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4月29日電 (記者董兆瑞)4月28日,“百年聚智 百校同行”教育助力懷柔科學城(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工作啟動會舉行。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攜手懷柔區啟動實施“科教共融”“人才共育”“平臺共筑”“智力共享”“產業共生”五大行動,全面助力懷柔科學城高質量運行發展,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的創新高地。
為助力懷柔科學城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和懷柔區委區政府聯合制定了《百年聚智 百校同行 教育助力懷柔科學城(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工作方案》,重點實施五大行動:
一是實施“科教共融”行動,探索校地合作新機制。支持懷柔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融合發展示范區,推動北京實驗室、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等“三位一體”創新平臺、改革項目優先落地懷柔,探索懷柔科學城科技設施平臺面向高校開放機制。
二是實施“人才共育”行動,激活創新發展新動能。實施教師隊伍“培優筑基”項目,推動在懷創新主體與高校共建人才實訓基地、共享專業師資課程,校地聯合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知識技能、適配社會需要的未來人才。
三是實施“平臺共筑”行動,搭建互聯互通新載體。支持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新型人才培養平臺,發揮國際會都優勢,組織在京高校及所屬校友會、學協會在懷舉辦創業賽事、學術會議、論壇沙龍等活動,通過“招賽引會”實現“招才引智”。
四是實施“智力共享”行動,打造實踐融合新場景。推動組建“涉外律師團”,支持懷柔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打造演藝新空間,校地聯合開展老城更新項目專題研究和專項培訓,努力打造城市空間品質提升和特色街區營造“懷柔樣板”。
五是實施“產業共生”行動,構建成果轉化新生態。搭建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集成化平臺,持續遴選儲備、落地轉化高校科研成果,在產品市場化應用、專利“先使用后付費”等方面開展校地合作,實現產業和人才雙集聚。
計劃到2026年底,在匯聚首都教育資源,助力懷柔發展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在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豐富“政產學研用”合作內涵,進一步暢通青年大學生“來懷知懷、來懷留懷、來懷興懷”路徑。
活動上,懷柔區政府與清華大學、中國戲曲學院、首都醫科大學等高校簽署校地戰略協議、人才合作協議,加快形成教育助力懷柔科學城建設合力。同時,啟動了“北京懷柔·雁棲高校創新創業聯盟”,吸引高校畢業生“源頭活水”,在學生實習實踐、創新創業、招聘引進等方面開展一系列務實合作,持續壯大懷柔區青年人才隊伍。
此外,“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在本次活動上正式揭牌。創業園聚焦高端儀器裝備和傳感器、能源材料、生命健康等重點產業,推動學生團隊來懷創業。會上還集中發布了卓越工程師實訓基地、智能感知共性技術平臺、涉外律師團、懷柔科學城現代醫學創新轉化研究平臺等一批校地合作平臺和合作項目。
據了解,懷柔科學城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戰略支點,已進入“運行為主”的新階段。目前,懷柔科學城已布局37個科技設施平臺項目,包括6個大裝置、17個科教基礎設施、14個交叉研究平臺,是全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密度最強的地區之一。其中,29個設施平臺全部進入科研狀態,16個科技設施向全球開放,累計開放機時達到123萬小時,吸引在懷科研人員約2.5萬人,累計產出科技成果329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