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了將近3億年、命名方才不到20載,如今卻已面臨滅亡。
文 | 阿 布
大家都知道,隨著我們對大熊貓保護力度的加大,目前“滾滾”已經不再是瀕危動物了(下調到了易危)。可就在最近,“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上了熱搜——這種動物在全中國僅剩1只,全世界也僅剩3只——不但是極度瀕危動物,也可以說,已經注定是要消失的動物了。
它就是斑鱉。
斑鱉(圖源:網絡)
最孤獨的動物在蘇州曬背
最近,蘇州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里的斑鱉,被人發現在水面上“曬背”。視頻一出,火速登上熱搜,大家都在圍觀“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
為它感到悲情,是因為這種生物是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淡水龜鱉類動物,它的演化史甚至可追溯至2.7億年前的三疊紀。
成年斑鱉的最大標志性特征,就是全身覆蓋橄欖綠色甲殼與密集的黃色斑點,喉部與頸部還有鮮亮的斑紋。大只的斑鱉,背甲可達1米以上,體重超過100公斤。
因為外形與黿、中華鱉高度相似,斑鱉的物種確認就經歷百年的爭議——有不少人認為它就是黿——《西游記》里那只馱唐僧師徒渡河的神龜。
直到1993年,斑鱉才通過骨骼和基因分析,被確認為獨立物種,2006年才被國際學界正式定名。
喉部與頸部鮮亮的斑紋是斑鱉的標志性特征(圖源:網絡)
進化了將近3億年、命名方才不到20載,如今卻已面臨滅亡。眾所周知,一旦某個物種的現存數量少于十幾個時,其基因多樣性已經不足以支撐種群健康延續,等于是寫下了注定滅亡的終章。
可是當得知斑鱉在全球范圍內還剩3只時,圍觀群眾依然懷著最后一點希望,評論道:還不快讓它們見見面!
但悲情的事實卻是:這3只都是雄性……另外兩只生活在越南的同莫湖和宣漢湖,就算見了面也是徒勞……
10年繁育沒能實現0的突破
其實早在十數年前,科學家們就開始為斑鱉的繁衍努力——蘇州的這只孤獨斑鱉,原本并不孤獨,它還有個伴:一只雌性斑鱉,從長沙遠道而來,帶來繁衍生息的希望。
2009年,斑鱉舉行了“婚禮”,然而不幸的是,隨后雌性斑鱉多次流產,盡管每年都產一二百枚卵,終究沒能生下一龜半鱉……(不知道跟雄性斑鱉年紀太大有沒有關系)
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努力了10年,最終沒能實現0的突破。更悲劇的是,2019年,雌性斑鱉在接受人工授精手術后,一命嗚呼了……
蘇州的斑鱉(圖源:網絡)
或許從那一刻起,斑鱉家族的命運就已經改寫了。而雄性斑鱉也成了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今年,它已經進入了耄耋之年。
好在,斑鱉的平均壽命并不短,如曹操詩云,“養怡之福,可得永年”——世界上已知最長壽的斑鱉活了超過400年,從明朝萬歷年間一直活到2007年。越南現存的2只斑鱉,年齡也都超過了100歲,中國蘇州這只還不到100歲,加上悉心照顧,應該還能活很久的。
不僅是一個物種的悲劇
你可能要問,這么長壽的生物,為什么活過了三疊紀,3億年的演化終究還是難逃滅絕的命運?
原因之一就是長期被和“黿”等龜鱉混淆。分類學爭議,導致保護的黃金期被延誤,人們沒能及時注意到它的種群變化,直至種群崩潰才引發關注。
2005年時,尚有13只斑鱉作為研究標本,但隨后幾年卻噩耗頻傳——2005年,北京動物園的斑鱉去世。2006年,上海動物園的一只斑鱉也死去。斑鱉的性成熟需要20年以上,雖然雌性斑鱉每年產卵超過百枚,但自然孵化率也不足1%。現存個體高度近親化,導致基因多樣性枯竭,人工繁育又無法替代生態修復,單一物種保護脫離系統治理,注定會失敗。
與此同時,棲息地的系統性改變、人為捕殺,也給斑鱉造成了致命打擊。斑鱉原本依賴長江、太湖及紅河流域的緩流淺灘產卵,但工業化進程導致這些水域被部分填埋或污染,產卵沙灘日益減少。加上人們總是對龜鱉的“大補”功效著迷,上世紀50-90年代,長三角市集上常常可見龜鱉身影,斑鱉的單日最高捕獲紀錄能達到十幾只!這也進一步加速了種群衰退。
斑鱉已矣,它的瀕危乃至滅絕,仍在警示人類活動對于生態系統的破壞。這個曾經見證恐龍興衰的物種的消亡,不僅是一個物種的悲劇,更是在提醒我們:對自然要存有敬畏之心,文明發展不應以生態為代價。
被曝婚內多次出軌、棄麻醉患者不顧,肖飛不服被醫院開除:醫德沒問題!
“相信今天唱歌的,還有我天上的媽媽!”韓紅哽咽懷念雍西,曾責怪母親“缺席”
戳穿一個假的,又來一個假的!
版權說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