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Shein是不是中國企業,官方的態度一直很明確。
近日,據媒體報道稱,Shein北美和歐洲戰略及企業事務負責人Peter Pernot-Day在接受瑞士媒體NZZ采訪時,回應了外界對Shein的質疑。他強調,Shein是總部位于新加坡的國際公司,而非中國企業。
供應鏈方面,Pernot-Day承認有部分商品產自土耳其,并非都來自中國。他表示,自2022年以來,Shein持續推進本地化戰略,在其核心市場建立自己的物流和制造體系,以縮短交貨時間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同時,Pernot-Day強調,針對美國關稅調整,Shein支持改革"de minimis"(最低限度待遇)規定,以促進公平競爭。
此前,據媒體報道,SHEIN亦支持英國對“小額豁免”進口關稅政策的改革。
當然,這些立場,也引發市場對SHEIN戰略意圖的猜測。有分析人士認為,SHEIN支持英國取消“小額豁免”的直接動機,與其倫敦IPO計劃密切相關。
分析指出,盡管英國尚未明確跟進美國的關稅調整,但SHEIN此舉顯然意在向監管機構傳遞“合規化”信號,緩解市場對其依賴政策紅利的質疑。
長期以來,SHEIN因供應鏈集中在中國、總部遷至新加坡而陷入“國籍模糊”爭議。通過支持關稅改革,SHEIN試圖淡化其“中國制造”標簽,強化全球化企業形象,以迎合歐美市場對供應鏈透明度的要求。
盡管SHEIN宣稱不依賴關稅優惠,但政策變動對其實際影響不容忽視。以美國市場為例,若“小額豁免”完全取消,其商品需繳納5%-17%的關稅,疊加增值稅后,終端價格可能上漲20%-30%。
為應對這一挑戰,SHEIN正加速供應鏈多元化布局,比如與越南、土耳其、巴西等地加強合作;通過歐洲本地倉發貨,縮短物流周期并規避直郵關稅;開放第三方賣家入駐,分散自營業務風險等。
然而,這些戰略面臨現實阻力。SHEIN的供應鏈護城河仍深度扎根于中國,短期內難以徹底轉移。
倫敦IPO是SHEIN全球化戰略的關鍵一步,但當前環境充滿變數。
支持取消“小額豁免”,或許正是SHEIN為推進IPO做出的戰略妥協。然而,真正的考驗在于:當關稅紅利消失,SHEIN現在的模式能否持續支撐其低價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