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賭徒已下注,都在等著中美開戰!
說白了,現在全世界除了中美兩國,很多國家都盼著中美扣動扳機。老美原本早就想打,2016年陳兵南海那次,就是打算跟我們碰一碰了,但沒想到被中國決一死戰的態度給嚇跑了。
這種決心,徹底打破了他們的預期。而此時,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都在觀望。它們明白,在這場可能的全球戰爭中,自己不過是一個旁觀者,但誰也不能排除被卷入其中的可能。
中美對抗的討論,繞不開一個歷史概念——“修昔底德陷阱”。這個詞源于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對雅典和斯巴達戰爭的總結:“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必然回應這種威脅,戰爭變得不可避免。”
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在2017年出版的《注定一戰》中統計,過去500年里,16次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對抗的案例中,有12次以戰爭收場。
而事實上,中美已經開戰好幾年了,只是不在嘗試中的戰場,而在貿易戰、金融戰、科技戰,甚至是生物戰等等。那咱們再舉一例。
薩拉姆當年干的事情屬于單點爆破,直接對準石油美元體系的核心開刀,他想讓伊拉克改用歐元結算石油,這就相當于在大漂亮金融的命根子上踹了一腳。結果呢,大漂亮二話不說,直接就發動了戰爭,把薩達姆的政權連根拔起,用槍桿子強行給美元把權續命了。
經濟上,美國更像“賭徒借高利貸”。35萬億國債壓頂,財政收入連利息都還不起,卻還想靠加息收割中國。結果中國沒割成,自家硅谷銀行先爆雷,通脹漲得比特斯拉股價還猛。蘋果庫克連夜飛北京表忠心:“果鏈離不開中國!”——畢竟,鄭州富士康停擺一天,蘋果市值就能蒸發一個烏克蘭GDP。
中美兩國的每一步動作,都牽動著全球的神經,賭局已經悄然開啟。而誰會是最后的贏家,還不得而知。
說到底,中美這局棋早過了"要不要打"的階段,現在比的是"怎么打不虧本"。這場面像極了兩個武林高手隔空對掌,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內力已拼到第七重。
所以別信那些唱衰的——能坐在談判桌掰手腕,誰愿意掀桌子?中國要的是偉大復興,不是當第二個美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