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在純電動車領域的發力是從bZ4X開始的,我把它稱作是豐田BEV的起始元年,也就是1.0時代。現在,結合(中國)本土市場的需求,我們推出了中國首席工程師(RCE)制度,創造出豐田全新的BEV車型,鉑智3X、bZ5、鉑智7,這幾款產品創造了豐田純電動車的2.0時代。”豐田中國總經理李暉在上海車展對豐田中國電動化轉型的階段性成果大加肯定。
01,史無前例的“RCE”制度
CE是車型研發的總責任人,從商品企劃到生產、銷售,CE擁有全部責任和權限。豐田“CE制”的第一人是由豐田喜一郎任命的第一代皇冠(參數丨圖片)車型首席工程師中村健也,那是1955年。70年來,“CE制”成為豐田內部的一項重要制度,現在豐田把這項制度帶到了中國,推出了RCE制度。
因為正如李暉所說,“如今中國已成為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領先市場,想要造出真正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就必須要用中國人的頭腦和方法,聚焦中國人的思維來進行產品研發。”
上海車展現場,李暉也向公眾介紹了幾位年輕的“中國首席工程師”,他們分別是柳文斌(鉑智3X)、王君華(bZ5)、葉志輝(鉑智7)、許天龍(下一代卡羅拉)。
“他們既洞察中國市場的變化、了解本地客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成長于豐田或者是跟豐田相關的企業,對豐田的理念、豐田的精髓、豐田的DNA(安全安心、品質可靠)的理解,是別人沒法替代的。”李暉說。
豐田一直強調“以商品和地域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只不過在電動化、智能化時代,豐田明顯加快了中國市場的本土化進程。不僅限于bZ系列的純電車型,就連卡羅拉這樣的全球車型也設了一位“中國首席工程師”,這確實如李暉所言,是史無前例的。
02,研發本土化,研發決策權現地化
為了加強智能化和電動化技術的本土研發,2023年,豐田將位于常熟的研發基地“豐田汽車研發中心”更名為“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今年,豐田又對分散于各合資公司包括一汽豐田、廣汽豐田、比亞迪豐田在內的研發資源進行了整合,與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一起,構建起中國獨立的研發體制,將研發的決策權從日本移轉至中國現地。
“通過這一改變,我們將聯合研發機構母公司一汽、廣汽、比亞迪等,充分發揮豐田研發的整體優勢,以綜合實力推動智電技術的研發升級。”
和中國伙伴攜手,加強中國本地化開發,現在已經成了幾乎所有跨國車企的共同選擇,區別是別人才剛剛開始,而豐田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鉑智3X上市后表現遠超預期,本次車展亮相的bZ5、鉑智7,也受到廣泛好評。
03,反哺全球的3.0時代
這種收獲不僅體現在產品層面,2020年比亞迪與豐田的合資公司成立,首任總工程師和董事長是加藤武郎,不久他就被委以豐田BEV事業全球總負責人的重任,現在他又被任命為剛剛簽約的雷克薩斯上海工廠的總經理。“所以,”豐田中國董事長上田達郎稱,“雷克薩斯中國工廠是要引領全球的。”
“在前瞻的、龐大的中國市場,通過本土化研發實現技術的儲備與升級,進而反哺全球,為全球豐田、雷克薩斯的電動化轉型提供幫助,這是我們期待的純電動車3.0時代。”李暉此番表態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么雷克薩斯國產車型將僅限于純電,又為什么落戶上海的原因。
本屆上海車展全球首發的雷克薩斯新一代ES。
在眾多跨國汽車公司中,豐田為何能成為在中國實現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成功的典范?一是因為開放、務實,李暉說豐田愿意學習、愿意擁抱一切新的東西,當然,“學習別人不是為了成為別人,而是要成為更好的豐田”;二是因為前瞻,早在2011年,豐田章男會長在豐田中國研發中心奠基儀式上就提到,“希望有一天,能夠駕駛由中國工程師主導開發的車型!”,李暉稱,“這不僅是一種期待,更是一種指導方針,令人欣慰的是,如今RCE的推出讓豐田章男的期待成為現實。”(文|青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