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災難的陰霾籠罩大地,廢墟深處傳來生命微弱的呼喚,這時,一抹躍動的身影穿越殘垣斷壁,它們就是災后廢墟上最忠誠的守護者——搜救犬。在第18個國際搜救犬日(4月28日)前夕,記者探訪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搜救犬分隊,見證這些“無言的戰士”和訓導員之間的故事。
“八一”誕生記
名字里藏著沖鋒的勇氣
在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搜救犬分隊,有一只名為“八一”的馬犬,它名字背后藏著訓導員傳開隆熾熱的期許——希望它以無畏的姿態精準出擊,在每一次救援任務中都能沖破阻礙,完成使命。
推開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搜救犬分隊犬舍的門口,訓導員傳開隆剛露出身影,搜救犬“八一”立刻搖著尾巴撲到他身上,前爪搭在他的肩膀上,興奮地舔著他的臉。傳開隆笑著揉揉它的腦袋。犬舍內,食盆、水盆整齊擺放,一旁的玩具球還沾著“八一”玩耍流下的口水,這些細節都藏著傳開隆對它的關愛。
2019年,傳開隆來到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搜救犬分隊,次年,他成為第一批參與搜救犬分隊訓導員培訓的隊員,前往中國山東搜犬基地學習專業技能。2020年7月,基地統一配發犬只,傳開隆迎來了屬于自己的伙伴——一只活潑靈動的小馬犬,并給它取名“八一”。此后的4個月里,一人一犬起早貪黑,在訓練場上相互陪伴、相互成就。傳開隆帶著“八一”熟悉訓練項目,“八一”也陪著傳開隆不斷精進訓導技巧,二者在磨合中共同成長。
小馬犬訓練之路
從“脫韁”到“收放自如”
在搜救犬的世界里,每一只犬與訓導員都有著獨特的故事。傳開隆與“八一”就有著獨特的交流方式,他們在訓練和生活中相互影響,互相成就。若傳開隆語氣壓抑,“八一”的行動也會變得抑制;而當“八一”在訓練中情緒低落時,傳開隆會陪它玩球、帶它散步、撫摸安慰,為它調整情緒。
訓練一只合格的搜救犬并非易事,“八一”經過一年到兩年的訓練才正式“上崗”,若要達到特別優秀的水平,則需要兩年多的時間。其訓練項目涵蓋技術服從、野外、廢墟以及障礙等多個方面。在訓練初期,性格急躁的“八一”給傳開隆帶來了不少挑戰,比如在障礙訓練中,它總是急于獲取食物或物品,常常跑一半就從器械上跳下來。傳開隆通過耐心引導,用溫和的語氣和牽手牽引的方式,逐漸讓“八一”學會控制速度。
傷痕是勛章
搜救犬與危險的無聲較量
在日常相處中,“八一”也鬧過不少趣事。當它被關在籠子里,若傳開隆沒有及時搭理,它就會不停地哼哼叫,如果被放在外圈,甚至能叫上一整天,仿佛在向傳開隆表達自己的不滿與渴望陪伴的心情。
“八一”曾跟隨傳開隆參與過地震救援任務。到達現場時,面對有些坍塌的廢墟,它沒有絲毫膽怯,迅速投入搜索,表現十分積極。在訓練和救援中,搜救犬受傷最多的部位通常是爪子、腿和腹部,因為救援場地往往存在玻璃碴子、鋼筋等尖銳物,犬只在快速奔跑時極易受傷,“八一”的左后腿也曾受過傷。
“戰友”之情
訓導員希望將來給它養老
如今3歲的“八一”,最喜歡的玩具是球和一個大包,最愛吃的食物是雞蛋。作為活潑的馬犬,它偶爾也會撒嬌耍賴,不想訓練。談及將來“八一”退役后的安排,傳開隆說,“若家庭條件允許,一定會將它帶回家養老;若條件不允許,也會將它托付給合適的人,讓它安享晚年。”
傳開隆此前在公安系統擔任警犬訓導員。他介紹,警犬主要承擔緝毒、防暴、追蹤等任務,而搜救犬則專注于在泥石流、地震等災害現場進行搜索,它們的吠叫往往能為被困人員帶來生的希望。從警犬訓導員到搜救犬訓導員,盡管工作性質有所不同,但傳開隆憑借豐富的經驗順利完成了身份的轉換。
從地震廢墟到泥石流災區,搜救犬以靈敏的嗅覺、無畏的勇氣,一次次突破生命的極限。這些“無言的戰士”,每一次成功搜救的背后,都是對生命最莊嚴的禮贊。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蘇曉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