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肅寧縣南答中學初二物理老師王某某“跪在輪椅上教書”的照片在網絡上瘋傳,引發了廣泛熱議。
主流媒體盛贊這是“最美身影”“最美堅守”,然而,這種以苦難悲情為底色的宣傳,真的值得我們點贊嗎?
3月15日,王老師剛做完手術,僅僅兩天后,她便跪坐在輪椅上給學生上課。在幻燈機前,她的身影或許被定格為“最美”,但這份“美”背后,是怎樣的無奈與辛酸?
上級部門如獲至寶,將王老師樹立為對抗“躺平”的標桿,大力弘揚,號召全體學習。然而,他們卻選擇性遺忘了《教師法》對教師健康權益的保護條款。
教師出于責任心帶病堅守崗位,值得敬佩,但上級部門更應守住人性的底線,在第一時間強制教師休養,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擔當。
對于同行而言,王老師被架上了道德高臺,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那些敬業的老師開始惶惑:是不是自己奉獻得還不夠?優秀的教師也不解:難道沒有帶傷上課就不算模范?
這種宣傳導向下,教育生態或將走向畸形。要么教師們比拼苦情戲碼,打著吊針上課、纏著繃帶批作業、放著生病的孩子不管來看晚自習;要么教師們選擇“躺平”,榮譽給別人,保命要緊。
家長們看到這樣的宣傳,也產生了誤解。他們恍然大悟:原來老師就該如此“拼命”!于是,開始對比自家孩子的老師,覺得他們“不夠敬業”,憤怒之下各種指責,甚至撥打熱線投訴。這種宣傳,無疑加劇了家校關系的緊張,讓家長和老師更加對立。最終,教師單方面背鍋,而這苦果終究會落到家長和孩子頭上。
感動之余,我們更應警醒。教育,本應是文明與智慧的傳承,是充滿希望與陽光的事業,絕不應靠“悲情”來博取關注。
教育真正需要的,不是輪椅上的悲壯堅守,而是尊師重教的制度保障。只有讓教師站著教書,才能培育出真正挺直脊梁的靈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