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育研討交流發言怎么寫?巧用數學思維是比較新穎的做法。
本文采取這種方法,運用數學思維,巧用數學概念,構思巧妙,與眾不同。
撰寫標題時,巧妙運用數學符號“≠”,數學概念“一公里”,數學理論“最優解”。梳理出三個經典標題:解決好“學過≠學好”,跑好“開頭一公里”,找到學用“最優解”;解決好“查擺≠查實”,跑好“中間一公里”,找到問題“最優解”;解決“改過≠改好”,跑好“最后一公里”,找到落實“最優解”。讓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本文金句:學習一陣風、雨過地皮濕,左耳進右耳出;在觸屏中深化學習,在點擊中深化認知,在觀影中知行知止;“對標對表找差距”“崗位踐行亮承諾”“精神精力大體檢”;拂去“思想塵”,念好“緊箍咒”,自省“過往事”;查清一個、治理一類、拓展一域,等等。
(閱讀提示:為使大家更能深刻理解講話稿的內在邏輯,學會寫作技巧,在每節前附上構思立意,供大家借鑒。)
1.解決好“學過≠學好”,跑好“開頭一公里”,找到學用“最優解”
(構思立意:本章節采取總分總結構進行撰寫。先總述學習教育的重要性和核心問題,接著用“立心學”“立行學”“立身學”三個分論點展開闡述,每個分論點獨立成段,內部又采用“觀點+方法+ 效果”的結構,讓人一目了然,既有思想又能體現深度。)
學習教育的中學懂弄通是基礎,要解決“看客心態”“無關思想”,杜絕把教育等同于翻書頁、記筆點、寫體會,出現“學習一陣風、雨過地皮濕,左耳進右耳出”的問題,走出學過了就等于學好了的誤區,奮力跑好學習教育“開頭一公里”。
一是立心學。堅持把學習教育作為砥礪內心、提高修養、堅定追求的“心學”。開展“溯源式”學習,掌握規定的根脈源流;開展“浸潤式”輔導,邀請專家解讀要求內涵意蘊;舉辦“碰撞式”研討,在觀點交鋒中校準坐標航標。通過學深悟透,推動學習實現從“知識積累”向“堅定追求”的質變躍升。
二是立行學。秉持“起跑即沖刺”理念,構建學習“快車道”,制定計劃上下聯動,按照要求壓茬推進,運用動態反饋保證學習進度;開展“知識競賽”“微課創新”“學用典型”等系列活動,將規定融入學習、扎根工作、規范日常,在學習實踐中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三是立身學。加強個人學習,充分運用數字技術,打造“云課堂”,盤活學習資源,打破時間空間界限,在觸屏中深化學習,在點擊中深化認知,在觀影中知行知止;開展“對標對表找差距”“崗位踐行亮承諾”“精神精力大體檢”,在找差距、知標準、守規矩中把教育要求內化為精神骨骼,外化為行為基因,做到日用而不覺。
2.解決好“查擺≠查實”,跑好“中間一公里”,找到問題“最優解”
(構思立意:本章采取發散思維,運用縱橫交織方法撰寫。圍繞查擺問題,先從全面與重點展開,然后再根據查擺主體,分為單位和個人。撰寫過程中,這種思維方式不常見,主要是圍繞內容主體展開,從不同角度進行闡述,防止出現漏項。)
要樹立問題導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查擺問題避重就輕、避實就虛,采取立體查、重點查、透視查的方法,全面查擺、重點查擺、個人查擺,解決查擺不等于查實的問題,跑好學習教育的“中間一公里”。
一是全面查。按照教育要求提出的11個方面內容,做到查得全面、查得透徹、查得立體。
二是重點查。結合行業特點、單位實際,對重要崗位、關鍵環節、關聯事項以及相關人員進行重點檢查。
三是個人查。堅持從自我做起,組織大家從思想、工作、生活三個方面,“查擺問題不遮掩、整改提升見真章”。
3.解決“改過≠改好”,跑好“最后一公里”,找到落實“最優解”
(構思立意:本節采取橫向思維架構,由淺入深,從近到遠,從學習教育到單位全面建設,逐步深入,符合工作實際和學習教育目標要求。大家在撰寫此類材料時,要盡量按照這種大多數人的認知邏輯構思撰寫。)
問題整改的走深走實是根本,要破除“任務分解即落實”“建章立制即完成”的思維,杜絕把整改變為填表格、列清單、貼臺賬的粗放式整改,既要防止“頭痛醫頭”的碎片化整改,更要防范“雨過地皮濕”的短期效應。要細化整改措施,融入主責主業肌理,嵌入建設發展的脈絡,全力跑好學習教育落實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細化整改措施。對照存在的問題,一項一項拉出單子,一條一條細化措施,制定整改方案。
二是完善制度機制。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把制度建設貫穿問題整改全過程,健全完善制度機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