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頂著細雨,記者來到了江西省樂安縣潭港學校,見到了羅福才。羅福才今年54歲,是一位扎根農村從教35載的教師。“我熱愛教師這個職業,深愛大山里的孩子,想用言傳身教給孩子們樹立一個好榜樣。”羅福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1990年7月,羅福才從師范畢業,來到了樂安縣最偏僻的牛田鎮水南小學,開始了他的從教生涯。當年,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他教的班上有個叫黃小英的女生面臨輟學的風險。他得知這一情況后,不顧山高路陡來到黃小英家里,主動提出為她墊付學費。羅福才笑著說:“我記得特別清楚,初中3年我一共幫她墊付了435元。這個學生初中畢業之后就出去打工,她把賺到的第一筆工資寄給了我,其實當時墊付的時候就沒有想過要她還錢。”
羅福才在水南小學一待就是7年。1997年,他調到了潭港中學(現更名為潭港學校),一直到現在。2020年,羅福才的班上有個留守兒童小欣(化名),父母離異,她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寄宿在學校附近的親戚家,平日里一個人獨來獨往,不與班里的同學交往,性格孤僻。羅福才了解情況后,經常帶上幾名同學到小欣寄宿的地方,陪她講故事、做游戲、寫作業,讓她融入班集體。
“羅老師把小欣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有時還親自送小欣回家,輔導小欣作業,小欣性格變得開朗了,她一回家就會跟我分享學校開心的事情并主動完成作業。”小欣的爺爺感激地說。2023年,小欣順利考入縣城的職業中學就讀。
在課堂上,羅福才力求讓每一堂課都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自然吸收知識,所以每年他教的班,學生的中考成績在全縣農村中學里總是遙遙領先。
黃瑾是潭港學校九年級的一名學生。“我進入七年級之后,感覺語文學習特別吃力,幾次單元測試都是40多分,這讓我逐漸喪失學習的信心。”她告訴記者,“在羅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現在我的語文已能考90多分。我要努力在2025年學業考試中考出好成績,不辜負羅老師的期望。”
除了自己的學生,羅福才還把自己的愛給了更多的人。
“我已經被血液疾病折磨了10多年,謝謝您來拯救我和我的家庭,您的善舉將成為我生命中最珍貴的一部分……”
“很高興也很榮幸我的血液能夠幫到你,我只是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暫時為你分擔點滴困難……”
這是2024年4月25日,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羅福才與受捐者通過書信隔空“對話”的部分內容。當日,256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化作生命的種子,為一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生命續航。羅福才成為全國第1741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撫州市第一位實現捐獻的教育工作者。
作為一位人民教師,羅福才常常教育學生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此次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勝過千言教誨,既實現自己的初衷,也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充滿愛的“人生教育課”。
“在羅老師造血干細胞捐獻那天,全班同學制作了一個短視頻,齊聲高喊‘羅老師,您早點兒回來,我們想聽您講捐獻現場故事’,當時有幾個女生看到羅老師躺在病床上時,忍不住淚流滿面。”潭港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楊瑋平說。
20多年來,羅福才累計捐獻全血總量12000多毫升,是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他在2013年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采訪中,他對記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捐獻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
這就是羅福才,一位平凡的教師:他來自農村,從教農村,深愛著大山里的孩子;他心地善良,大愛無疆,為素不相識的人送去生命的種子;他愿作鋪路石,甘當引路人,任勞任怨,無怨無悔,2024年9月,羅福才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29日 第03版
作者:本報記者 徐光明 通訊員 王鋒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