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暉4-13遭比利時選手布雷切爾橫掃無緣八強,這也創造了他征戰世錦賽歷史上最懸殊輸球比分,2015年世錦賽丁俊暉也曾4-13輸給特魯姆普,不過那次是在1/4決賽,對手也更強。國內網友對丁俊暉的表現徹底無語,理性的球迷還能冷靜分析“技術退化”的原因,非理性球迷則開啟瘋狂輸出的模式。
與剛出道時天賦異稟潛力無限的小丁不同,38歲的老丁已經沒有什么潛力可挖,而且賴以成名的母球控制有所退步,遠臺準度更是差的要命,命中率經常在20%或者30%左右徘徊。更重要的是精氣神缺失,永遠是滿不在乎的樣子,永遠是生無可戀的表情,永遠是眼皮跳個不停,永遠是一張睡不醒的臉。
丁俊暉似乎有一種刺激對手的特質,誰打他誰來勁,誰打他誰高潮,簡直自帶“被虐圣體”。有一個球迷留言道:“在丁輸球的新聞下面最常看到的話術就是對手狀態太好誰來都不行,為啥總是他的對手狀態大爆?因為任何實力不錯的對手看到是他都自信心爆棚,反正失誤了他也沒能力懲罰對手,隨心所欲的打無所畏懼,越打越好。就像有人總抱怨遇到渣男渣女,肯定也不是無緣無故的。”
還有網友指出丁俊暉全面退化:“丁俊暉現在沒有贏球的心態,而且他長臺沒有以前準了,圍球也有瑕疵了,失誤率太高了,感覺在吃以前的老本,雖然作為中國人特別希望他能贏,但是事實是他不配這個排名,不知道是心態還是訓練問題,打不出以前的感覺了。”甚至過激球迷直接怒噴道:“相由心生,丁俊暉就長了一張挨揍的臉,上學的時候這樣的經常被欺負,雄性荷爾蒙不足。”
球迷的偏激言論固然不可取,固然很難聽,但某種程度上也是有道理的。丁俊暉氣場太弱了,缺乏堅韌的打法和斗志,很多球手面對中國丁,都會進入自己的舒適區,可以天馬行空為所欲為。丁俊暉不擅長打逆風球,不擅長打長局制,逆境下很容易崩潰,漫長的拉鋸戰無法保持專注度,所以奧沙利文才會有著名的“劣質帳篷理論”。
從2007年第一次參加世錦賽算起,已經18年了,每一次丁俊暉折戟沉沙,新聞稿都是“還年輕還有機會”之類的官話套話。而現在大家突然意識到,丁俊暉不再年輕,沖擊世界冠軍的夢想大概率無法實現了。難道真的是性格上的軟弱注定了這個結果?難道斯諾克這項優雅運動真的與血性息息相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