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本報記者 劉曉云
春天是開拓者、奮斗者的季節。今年牡丹江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聚焦擴內需、穩投資首要任務,強力開展重點項目儲備“倍增行動”。全市職能部門和各縣(市)區搶抓機遇,積極謀劃,大力推進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迅速掀起了新一輪項目建設熱潮。據統計,今年全市計劃建設省級重點產業項目81個。牡丹江正以昂揚之姿、拼搏之力,積蓄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穆棱300兆瓦風電項目風機基礎澆筑現場。
建設現場熱火朝天
項目建設滿弦開工,“拼”出發展新圖景。在林海水庫輸水工程一期一號隧洞施工現場,經過前期現場組裝調試等工序,TBM雙護盾硬巖掘進機已經正式入巖掘進,為林海水庫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
據牡丹江市林海水庫管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臺“大禹號”TBM雙護盾硬巖掘進機開挖直徑3.83米,結合林海水庫輸水工程一期1號輸水隧洞既有地質條件,以及高寒高緯度氣候特點進行創新設計,通過“機、電、液”各項學科的高度集成,可一次性完成隧洞全斷面開挖、同步襯砌、渣土卸運等工作,有“移動式掘進工廠”之稱。
林海水庫項目自今年全面復工以來,派出技術施工人員620人,施工機械進場127臺,各參建單位掛圖作戰,搶抓施工進度,加緊項目建設。根據施工方案,林海水庫輸水工程一期TBM雙護盾硬巖掘進機預計4月進尺290米,隨著地質情況、巖層類型變化,此后每月進尺數據將呈上升趨勢。
在穆棱經濟開發區的省重點項目、華電黑龍江區域牡丹江穆棱300兆瓦風電項目現場,首臺風機基礎澆筑工作已經順利完成,為后續風機的安裝及投產發電奠定堅實基礎。華電黑龍江區域牡丹江穆棱300兆瓦風電項目于2024年開工,計劃投資14.3億元,項目建成投入運行后,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0.42萬噸。
為確保澆筑工作順利推進,華電黑龍江區域成立黨員先鋒隊和專項小組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統籌協調設計、施工、監理等參建單位,克服征地范圍廣、設備運輸難度大等挑戰,經多輪聯合驗收,基礎鋼筋綁扎精度、預埋件定位等關鍵指標均符合條件。
干勁“滿格”運行,建設熱火朝天。日前,記者從牡丹江經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近日計劃總投資6億元的牡丹江高端肉牛規?;B殖項目簽約落地,目前該項目正在加緊推進中,計劃首批飼養規模1萬頭,三年計劃達到存欄肉牛2.4萬頭,遠期計劃飼養規模達到5萬至8萬頭。
牡丹江高端肉牛規?;B殖項目通過“政策+企業”協同模式,依托黑龍江浩牛牧業有限公司、黑龍江宏牛牧業有限公司綜合性大型農牧企業的市場渠道與品牌建設能力,打造現代化、規模化的肉牛養殖基地。項目通過引入先進的養殖設備和技術,打造智能化養殖管理系統,實現養殖過程的精準化、科學化控制,引入糞污資源化利用、綠色能源開發等專利技術,推動養殖技術創新。
據介紹,高端肉牛規?;B殖項目計劃入駐沙蘭萬頭牧場和五林萬頭牧場。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年出欄肉牛3000頭,每年為市場提供優質牛肉1200噸,年實現產值2億元,將帶動上下游產業,增加社會就業,帶動周邊農戶致富,成為牡丹江新的經濟增長點。
今年,牡丹江市計劃推進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00個,計劃總投資479.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7.9億元。全市聚焦“四率”抓項目,建立工業重點項目儲備庫,實施臺賬化管理,按月開展調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開復工前遇到的困難,持續強化生產要素保障,緊盯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盡快開復工建設,全力助推項目“加速跑”。
林海水庫輸水工程一期一號隧洞施工現場,“大禹號”TBM雙護盾硬巖掘進機即將開工。
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4月12日,牡丹江市在“植物門”大豆超級智慧工廠項目現場舉行全市重點項目全面開工現場會。
“植物門”大豆超級智慧工廠項目預計投資15億元,計劃與深圳華大萬物開展戰略合作,深度整合穆棱大豆資源優勢,建設高效化、智能化豆奶生產基地,是牡丹江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穆棱是第一個獲得“中國大豆之鄉”美譽的地方,這里肥沃的黑土地孕育出品質卓越的“穆棱大豆”,被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通過與華大萬物、利樂等全球頂尖合作伙伴的深度協作,在穆棱建設全國首家大豆產業鏈超級智慧工廠,引入世界領先的農業科技與智能制造技術,打造從品種研發、智慧種植到精深加工的全產業鏈閉環,為“中國大豆”品牌注入科技新動能。
在牡丹江北岸的牡丹江恒豐紙業綠色包裝紙制品加工項目工地,恒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項目管理主任高海光踩著泥濘的施工便道,指著眼前6.73公頃的新建園區,向記者介紹項目詳情。該項目計劃分兩期建設,總投資5.36億元,建筑面積5.86萬平方米,計劃建設一座后加工廠房及生產線、兩座聯合加工廠房及綠色包裝紙制品加工生產線、五座智能倉儲庫房、一座國際貿易綜合樓及配套設施,將成為東北地區綠色包裝產業的標桿。
“恒豐紙業一直致力于安全環保型特色產品的研制和開發。新建綠色包裝紙制品加工項目是企業堅持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致力于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备吆9庹f。
記者了解到,在牡丹江市今年計劃建設的81個省級重點產業項目中,經濟發展新引擎、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占比達到69.1%;“植物門”大豆超級智慧工廠、錦富氧化石墨烯手機散熱膜等一批重點項目實現開春全面開工,涉及農產品精深加工、工業制造、現代物流、對外貿易等多個領域。
貼心服務提質增效
奮戰在春天里,從項目建設到投產達效,切換的是視角,呈現的是牡丹江把構建“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藍圖變為現實的決心和力量。
“靠前服務”助力項目建設“加速跑”。“在項目前期推進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自然資源局等部門提前介入,派專人全程領辦,幫我們盡快取得前期規劃審批手續,為項目按期開工爭取了時間、提供了保障。從立項到拿地僅用5個月,比常規流程縮短一半時間?!备吆9飧锌卣f。項目的快速進程背后是牡丹江市自然資源局推行的“超前介入”服務模式:在項目立項初期即安排專員上門,將規劃審批、土地供應等環節“并聯推進”,甚至指導企業在拿地前先行提交設計方案,將“接力賽”變成了“沖刺賽”。
強化金融賦能,助推項目建設。牡丹江2025年度政銀企對接活動月啟動后,全市從政府職能部門、金融監管部門、企業、銀行等多方面切入,分層分類施策,充分用好用活金融政策,創新金融產品供給,服務重點產業發展,力求最大限度支持企業發展。活動啟動一周以來,共開展銀企對接活動33場次,開展金融政策宣講活動32場次,銀行機構成功發放貸款27.83億元,有效破解了市場主體發展資金瓶頸。
校地“牽手”,鍛造新質生產力。近日,牡丹江市與哈爾濱工程大學戰略合作推進會暨科技成果轉化招商簽約活動舉行。雙方共同簽署了1項校企戰略合作協議、5項校企產學研合作協議、3項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意向協議,涵蓋裝備制造、現代農業、數字經濟等多個關鍵領域。今年以來,牡丹江市科技局積極組織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開展對接合作交流活動,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快推動一批科技成果在牡丹江落地。
聚優引新高質發展
面對新機遇、新任務,牡丹江加速集聚優質項目,賦能高質量發展。
在項目建設上,聚焦構建“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扎實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全力推動開工項目向竣工投產轉化,開復工省市重點項目300個、產業項目占比50%以上,100個千萬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產。以“三個一批”,即開工新建一批、竣工投產一批、謀劃儲備一批重點項目為關鍵抓手,扎實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工作,全力推動開工項目向竣工投產轉化。堅決打好打贏項目建設“四季會戰”,全周期、全要素、全鏈條服務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掀起全市“大抓項目”熱潮,推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盡快開工落地、順利建成投產。
在項目招引上,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突出以鏈招商,將圍繞傳統產業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和未來產業布局,謀劃一批產業帶動強、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落地性強的大項目、好項目,進一步完善產業招商圖譜和“四個清單”,力爭做到優勢產業清、上下游鏈條清、目標企業清,全面提高招商引資工作精準度和實效性。圍繞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林木林紙、電子信息等“主導+特色”產業鏈條,瞄準“六強”“三高”“隱形冠軍”“小巨人”等重點企業,招大引強培育產業鏈核心;積極引進產業鏈重點環節企業和配套項目,促進大中小協同、暢通上下游協作,不斷壯大主導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群。力爭全年簽約億元以上招商項目100個,持續增強振興發展后勁。
立足長遠,著眼未來,奮力當下。新的一年,牡丹江正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催生發展澎湃新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