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倜然 通訊員許健楠)“每年都有不少外來員工子女需要入學,其中小學生占八成。我們通過營商環境監測點反映問題后,這些孩子都能順利在永康當地入學。”日前,浙江飛劍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兼公共關系部部長徐亮說,公司有約1800名外來員工,隨遷子女就學成了企業面臨的難題。
徐亮所說的營商環境監測點是浙江省金華市政協在2021年設立的,從政協委員企業的“小哨點”入手檢驗營商“大環境”,形成了信息收集、問題辦理、跟蹤落實和評價反饋全鏈條閉環。截至目前,全市營商環境監測點從首批設立的40家,到如今的519家,點位遍布全市。
各營商環境監測點廣泛組織政協委員上門走訪、問卷調查、集中調研,幫助政府部門及時了解企業期盼和訴求,解決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一大批急難愁盼問題。
在永康經濟開發區,企業林立、員工眾多。外地員工的飲食口味和飲食習慣差異較大,就餐時更傾向選擇流動攤位上的家鄉美食。但擺攤屬于占道經營,經常有人投訴。永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營商監測點發動政協委員調研走訪,聯合多部門在園區內探索設立“潮汐攤位”。
“潮汐攤位”區域設置了10個早餐攤位、9個午餐攤位,由流動攤販自選早餐或午餐擺攤時間。攤主小薛說,以前總是提心吊膽的,現在安心了,顧客也更多了。
類似的惠民舉措在這個園區還有很多。“因為不了解出口新政策,我們在電動工具出口上犯了難,還好向武義縣電動工具行業協會營商環境監測點求助,這才解了圍。”武義豪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建杰感慨。
這家電動工具企業由于不了解鋰電產品出口需要辦理危包證,導致出口卡殼。為此,協會營商環境監測點協調召開電動工具對外貿易座談會,邀請武義海關對辦證及申報事宜進行現場培訓和解答,從而解決一批電動工具企業的鋰電產品出口問題。
通過營商環境監測點,金華市政協將一件件“關鍵小事”辦成一樁樁“暖心大事”,真正讓企業受益。2024年,全市營商環境監測點協調解決各類大小問題4668個。部門采納率93.7%,反饋滿意率98.4%,實現了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企業和群眾紛紛點贊這項工作。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