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嬸,晾衣竿滴水的事兒咱們好好商量,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居,別傷了和氣!”日前,鄄城縣古泉紅巷義警隊隊長張偉擋在兩位爭執的居民中間,一邊接過濕漉漉的床單,一邊笑著打圓場。
這是張偉一周內調解的第4起生活摩擦——從樓道堆物引發的通行矛盾,到寵物犬吠擾鄰的深夜爭吵,義警們總能憑借“熟人優勢”第一時間介入,用遞杯熱茶、搬個板凳的方式,將火藥味化作家長里短的和解。
這支由社區居民組成的志愿力量,不僅破解了警力不足與治理需求激增的矛盾,更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打通了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激活了社區治理的“神經末梢”。
古泉紅巷義警隊自成立以來,憑借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精神,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熱心居民踴躍參與,成為社區治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實際工作中,古泉紅巷義警與民警形成了緊密的協作共生關系,構建起了一種“警民融合、協同共治”的治理模式。
在矛盾糾紛調解中,義警憑借對社區人際關系的熟悉和情感溝通技巧,率先介入,穩定當事人情緒,搭建對話橋梁;民警則從專業法律角度,為糾紛提供理性解決方案。二者結合,實現了情理法的有機融合,讓矛盾化解更具溫度與權威。在反詐宣傳工作中,義警根據不同年齡、職業群體的特點精準施策:針對老年群體,舉辦接地氣的線下方言講座;面向年輕群體,借助新媒體平臺推送反詐短視頻。民警則利用專業知識和豐富案例,為義警提供內容支撐,確保宣傳的準確性和權威性,有效提升了居民的防騙意識,降低了詐騙案件的發生率。
在巡邏防控與隱患排查工作中,義警充分發揮其“人熟地熟”的優勢,協助民警維護巡邏設備,規劃巡邏路線,發現安全隱患,并及時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收集居民反饋。民警依托專業技能和執法權限,對各類問題進行高效處置,形成了“全民參與、精準防控”的良好局面。
2024年以來,古泉紅巷義警隊共成功調解矛盾糾紛128起,調解成功率達97%,有效促進了鄰里和諧;協助開展反詐宣傳活動120余場,居民防騙意識大幅提升,詐騙案件發生率顯著下降;組織街面巡邏400余次,成功消除多起安全隱患,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菏澤日報記者 胡德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