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公布一款無人僚機系統,引起外界關注。目前除韓國外,俄羅斯、美國、土耳其、法國等多國均在發展無人僚機,并加快與五代機的協同作戰步伐。
無人僚機作為一種新興的軍事裝備,正在改變戰爭形態。它不僅代表了無人機技術向戰場主要技術演進的重要趨勢,還預示著有人—無人系統協同作戰的發展方向。無人僚機以低成本、高效能等特點,受到世界軍事強國的青睞。其技術發展現狀如何,能否達到實際作戰要求?本文對此展開深入分析。
法國“神經元”無人機(右)與“陣風”艦載機協同飛行。
俄羅斯“獵人”無人機。
韓國無人僚機。
空戰技術發展的新焦點
無人僚機,顧名思義,是指能夠與有人駕駛戰斗機協同作戰的無人駕駛飛行器,通常具備一定的自主能力,可以執行偵察、打擊和電子戰等多種任務。與傳統無人機相比,無人僚機更強調與有人機的交互配合,增強整體作戰效能。
無人僚機的說法最早出現于20世紀末,隨著無人機在戰場上的廣泛應用而出現,但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僚機概念,是在21世紀初由美軍提出的。2016年,美國國防部推出“忠誠僚機”計劃,意圖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使無人機能夠配合五代機作戰。無人僚機的發展,經歷了由簡單遙控到自主飛行的演變過程。早期的無人機多為遙控飛行器,主要用于偵察等行動。進入信息化戰爭時期,無人機的應用擴展到精確打擊和情報收集等領域。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和傳感器技術取得突破,無人僚機出現小型化、隱身化趨勢。小型化+隱身化使得無人僚機在高威脅環境中具備更強的生存和作戰能力。同時,無人僚機上配備的通信傳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芯片,使其在復雜戰場環境中具備快速響應和多樣化任務能力。
當前,擁有無人僚機研發能力或已部署相關系統的國家,主要是一些軍事技術領先的國家。在這一領域,美軍走在前面。美軍的“忠誠僚機”項目已經進入驗證階段,代表機型逐漸成熟。澳大利亞與波音公司合作開發的“忠誠僚機”項目,于2020年實現首飛。俄羅斯推出“獵人”無人機,計劃與蘇-57配合作戰。法國“神經元”無人機將與法德聯合研制的六代機配合作戰。此外,土耳其、韓國也推出了無人僚機項目或代表機型。上述情況表明,無人僚機已經成為空戰技術發展的新焦點。
向多功能作戰平臺演進
從技術發展趨勢看,無人僚機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多樣且不可替代。
作為有人—無人協同作戰的組成部分,無人僚機的出現大大拓展了空中作戰的靈活性。無人僚機能夠在有人戰斗機的指揮下,深入敵防空區執行偵察、干擾和打擊任務。這種將有人機的決策能力與無人機的執行能力相結合的戰法,不僅使飛行員遠離危險,還提升了作戰效率。
無人僚機還能充當有人戰斗機的“彈藥庫”,為后者提供火力支持。無人僚機攜帶小直徑炸彈或空地導彈時,可為有人機提供火力支援。同時,無人僚機在電子戰和誘餌任務中也表現出色,通過攜帶電子干擾設備或模擬有人機的雷達信號,擾亂敵方信號或分散敵防空火力。
從多國無人僚機項目發展情況看,無人僚機技術已取得明顯進展。例如,美軍“忠誠僚機”具備動態航線規劃和戰場毀傷評估能力,能夠在GPS受限的環境中完成任務。俄羅斯“獵人”無人機強調隱身性和重型打擊能力,計劃搭載反艦導彈或空空導彈,成為蘇-57戰斗機的有力補充。澳大利亞“忠誠僚機”項目注重模塊化設計,能夠快速切換任務載荷適應戰場需求。上述技術進步,反映出無人僚機正從單一作戰平臺向多功能作戰系統演變。
技術瓶頸限制作戰效能
雖然無人僚機展現出較大的作戰應用潛力,但其發展面臨若干技術瓶頸。一是自主性技術的成熟度有待提高。雖然人工智能賦予無人僚機一定的自主決策能力,但在復雜多變的戰場環境中,支撐人工智能技術運行的自主決策算法可能由于缺乏足夠的數據而出現失誤。美軍“協同作戰飛機”在測試中曾出現誤判,凸顯出人工智能在實際環境中的局限性。二是通信可靠性有待加強。在電子戰或強干擾環境中,無人僚機與有人機之間的通信數據鏈可能中斷,導致協同作戰效能下降。三是隱身技術增加了無人僚機的設計成本和維護難度,這對于預算有限的國家而言,無疑是一大障礙。
技術進步有助于上述問題的解決。一方面,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的應用為提升無人僚機的自主性、可靠性提供了機會;另一方面,低成本制造技術為降低無人僚機生產成本提供可能。例如,美軍“復制者”計劃正是采用低成本策略實現大規模廉價無人機的生產部署。
未來,無人僚機的發展將呈現體系化、智能化和高能化特點。體系化意味著無人僚機將與更多作戰平臺集成,形成蜂群式或多層次協同作戰網絡;智能化體現為自主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可能實現完全無人化的作戰決策;高能化則指向更先進的動力系統和武器裝備,如激光武器或高超音速導彈等。這種發展趨勢并不意味著無人僚機將取代有人機,其作戰地位仍傾向于輔助角色,而非主戰力量。
無人僚機作為現代軍事技術的重要創新,已經展現出較強的作戰優勢。與此同時,其技術瓶頸如自主性不足和通信脆弱性等,提醒人們不能高估無人僚機的作戰能力。隨著人工智能和制造技術的突破,無人僚機有望在智能化和體系化方向上取得更大進展,其作戰能力也將在實戰中得到驗證。
本轉載自公眾微信號:中國國防報
熱銷中!
《航空知識》2024年合訂本
風上風云|云端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