隱身涂層研發)以及電子戰領域均有一定積累。
在獲得該技術后,伊朗可結合自身激光制導技術,研發成本更低的導引系統,應用于國產反艦導彈或地面滑翔炸彈;還可以研制針對美軍機載武器的干擾設備,甚至反向控制未完全損毀的武器殘骸。
更進一步來說,這個研究成果還可以傳遞給真主黨、哈馬斯等潛在盟友,擴大技術輻射范圍,對美制武器形成區域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
這樣一看,美軍這次的損失果然不小,但更值得其“擔憂”的,恐怕還遠不止于“技術泄密”這么簡單。
伊朗或將抓住這次機會對導彈進行升級
美國千防萬防,沒防住自己人走漏風聲
對于“風暴破壞者”滑翔炸彈的泄密風險,美國軍事專家表示,美軍的空襲規模越大,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就越高,另一款AGM-158導彈,也面臨相同的處境,指不定哪天就又被胡塞“撿到”了。
這還不算晚,就在美軍在前線“送裝備”的同時,后方的美國政府高層也“不甘示弱”,將美軍行動的信息到處泄露。
回顧一下近期的美軍泄密事件,光是規模較大的就有去年下半年,一個名為“戰斗轟炸機”的俄語賬號,在網上公布了超過250GB的美國軍事裝備數據,五角大樓對此事保持沉默。
隨后,美國媒體《大西洋月刊》主編自稱被拉入了一個加密聊天群組中,全程見證了美國防長赫格塞思,是如何向副總統、中情局局長傳遞作戰指令的,包括F-35戰機發射導彈打擊也門機場、雷達站,隨后驅逐艦發射戰斧導彈等詳細信息。
美國防長赫格塞思陷入“泄密”調查之中
這反映出美軍當前面臨的一個核心的問題,美國想要達成某項目的,就會通過軍事手段進行施壓,但越是這樣做,其武器的打擊誤差、毀傷模式及易損部件,都可以被對手看清。
為了彌補這一問題,美軍不得不繼續投入資源升級裝備,形成“技術軍備競賽”的惡性循環,反而削弱其長期戰略優勢。
這種潛在的技術泄密,配合美軍信息管理漏洞,“雙管齊下”將進一步動搖美國的“軍事優勢”。
這樣一來,美軍越是“窮兵黷武”,就越容易出現失誤,長此以往,其結局可想而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