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宋秋梅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刷單返利、貸款詐騙、“殺豬盤”詐騙,甚至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近來還催生出“AI換臉擬聲”詐騙等新模式,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當前,國家相關部門持續開展各種行動,大力打擊網絡詐騙。據報道,全國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46.4萬起,緝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頭目和骨干351名。
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保持高壓態勢,立足源頭治理、系統治理,不斷擠壓犯罪空間、鏟除犯罪滋生土壤,已經成為事關社會民生穩定的重要一環,通過多重技術手段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就成為當務之急。
為了進一步了解當前反電信網絡詐騙形勢,記者走訪來到菏澤移動,“我們對新入網用戶,執行證件校驗、動態人像比對、一證五戶等入網校驗,實名制登記率達100%。與公安部門聯合做好“警通小衛士錄入”,做好入網把控與風險核驗,有效降低了涉詐風險。”菏澤移動營業廳主任李層層告訴記者。
源頭管控是一方面,營造全民反詐宣傳氛圍也必不可少。如果說一些兼職刷單、虛假中獎等較常見的詐騙手段容易被看穿,但那些“定制化”詐騙讓人“耳聽為虛、眼見也為虛”,在稀里糊涂中成為獵物。隨著新老騙局不斷翻新升級,很多針對不同群體的騙局,精準分類投其所好。據悉,菏澤移動通過利用短信、APP推送、社交媒體等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反詐騙宣傳教育,向用戶普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知識,提醒用戶謹防來歷不明的電話和短信,提升用戶自我保護能力,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前兩年,一句“你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了嗎”成為爆款網絡流行語。時至今日,反詐心理已經或深或淺地生長在每一個人心中,對抗著每日都在生成的“專屬于你的定制化劇本”。正如緬北的煙花終會熄滅,唯有全民覺醒的警惕之心,才能照亮詐騙陰影下的晦暗角落。畢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每個人既是觀眾,也是主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