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五一”國際勞動節將至,重要節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必須緊盯不放、寸步不讓。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通報10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再次釋放全面從嚴治黨、馳而不息糾治“四風”的強烈信號。這些案例涉及公款吃喝、違規收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突出問題,既是對違紀違法者的嚴肅懲處,更是對全體黨員干部的深刻警示。站在新時代新征程的歷史方位上,我們必須以案為鑒、警鐘長鳴,從思想根源上筑牢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典型案例折射作風之弊,警示黨員干部必須嚴守紀律底線。通報的10起案例,雖表現形式各異,但本質都是對黨規黨紀的漠視與踐踏。有的領導干部借公務之名公款旅游,將公款消費異化為個人享樂;有的在節日期間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看似“人情往來”,實則是權錢交易;有的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應付檢查,嚴重背離了黨的初心使命。這些行為不僅造成國家資源的巨大浪費,更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侵蝕了黨群干群關系。這些問題的發生,再一次說明“四風”問題頑固復雜,必須嚴抓不放、常抓不懈。
深刻剖析這些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表面看是行為失范,深層則是理想信念的動搖。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互為表里、同根同源、一體同生。不正之風滋生掩藏腐敗,腐敗助長加劇不正之風;兩者出問題的根源,都在于缺了理想信念之“鈣”。因此,要時刻擰緊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堅持“由風查腐”“由腐糾風”,堅決防止“由風及腐”“以風蓋腐”,讓黨員干部在思想上真正敬畏紀律、遵守規矩。
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糾治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讓已經初步解決的作風問題反彈回潮,將失信于民;再回頭去解決那些問題,也定會難上加難。我們應充分發揮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以此錘煉良好作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通報典型案例,正是為了發揮警示教育的治本作用。各級黨組織應以此為契機,通過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組織參觀廉政教育基地、開展案例剖析討論等形式,讓黨員干部從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訓,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當前,全黨正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次學習教育不僅是鞏固深化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成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也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保障。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潔自律,為黨員干部樹立榜樣。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和完善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實施細則和具體措施,建立健全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
中央八項規定為解決作風問題應運而生,針對的都是具體的、現實的、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我們要引導黨員干部對照案例檢視自身,做到以案為鏡、以案促改,任何時候都不能越軌逾矩。特別是要抓住“關鍵少數”,督促領導干部帶頭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上率下。只有讓警示教育入腦入心,才能取得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策,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金色名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拒腐防變沒有休止符。我們要以案為鑒,常懷敬畏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常守廉潔之本,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以優良作風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楊 柳,系海南省委黨校副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