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亂二字,可以形容2025上海車展。
技術、消費觀念、能源形式的變化太大,很多車企都是慌亂的。它們選擇造車的方式,是極其現實的。融入自己的技術基因,對市面上的暢銷車型進行同類復刻。所以,在上海國展中心里,觀展人也經常會思緒錯亂。上海車展里人頭攢動,多數展臺都是流動的,少數展臺是一直圍滿了人。
對,不可復制,獨立并有魅力,這才是上海車展里的火花。車展里發布了非常多的新技術和新車型,而這些都不會影響iCAR的關注度,V23身邊長期圍滿了男女老少的人群。
技術先進,改裝樂趣,經典價值,精準的定價,這些構成了它沒有對手。
15萬內,沒人會拒絕經典
并非全新上市,但仍然能吸引極大的關注。我們問了幾組圍繞在V23身邊的年輕人,為什么喜歡這車,答案也是出奇的一致。如果是之前對iCAR沒有了解的人,他們說:“這車太帥了”,并且下意識的就要問這車多少錢,因為想買。如果是之前對iCAR有一定了解的人,他們說:“這車太好玩了”。
誠然,這就是V23最大的核心產品特點。15萬內最帥的SUV,這點毫無疑問。而且,這種帥不僅只是視覺上的,它還能吸引出人嘴角的笑容,只要心里存在著年輕和興奮,就總能被V23擊中。
這是一輛賽博朋克的車,這是一輛人們眼中有熟悉輪廓的車,這也是一輛讓人看上去哪兒都順眼的車,這同時還是一輛在懂車的人眼中,不止是樣子貨的車。甚至于這一次車展里,它竟然還帶來了敞篷概念版和皮卡概念版新車。
是的,這就是設計的魅力。早在2024年,蘇峻在接受采訪時就說過自己的工業設計邏輯,就是在“萬物皆可玩”的時代,電動汽車不能忽略年輕人的需求。
如果解讀這款車,首先你會察覺到滿滿的原創味道,圓形的大燈,憨態可掬但又不過分諂媚,這就是設計的魅力。車身的側面比例協調,與Kei Car這種經典車型的思考邏輯有著很多的同頻。簡單來說,V23的設計獨樹一幟,它就像是小時候每個男孩子都玩過的經典玩具一樣。它的設計出發點,絕不是一輛能讓很多人都挑不出毛病的車,而是一輛自身情緒價值就拉滿,能吸引多數人共鳴的車。
而且,就在車展之前的4月20日,iCAR又上演了一場顏值升級運動。在春季生態發布會推出了官改iCAR V23復古情懷套件。硬核小車V23和軍旅風格之間進行了深度融合,實現了再創新。
官方給出了改裝套裝,以防擦條、復古前格柵、啞光綠軍衣為核心元素,還進一步給到19吋AT胎、機蓋射燈,最終形成了3種改裝風格。而且,它從不做樣子貨。
設計為功能而服務,功能為設計而提升。好看的背后,還有好用。比如,?復古前格柵在復刻經典造型的同時優化進氣設計,提升電機散熱效率;?機蓋射燈通過防霧防眩光燈罩強化惡劣天氣下的穿透性照明;?車身防擦條?選用高韌性材質打造外擴式立體造型,有效抵御碎石剮蹭與植被摩擦。
19吋AT全地形輪胎?則通過全寬胎面減震層與強化胎體結構,兼顧復雜路況的抓地力與日常駕駛的舒適性。每一項配置都經過嚴苛的工業驗證,確保了改裝套件在品質與審美上的雙重卓越。
除此之外,iCAR也已正式推出了高亮黑輪眉+前中網熊貓撞色前裝配件,推出專為兩驅版車型打造的19吋五幅輪轂,以及專為四驅版車型升級的19吋復古越野輪轂(配AT胎)和適合自行DIY的21吋分色五幅輪轂三種全新組合。
在很多用戶和潛客眼中,iCAR是50萬內的顏值之王,素車好看好玩,升級的車輛則是充分的展現個性。
15萬內,沒人會拒絕iCAR
好開、好玩,僅憑這2點還不足以讓iCAR V23沒有對手,它的法寶還在于,技術的頂尖。
15萬,它在越野、智能駕駛輔助、操控方面也是獨一檔的存在。
基于新一代新能源平臺“i-SWIFT雨燕(參數丨圖片)平臺”,四輪四角的布局和大電池低重心布局,確保了它是天生敏捷的彎道高手; 30000牛超高抗扭車身,搭配精密設計的加強結構,讓V23這個方盒子開起來像運動轎車一樣緊致、精準。
為了帶來更好的通過性,iCAR V23的后驅版接近角/離去角分別為42°和40°,四驅版更是達到43°/41°,最小離地間隙210mm。這組數據,是一些改裝后的硬派車型才能給到的。而且,坐進車內之后,關于駕駛的信心會進一步增強,前排坐姿已經接近非承載車身的硬派SUV。
更關鍵的是,它對于尺寸的克制,對軸距的控制。4220mm的車身長度,是比較標準的緊湊型SUV,而為了進一步提升實用性,它把軸距做到了2735mm,這個軸距剛剛好,如果再長一些,就很容易在越野時拖底。
除了沒有前后鎖之外,目前V23專屬的“i-AWD鬣蜥四驅”系統已經做到了30萬元級傳統SUV的四驅表現,也因此,獲得了很好的通過性。除此之外,它還是有著鋼炮駕控的硬派。
比如,它采用更偏向后驅的平臺,普通版為后驅,四驅版的后電機動力比前電機更大,這直接帶來的結果就是,盡可能的減少了推頭,同時也擺脫了四驅車型難以做出漂移動作的局限。為了盡可能提升操控,iCAR V23采用四輪極致推向四角的布局,不僅用更佳的軸占比帶來更大的空間,同時也讓底盤更下沉穩定,再配合上底部平鋪的CTP電池包將整車質心壓低至車身底部,以及采用了同級領先的五連桿式后獨立懸架,它能更好地吸收化解顛簸路段的沖擊力,以及提供更多維度的車輪角度控制,讓四個車輪能更好地接觸地面,帶來更佳的穩定性。
專門針對方盒子調校的“i-ESC智能穩態”系統,通過遍布車身的20多個傳感器,精準感知車身動態,控制馬力輸出,確保抓地力和車身穩定。
再加之,它帶來的科技力量。此前V23進行了大規模全場景OTA升級。全新上線的?高速NOA領航系統依托地平線J3+TDA4雙芯片與5R5V12U感知冗余方案,支持一鍵激活自主超車、智能進出匝道及彎道減速功能,該系統還可預判大車/危險車輛并主動橫向避讓0.3米安全區,復雜場景下提前語音預警接管,大幅提升長途駕駛安全性與舒適性。?智能座艙方面?新增無線CarPlay無縫互聯、獨立音樂入口及小宇宙、閃電玩等輕量化應用,同步優化座椅加熱記憶、空調通風模式及轉向燈交互邏輯等細節體驗,打造更人性化的人車交互生態。
寫在最后
實際上,只要是看完了車展,結論就是,15萬內唯一可以閉眼入的車,就是它。
顏值上,雖然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但相信沒人能否認,iCAR V23的吸睛能力遠勝于常規家用車。再配合上一系列的官方巧思以及合法改裝套件,它是對車主生活方式的極佳體現。
功能上,比它能越野的車,沒它好開;比它好開的車,本身就很少,同時也不能越野。而再考慮到如今最潮流的智能化,它的進步速度以及應用場景對細節打磨結果,也是無出其右。
最終,我們可以為15萬內閉眼入的結論所負責,它沒有直接的對手,甚至沒有車能明確的說自己可以挑戰V23。擺在年輕人眼前的局面很清晰,如果手握15萬,購買代步轎車,那不好玩也是純工具,而如果是購買常規的家用SUV,其實返回頭來看,亮點也全部被V23所覆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