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西班牙突發大規模停電,65%的地區長時間陷入黑暗,政府緊急出動2萬警力維持秩序。雖然官方將原因歸結于極端氣象,但這場危機引發了對西班牙能源政策的廣泛質疑。影響范圍覆蓋整個半島大部分地區,迫使西班牙內政部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并在馬德里、安達盧西亞、埃斯特雷馬杜拉和穆爾西亞等地區啟動了國家三級緊急響應機制。
自2019年起,西班牙政府決定仿效德國,逐步關閉全國所有核電站。根據計劃,4座核反應堆將在2030年前關停,剩余3座將在2035年退役。核能目前承擔了西班牙約20%的電力供應,一旦關閉,空缺預計主要由太陽能和風能彌補。
此次停電波及范圍廣泛,影響了包括馬德里、巴塞羅那等主要城市在內的多個地區,導致交通信號燈失靈、公共交通停運、通信中斷以及醫院等關鍵基礎設施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出于對公共安全的考慮,采取了加強警力部署的措施,以確保城市運行的基本秩序和市民的安全。
德國早已為這種選擇付出慘重代價。
德國在福島事故后全面棄核,大力發展風光能源。但由于風能和太陽能受天氣影響嚴重,德國不得不依賴天然氣作為基荷能源,德國實際上變得更依賴天然氣,尤其是俄羅斯的天然氣(通過“北溪一號”、“北溪二號”輸送)。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后,俄羅斯斷供,德國能源價格暴漲,經濟深受打擊。簡單講,德國棄核本來是想變“更綠色”,但現實是短期內變得更脆弱、更被動了。
西班牙是否會步德國后塵?答案取決于它的能源依賴結構。
目前,西班牙天然氣主要來自阿爾及利亞,通過Medgaz海底管道直接輸送,此外還大量進口來自美國和尼日利亞的液化天然氣。對俄羅斯的依賴極低,可以說幾乎不存在。因此,短期內,西班牙不會像德國那樣受制于俄羅斯。
但問題遠未結束。西班牙雖然不依賴俄羅斯,但它依然嚴重依賴外部能源供應。阿爾及利亞政治局勢并不穩定,一旦北非出現動蕩,或者國際天然氣市場價格劇烈波動,西班牙同樣難以幸免于能源危機。
更關鍵的是,一旦核能被徹底淘汰,可再生能源又不能保證穩定供電,西班牙將沒有堅實的電力底盤支撐。風停日落,電網崩潰的風險將長期存在。
繼續盲目棄核,未來可能重蹈德國覆轍;如果理性調整能源政策,延長核電使用壽命,加強儲能與基荷發電建設,才有可能在能源轉型中保持獨立與安全。
大停電已經敲響警鐘。問題是,西班牙是否能聽懂這次警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