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國 通訊員 楊艷
在西渝高鐵建設中,中鐵一局西渝高鐵康渝段站前二標項目經理部一分部承擔著朱家山隧道這一關鍵工程的建設任務。
朱家山隧道全長9958米,屬于Ⅰ級風險隧道,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其穿越巴山腹地,地形地質條件極為復雜,面臨著瓦斯、巖溶、斷層破碎帶等諸多難題,施工風險高、技術難度大。面對這些挑戰,分部積極構建智能化機械化施工體系。
進入施工階段,全公司首臺多功能臺車在進口及出口的人工鉆爆法施工中投入試點應用,可靈活適應不同施工方法,有效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縮短作業時間,還避免了掌子面的高危作業。同時,分部推廣使用《隧道鉆爆法工序循環》《隧道斷面處理》兩款軟件,顯著提升了施工精細化管理水平。在襯砌施工環節,智能型隧道襯砌臺車發揮了重要作用。其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了臺車定位、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等環節的精準控制,不僅大幅縮短了澆筑時間,還將襯砌缺陷率降低至行業較低水平。
標準化建設是確保工程安全與質量的關鍵所在。分部以工裝設備管理為切入點,構建了全鏈條標準化體系。對于智能襯砌臺車等關鍵設備,將操作流程細化為12個標準步驟,并安排專人負責維護保養,及時排查消除安全隱患。在施工流程方面,建立了“工藝標準化、工裝智能化、檢測數字化”的質量管控體系,從原材料入場到分項工程驗收,每個環節都嚴格把關。通過應用新施工工藝,實現了施工精度的毫米級控制,關鍵質量指標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在安全管理標準化方面,在隧道洞口設立智控中心,集成智能門禁、瓦斯監測、視頻監控等系統,構建起“人防+技防+智防”的立體安全防護網絡。
技術創新與標準化管理的深度融合,使朱家山隧道建設在質量、效率、安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行業影響力方面,分部聚焦科研攻關與成果轉化,開展了四項課題研究,已成功開發兩項企業級工法,申報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并發表三篇論文。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