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長近日聲稱,中國正在組建一支專門用來摧毀美國的軍隊,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可以在20分鐘內摧毀美國的所有航空母艦,還說五角大樓舉行的每一場戰爭推演都輸給了中國。
而就在美國防長炒作“中國威脅論”后,美國國務卿也是出面進行炒作。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4月23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接受網絡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現在在軍事上的擴張,并不是現代歷史上最快的擴張,而是在整個人類歷史上和平時期最快、規模最大的軍事力量擴張。除此之外,中國在地緣政治、國家安全、經濟、工業多個領域都是美國的“頭號挑戰”。
既然魯比奧說到了這個,咱們就沿著他的話題往下說。
客觀地說,近十幾年中國在國防建設上的努力,的確要超過以往很多時期。但魯比奧的這番表態有些因果倒置。中方的國防建設是基于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以及地區和平穩定。在過去40年時間里,中國沒有發起任何一場對外軍事沖突,沒有入侵任何一個國家,不管對方實力強弱。
而美國在過去四十年時間里,發起了至少8場大規模的戰爭,包括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等,局部沖突事件更是數不勝數。即便是中國在軍事建設上已經取得巨大成就后,依舊保持著相當低調的態勢,從未主動挑起過任何軍事沖突。這足以說明,中國軍事力量取得成功,是防御性質的。
而這個防御,防的就是美國。自二戰結束后,美國就成了全球最大軍事強國,同時為了維護自身的全球霸權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打擊能夠挑戰美國地位的國家。通過和平演變肢解蘇聯,通過廣場協議讓日本進入失去的數十年,現在又瞄上了中國。
現在的美國已經無法通過打敗蘇聯和日本的方式,來打敗中國。而自美國2012年推出所謂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及后來特朗普在奧巴馬重返亞太戰略基礎上,推出的印太戰略,其核心目標已經只剩下一個,就是通過軍事手段在亞太地區對中國展開圍堵。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糾集美國的盟友,在亞太地區對中國發起一場沖突。
自2012年亞太再平衡戰略提出到現在的10多年時間里,也是中國防御性軍事力量突飛猛進的十多年。這足以說明,美國才是全球最大的安全挑戰,而不是中國。
魯比奧指責中國軍事力量快速擴張,只不過是擔心美國全球霸權崩塌,其以軍事霸權支撐美元霸權薅全世界羊毛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自冷戰結束之后,全球已經進入“一超多強”的時代,全球局勢相對平穩。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依舊保持每年8000多億美元的軍事投入,是排名靠后的10個國家軍費加起來的總和還多。即便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于近期還再度宣布將大幅增加國防開支,美軍2025年國防軍費開支可能會突破萬億美元。
2025年中國整體軍費預算為2546億美元,只有美國軍費總開支的近4分之一。按照雙方國防經費支出的數據來看,美國這幾十年來一直處于高強度的軍事擴張階段,而非中國
這也說明,美國對中國國防建設指指點點,并不是為了世界和平,而是不允許出現一個挑戰美國軍事地位的國家,其核心目標依舊是對中國進行打壓,從而繼續維持美國的全球霸權。
但這也體現出了美國的無能狂怒。如果美國真的能在軍事上徹底打敗中國,就不會“君子動口不動手”。
這一邏輯也可以接上特朗普發動貿易戰。2016年南海對峙事件,讓美國已經認識到通過武力手段絕對無法打垮中國,更不用說經過近10年軍事高速發展的中國。所以從拜登時代開始,美國的對華政策就已經發生了轉變,不再尋求在亞太地區和中國爆發軍事沖突,印太戰略重心逐漸后移,通過糾結盟友對中國經濟進行壓制,這才有了后來的“小院高強”對華科技圍堵戰略。特朗普重返白宮后,也積極踐行這一政策,推出對華貿易戰,掄起關稅大棒,一邊對中國極限施壓,一邊要求貿易伙伴站隊美國。
這一套邏輯一脈相承。但可以確定的是,美國是一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只要能打得過,美國一定會動手,但凡猶豫一下都是對盎撒人的不尊重。只要美國說要談判的,那就是一定是美國打不過的。這也說明美國叫得越兇,就越外強中干。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美國沒辦法通過軍事力量擊敗中國,那么也一定無法通過貿易手段擊敗中國。最后就如國防部所言:我們對自身發展有清醒的認識,希望美方不要有受迫害妄想癥,總拿別人當借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