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初二要比初一靈,初二下雨不見天”,今日四月初二,有啥說法?
“四月下雨五月旱,六月下雨如下面”,這句農諺就是告訴我們,在農歷四月五月和六月下雨的不同說法。同時也說明了每個月出現的特點。
今天已經到四月初二了,不知道你們那里是否已經進入到初夏的感覺了呢?
說實話,我們這里目前還是非常涼爽的,還沒有真正到熱的夏天。可能要在立夏節氣到來才有那樣炙熱的感覺吧。
不過,從立夏來看,今年立夏在四月初八這天到來,也就是說從現在到立夏已經沒有幾天了。大家將會是越來越感覺天氣熱起來了。
不過,說到農民現在最關心的還得是天氣。因為天氣不僅對農業播種和生長有很大影響,這不,現在馬上到夏收季節了,農民更關心的是有沒有好晴天持續到來的。
對于天氣預兆直接關系到農民的糧倉是否滿的問題,我們就是要看天氣了。今天是四月初二,有句老話不知道你們那里有沒有,即“初二要比初一靈,初二下雨不見天”,這句話如果是放入到四月初二這個時間節點來看,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初二要比初一靈,初二下雨不見天”
這句農諺說的是在四月初二這個時間節點來看,要是與四月初一的天氣預兆來比的話,那么初二的說法比初一的說法更加有說服力了。也就是這里說的比初一更加靈驗。
因此,我們還不如看四月初二的天氣。并且,這里說的是如果四月初二這天出現下雨天氣,那就是意味著四月將“不見天”了。
我們說見天,指的是能夠看到太陽出來,天空晴好,陽光明媚。如果說“不見天”就是說的見不到太陽,說明是出現了陰雨連綿的天氣。
難道四月出現連續下雨不好嗎?也就是說四月不見天,對農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呢?
我們知道,農歷四月是先收割油菜,再收割小麥。你想想看,農民們收割莊稼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晴好天氣的。如果碰到持續不見天的天氣,那么,成熟的農作物可能會在潮濕環境當中出現霉變炸殼或者直接在殼中二次萌芽了。這對農民們來說是必定是減產或歉收的年景了。因此,對于四月來說,出現晴天是比較好的。
如果出現四月不見天的話,那自然會打亂農民的夏收計劃,同時還會帶來到了五月的干旱的。
也再次說明了“四月下雨五月旱”,也就是說如果四月是不見天的多雨天氣,那么,四月多雨,到了五月的時候就是有多干旱了。
由此可見,今日四月初二,下雨帶來的影響,首先可能是四月多降雨,不利于四月的夏收工作的開展,同時還預兆五月可能會出現大旱的。
當然,這這是農諺說法,是老祖宗的經驗總結,我們只能作為參考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