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跨洲奔襲數千公里,拿下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大動脈從此不在美國手里!
日前,中國空軍和埃及空軍展開了“文明之鷹-2025”的聯合訓練,演習從4月中旬一直持續至5月上旬,這是兩國空軍合作的重大進展。對于中國空軍而言,這是首次以完整作戰體系進行的跨洲機動訓練。
中國空軍與埃及空軍聯合訓練
中國空軍出動了包括殲-10C、殲-10S教練機、空警-500以及運油-20等先進戰機,雙方在空戰、空中加油以及后續的戰場搜救等方面進行了多項訓練。
此次跨越洲際的訓練,是中國空軍現代化的里程碑。當解放軍的完整空戰體系,第一次出現在蘇伊士運河附近時,其意義不言而喻。中國空軍在長途奔襲中不僅能獲取寶貴經驗,同時也表明,中國已初步具備向中東進行快速戰略投送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空軍編隊采取了“空轉+空運”的混合編組模式,在飛行近6000公里后,成功全員全裝抵達埃及。
殲-10C與米格-29正在訓練
此次聯合訓練,也引發了關于中埃武器合作的猜測。分析認為,在美國對全球加征關稅的當下,通常采購美制武器的埃及,對中國的殲-10C戰機表現出了濃厚興趣。而且就以往來說,埃及通常是新武器進入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的大門。
眼看著中國在中東增強影響力,美總統特朗普坐不住了,宣布將于5月中旬訪問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三國。特朗普本次中東之行的首要目的,是加強美國與這些國家的外交和經濟關系。
他希望挖掘這些海灣國家在能源、投資等領域的潛力,增強美國的經濟收益。特別是沙特曾在特朗普上任之初,承諾對美投資6000億美元。不過,當時特朗普覺得不夠,自稱讓沙特加到了一萬億美元。
特朗普
但分析認為,這筆錢很可能只是空頭支票,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沙特也曾說要購買4500億美元的商品,但最后落實下來的不到四分之一。
相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中東國家的經濟穩定造成了沖擊。海合會國家被集體征收10%的關稅,這三國正在其中,而約旦、伊拉克等國則面臨更高的關稅壓力。雖然石油和天然氣暫時未被征稅,但紡織品、鋁制品等多種工業產品卻已遭受重創,這將迫使中東國家,重新評估對外經濟合作。
正是在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局勢下,中國穩定的經濟增長和開放的市場,逐漸成為中東國家的最佳伙伴。近年來,中東國家與中國的合作不斷深化,不僅是能源領域,還延伸至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中東這塊“戰略大動脈”顯然也不在美國手中。
特朗普與沙特王儲
此外,特朗普的中東之行,還有政治方面的訴求。他想通過鞏固與三國的關系,在中東外交事務中扮演主導角色。此外,他也希望借助這次訪問進一步施壓海灣國家,確保對美國政策的支持,特別是在應對也門胡塞武裝和伊朗問題上。
盡管特朗普試圖通過經濟承諾和威逼手段,來影響中東國家的政策立場,但事實證明,這種策略往往事與愿違。比如特朗普的“接管加沙”計劃,就引起了阿拉伯國家不小的反感。美國的施壓最終恐怕只會增加雙方的隔閡,將中東推向中國,助力中國拿下這塊“兵家必爭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