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作是梁詩正的行書之作《集古詩冊頁》,現藏于南京博物館之中。此作是以抄錄多首古詩而成,他的書風受趙孟頫的影響,被譽為是清代學趙第一人。
而他的書風也影響了之后的乾隆以及諸多皇子,或許正是應因在那之后清代開始了學趙之風大起。
此作他以行書之美,他以抄錄了眾多唐宋元明時期的古詩文,以此為創作之基,將觀者引入一個充滿詩意的古典世界。
它以紙本墨跡的形式流傳,全冊共3開,每開長約31.2厘米,寬25.2厘米。屬于小行書之作,其中美觀十足,古詩更是讀來朗朗上口。
其字體勁健挺拔,筆力遒勁,每一筆每一劃都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卻又不失優雅與靈動。
在《集古詩冊頁》中,這種勁健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與詩文的韻味相得益彰,讓人在欣賞書法的同時,更能深刻感受到詩歌的意境。
其中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等詩句,在梁詩正的筆下,生動地展現出襄陽城的春日景象。
那煙霧消散后的萬家燈火,東風拂過柳樹的輕柔姿態,以及詩人獨自欲上大堤時的落寞心境,都在他的行書中得到了細膩的呈現。
梁詩正的書法在清代時仍至于現在一直都享有盛譽,他的作品更是被認為是 出自趙孟頫和董其昌的風格,其字體深具韻味、高雅且線條圓潤,各種字體都能很好地書寫,尤其擅長書寫蠅頭小楷。
梁詩正是雍正年間中的探花 ,然后一步步做到了皇子的老師,他的學生之中就有乾隆,在乾隆登基之后,他更是成為了乾隆的 御用書法家,而在當時他寫的行書還被時人稱為“300年來最美行書”。
聲明: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內容詳細頁面!
超多的書法學習資料,點擊上方公眾號名片,關注“書畫博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