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緱青翠)深夜的街頭,黎明的路口,無論何時抬頭,總有一盞紅藍警燈在寂靜中無聲跳動。它不是冰冷的信號,而是一座城市守護生命的脈搏。365天、24小時,警燈之下,公安西咸新區分局民警用行動詮釋著“人民至上”的初心,用分秒必爭的擔當為百姓架起平安的生命線。
寒夜里的“臨時家人”
“一名司機師傅突發不適,開不了車了……”4月23日凌晨1點,灃涇大道派出所接到群眾求助,巡邏民警趕到時,一輛打著雙閃的網約車停在路邊,司機陳師傅蜷縮在駕駛座,面色蒼白,連續的工作,讓他突發胃痙攣,疼得直冒冷汗。
“先喝點熱水,我們送你去醫院!”民警化身“代駕”將車開回派出所,又連夜陪護就醫。接近清晨,康復的陳師傅看著值班室里徹夜未眠的民警,紅了眼眶:“夜晚再冷,警燈亮著的地方就暖和。”
警燈為生命“開道”
“警察同志,我父親心臟病犯了,路上堵車怎么辦啊!”4月18日下午,群眾張女士的求救電話里帶著哭腔。交通管理大隊執勤一中隊民警迅速和求助車輛匯合,拉響警笛、亮起警燈,僅用3分鐘便趕到擁堵路段。
“跟著我們走!”警車在車流中開辟出一條“綠色通道”,沿途車輛紛紛避讓。原本50分鐘的路程,僅用19分鐘便將患者送達醫院。
“那盞警燈,就是救命的光。”看著父親被推進急救室,張女士顫抖著拉住民警的手感動的說。
紅藍警燈背后的“守護密碼”
“無需多言,看見警燈就是安全感,這是一次“無聲”的愛心行動……”4月19日,元平路派出所民警聯合網格員,暖心救助迷路聾啞群眾,村民豎起了大拇指。“群眾需要的時候,我們永遠‘在線’。”正如一位老民警所說。
“警燈就是夜晚有溫度的燈塔!”4月23日深夜,建章路派出所和勵志東路派出所民警連續救助兩位走失老人,老人家屬感激不已。
閃爍的警燈,是看得見的承諾;快一秒,全年處置緊急送醫警情120余起,開辟“生命通道”平均提速60%;多一步:巡邏里程超20萬公里,主動發現救助群眾43余人次;暖一度:派出所常備“急救箱”“充電樁”“便民傘”,把服務做到百姓心坎里。
當城市沉入夢鄉,紅藍相間的警燈依舊在街角守望。西咸公安用最樸素的閃爍,串聯起無數驚心動魄的救援、溫情脈脈的相助。這24小時跳動的城市脈搏,讓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流淌著安心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