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馬璐璐
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牡丹區探索實施“區—鎮—村”三級聯動機制,推動鎮街一級堅持黨建統領與多元共治相結合,不斷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形式,推動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務下傾,實現矛盾糾紛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化解在未發,維護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小留鎮堅持機制創新、流程再造,將老傳統與新思維碰撞融合,通過重構“打更巡邏”這一歷史傳統,構建起“黨政領導、公安主導、群眾主體、科技支撐”的群防群治工作新模式,探索出傳統治理基因現代化轉型的可行路徑,為破解農村治理資源碎片化難題提供實踐范本。
傳統治理智慧的現代化轉型
小留鎮創新實施基層社會治理要素重組,通過將現代警務機制與傳統自治基因深度融合,構建“1+1+N”復合治理模式,以1名民警為核心,1名輔警為骨干,整合N名網格員、退役軍人、志愿者等組建“打更巡邏隊”,并統一配備巡更設備,打造“三防一體”(人防專業化、技防智能化、服務精準化)的巡防體系。通過“分片包干、聯動響應”機制,形成“網格化布防、高效化響應、多元化服務”群防群治新局面。在完善規章制度方面,制定“打更巡邏隊”職責任務及組織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章程辦法,同時構建黨委政府與村民群眾共同參與的監督管理機制,提升群防群治制度化規范化水平。在巡邏技巧培訓方面,組織派出所教導員和民警,一方面為巡邏隊員們深入解讀《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培訓活動近百場次,切實提高法律素養;另一方面,圍繞如何選擇巡邏路線、如何發現可疑人員和物品、如何與群眾溝通交流等方面進行專題培訓,切實提高隊伍源頭預防和治安巡防能力。在實際巡邏操作方面,組織派出所民警主動帶隊,深入各村街巷,現場示范巡邏要點,幫助隊員迅速提升巡邏技能。創新實施“三定三包”責任制,即:定點位值守重點區域、定路線覆蓋背街小巷、定時間確保交替接續;包隱患排查、包矛盾調解、包應急救助,與轄區派出所實時聯動,實現快速反應。目前小留鎮已組建“巡邏打更”隊26支,成員共計390人,涵蓋了轄區22個行政村,構建起“點線面”有機融合的立體防控網絡。
多維治理場景的深度融合實踐
“打更巡邏隊”憑借“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成為矛盾化解的前沿力量,在日常巡邏中積極排查各類矛盾糾紛,協助派出所民警,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一方面化解矛盾糾紛,筑牢和諧根基。創新“院落調解法”,隊員利用人熟地熟優勢,在糾紛現場擺設“流動調解桌”,如2025年3月8日,郭樓村的“打更巡邏隊”隊員在巡邏時發現,村民徐某某和吳某某門口圍了一群人,兩人情緒激動,因噪音問題發生了激烈爭執,隊員們立即上前了解情況,將雙方分開,安撫情緒的同時,迅速將情況報告至鎮派出所,民警迅速到達現場進行調解,在各方努力下,矛盾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一起處于萌芽的鄰里糾紛瞬間得到妥善解決。當前,小留鎮通過“公安民警+巡邏隊員”“法律條文+鄉音土語”相結合的方式,已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0余起。另一方面消除治安隱患,鞏固安全防護。創新實施“三巡三查”工作法,讓“打更巡邏隊”成為治安防控的“移動堡壘”。巡邏隊每天不僅做到重點時段“亮燈巡”,而且實現對廢棄廠房、偏僻路段等重點區域的“交叉巡”。自“打更巡邏隊”成立以來,轄區各類安全事故較2024年同期接報量下降57%,群眾安全感指數提升21.5%。
小留鎮轄區學校多位于主干道附近,過去上下學高峰期,交通擁堵現象較為嚴重,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派出所了解這一情況后,迅速組織并帶領巡邏隊,常年如一日共同承擔起護學崗的重任。每天上下學高峰期,派出所民輔警和巡邏隊員們都會提前到達學校門口,積極疏導交通、維持秩序,引導車輛即停即走,助力學生安全過馬路,有力確保了學校周邊交通秩序井然。
雙向激勵機制激發治理活力
為確保“打更巡邏隊”能夠長期、穩定地發揮作用,充分調動隊員們的積極性,小留積極融合小留鎮“美德信用+”場景建設和“積分制”管理,構建了一套全面且細致的獎懲條例,為巡邏隊員制定了長效激勵機制。對于在巡邏工作中表現卓越的隊員會依據具體貢獻程度給予相應的美德加分獎勵;反之,若有隊員表現不佳,則依規進行美德減分,隊員所得積分可在對應超市兌換生活用品或享受折扣優惠。這一激勵機制的實施,極大地激發了隊員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形成了“人人爭著干、事事搶著干”的良好氛圍,通過“服務—積分—榮譽”的正向循環,實現“小投入、大產出”的治理效能。自“打更巡邏隊”與美德信用積分結合以來,巡邏隊共幫扶救助群眾170余起。
小留鎮打更巡邏新機制充分詮釋了,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不在于另起爐灶,而在于激活傳統治理基因。通過機制重構、人員賦能、思想浸潤,“打更巡邏隊”實現了從被動響應向主動預防,從單一警務向多元共治,從傳統管控向現代服務“三個”轉變,為提升基層、特別是農村地區社會治安治理效能,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