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克09(參數丨圖片) EM-P上市之后駕仕派曾直言領克對中大型六座市場沒想清楚,并不是領克的用戶成長了就要買領克的大車。
從正式售價來看,領克900的起步價從之前預售時的33萬元下調到28.99萬元,相當于下調了4萬元,而作為主力的1.5T Ultra版貴了3萬元,價格為31.69萬元。2.0T車型要在5月份才能交付,用戶需要為一個大電池+2.0T+Thor芯片再多花3萬元。至于頂配的雙P4電機加上二排右側零重力座椅這些,價格已逼近40萬元,相信在這個價位大部分消費者直接轉身買問界M8了。
實事求是地講,領克900起步價28.99萬元并不貴,主銷車型31.69萬元性價比甚至還更高些。
低配車型沒有中華美德座椅(旋轉座椅)、沒有電動天地門、沒有雙腔閉式空懸、少了一顆8295芯片,而這些只需多花2.7萬元就能換來,因此領克1.5T Ultra顯然更劃算。
但是問題在于,目前國內市場的9系旗艦競爭激烈,價格已經打得不理性了。比如深藍S09帶華為乾崑ADS的后驅Ultra+版才27.99萬元,盡管沒有四驅、底盤操控不如領克,但是有華為乾崑加持、后排雙零重力座椅座椅這些,還是更容易吸引到家庭消費者。
其他的對手還包括已經降到32萬元的理想L8 Max、依然能賣的問界M7,以及目前勢頭向好的騰勢N9這些。領克900的定價幾乎就是夾在這些產品中間,不上不下。
所以看完領克900的定價之后,我們并不是說這款車不好、也不是說定價沒有誠意,而是覺得領克沒有講清楚自己在30萬元以上價格的品牌/產品價值是什么。
如果只說大空間家用,那么消費者為什么不去買更便宜還有華為乾崑的深藍S09;如果說智能家用,那消費者為什么不去看理想,或者加錢上問界M8?
領克說900核心賣點是安全,可現在各家安全碰撞測試都很好;說900核心是操控體驗,但是對于購買中大型SUV的家庭用戶來說,操控或許從來不是核心需求。因此,回到文章開頭,領克900用什么說服領克用戶買大車,這點依然沒有答案。
最初領克品牌的核心是不隨波逐流、個性鮮明,那這樣一個品牌并不需要給家庭用戶做一款大六座SUV。而如果領克品牌已經變為了家用定位,那又如何跟理想們差異化呢?這些都是領克和極氪合并后需要給市場答案的。
此外,渠道也是限制領克900上量的重要因素,因為領克900的銷售要求經銷商申請B網資質,這點難以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