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來佛祖的隱秘安排下,西天取經這一事件,看似是一個普度眾生的善舉,實則暗藏玄機。
觀音菩薩選擇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與白龍馬,讓這師徒五人踏上漫長的西天取經之路。
這樣的安排是否蘊含深意呢?難道這僅僅只是巧合嗎?
尋找取經人
如來佛祖制定西天取經這一計劃,并非是突發奇想,而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
他希望通過傳播真經這一方式,能夠讓東土大唐的蕓蕓眾生學習佛法,汲取佛法中的智慧。
他覺得這樣的方式,可以凈化人們的心靈,引導他們走向正道,避免誤入歧途。
有一次,如來佛祖專門舉行了講述佛法大會。
當時的靈山之上祥云環繞,只見如來佛祖金身莊嚴肅穆。如來佛祖的金身散發著耀眼的光芒,這簡直就是匯聚著祥瑞的光芒。
他坐在蓮臺之上,保持著挺拔的身姿,就好像是巍峨的高山。
如來佛祖的這一狀態,給人一種穩如磐石、難以撼動的感覺。
等到諸佛到齊之后,他用深邃的目光,看著下面的諸佛菩薩,準備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他覺得南贍部洲雖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們的貪嗔癡念比較嚴重。
于是,他打算傳播真經,幫助人們凈化心靈,重塑赤誠之心。
這時,他希望有人能夠前往東土大唐,尋找一位意志堅定、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人。他覺得這個取經人一定要歷經磨難,最終完成取經大業。
他的話音剛落,觀音菩薩便主動請纓,請求前往東土。
如來佛祖感到很高興,正符合他的心意。他認為觀音菩薩確實是尋找取經人的不二人選,肯定能夠順利地完成任務。
這時,如來佛祖交給了觀音菩薩三件寶物:錦襕袈裟、九環錫杖、三個緊箍。
這三種寶物,各有各的作用。錦襕袈裟,可保護取經人平安;九環錫杖,可以輔助取經人行走;三個緊箍兒,能收服桀驁之徒。
觀音菩薩拿到如來佛祖賜予的寶物之后,立即就踏上了尋找取經人的征途。
霎時間,觀音菩薩施展法術,變成了一位游方僧人。她在尋找取經人之前,首先為他找到了幾個徒弟。
觀音菩薩為取經人選安排的這幾個徒弟,曾經是天上的神仙。
他們分別是齊天大圣、天蓬元帥、卷簾大將。
觀音菩薩專門為他們起了法名,正式成為了佛門弟子。于是,這三個人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
觀音菩薩特意囑咐他們一定要精心保護好取經人,最后順利取回真經。
除此之外,觀音還尋到西海三太子。觀音菩薩將其點化為白龍馬,馱著取經人踏遍萬里征程。
當觀音菩薩來到東土大唐之后,認為唐僧便是取經人,便將如來佛祖的寶物給了他。
這時,這位大唐高僧還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
他也不知道自己將帶領四個徒弟,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
而如來佛祖的三件寶物,也將在西行路上,成為降魔伏妖的關鍵。
身懷本領
在西天取經的隊伍中,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與白龍馬各懷本領,一起為取經大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徒弟孫悟空具有很強的法力,懂得變化之術,大致猛獸走禽,小到螞蟻蚯蚓,也可以變成人的模樣。
他會騰云駕霧,能去遙遠的地方。而他的武器便是龍宮寶貝如意金箍棒,能夠變大變小。
他輕輕揮動金箍棒,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翻江倒海。
此外,他的火眼金睛能夠看破事物的真假。他具有銅頭鐵骨,因此并不害怕任何兵器。
只因他曾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被三昧真火灼燒,火眼金睛與銅頭鐵骨便是在火中鍛造得到的。
二徒弟豬八戒手中武器為九齒釘耙,重量為五千零四十八斤。九齒釘耙是玉帝賞賜的,由太上老君鍛造的,十分堅硬。
雖然當時豬八戒是因為嫦娥的事情,惹的玉帝大怒,才被貶下凡間。但玉帝可沒有這么小氣,九尺釘耙也算一件比較厲害的武器。當時太上老君鍛造金箍棒時,便打造了這一把釘耙。
諸葛亮也善于變化,與大師兄孫悟空相比,變化的種類自然要少一點。
他可以自由地在水中串,進行激烈的水戰。后來,他在流沙河與沙僧作戰的時候,明顯地展現出了他高強的水下本領。
三徒弟沙僧的降妖寶杖,是由大師魯班精心打造而成。這個兵器也很重,能夠隨意變化長短粗細,使用起來特別威風。
他不像悟空、八戒那樣擅長變化。然而他具有良好的水性,可以在始中輕松作戰,毫不費力。
他比孫悟空的水性好,在水中可以說無人能敵。
他擅長近身戰斗,總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沙僧比較忠厚,不善言談。他主動為師兄們減輕負擔,承擔起來挑重物的任務,簡直就是團隊中的“勞?!薄?/p>
還有白龍馬,原來是西海龍族太子,后來經過觀音菩薩的指點,變成了西行路上的白馬。
他對師父十分忠誠,馱著師父走過了千山萬水,甚至可以日夜兼程、馬不停蹄。
在取經中關鍵時刻,他還能變為人的模樣,施展龍宮所學的劍術。
不過,他化成人形僅有一次。而他出場最多的時候便是唐僧與孫悟空鬧掰的時候。他們的本領相輔相成,一同前往西天取經。
那么,當初觀音菩薩為什么選擇唐僧師徒五人去取經呢?
名字的寓意
至于觀音菩薩選定唐僧師徒五人前往西天取經,肯定不是巧合。我們從他們的名字入手,就可以發現一些端倪。
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這五個名字看起來比較普通,實際上聯系緊密。
這些名字的暗含著佛教教義,彰顯著佛教文化。
取經團隊中的師父唐僧,俗名為陳玄奘。
“唐”表明他具有東土大唐取經人的身份,“玄奘”二字不但蘊藏著高深的佛法智慧,而且展現出了他堅定的取經決心。
大師兄孫悟空,在五行之中,具有金的屬性,盡顯鋒芒。
“悟”指的是佛法頓悟,“空”代表著忘我境界,齊天大圣的名號展現出他的自由不羈。
二師兄豬悟能,原來是天庭中的天蓬元帥,只因好色被貶入人間,最后化為豬妖。
“豬”表明他憨厚的特質,“八戒”代表著佛門八項戒律,“悟能”則體現出他對佛法的參悟。
老三沙悟凈,之前為卷簾大將,“沙”暗含樸素之意,“凈”的意思是純潔單純。
白龍馬身為龍族三太子,地位尊貴?!鞍住本褪菦]有污濁,“龍”展現出貴族尊嚴。
將取經團隊這師徒五人的名字串聯起來,就會發現名字中有“唐僧取經”的意味。
“唐”“悟”“沙”“白”四字都含有潔白無瑕的暗喻,這也展現了師徒五人心靈的純凈。
因此,觀音菩薩將這五個人聚集在一起,絕非偶然。而作者便想用他們幾個展現佛法智慧。只有這五個人齊心協力,才能完成取經大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