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預售商品房,最擔心什么?當然是“一房多賣”“先賣后抵”等交易風險。近日,隨著廣州市全面推行預售商品房“網簽即預告”登記新模式,購房人最憂心的問題迎刃而解。購房人辦理網簽后,同步申請辦理預告登記,可有效規避開發企業“一房多賣”“先賣后抵”,以及隱瞞土地抵押查封等限制狀態導致無法正常辦理過戶等情況。
為購房加上“保險鎖”
“本來還擔心自己會遇到‘一房多賣’或者房屋土地存在抵押、查封等隱患。現在這些風險在簽約環節就能通過系統自動識別并提醒,購房安全感直接拉滿!”購房者王女士表示。
以往購房,申請人要先登錄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廣州市房屋管理系統辦理網簽,再登錄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市不動產登記網辦系統申請預告登記,既跨系統重復錄入房屋信息,又提交兩次申請材料、反復身份驗證。
現在,通過兩局系統無縫對接,購房者在售樓部完成網簽后,一鍵跳轉至廣州市不動產登記網辦系統直接辦理預告登記,實現“一件事一次辦”,流程效率雙提升。
新模式既保障購房者權益,也為開發企業注入發展動能。有房企負責人表示,“網簽即預告”顯著提升了客戶信任度,簽約時同步辦理預告登記,從源頭杜絕交易糾紛,真正實現買賣雙方互利共贏。政府部門通過技術創新構建信用橋梁,既提升了監管效能,也促進了房地產市場交易環境的規范化。
體現不同部門協同合作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網簽即預告”登記模式的意義在于:首先是營商環境的改革,即讓信息多跑腿、百姓少跑腿,通過政府信息系統整合、便民化設計,避免購房人兩次登錄,重復提交資料;其次是有效規避開發企業“一房多賣”“先賣后抵”,以及隱瞞土地抵押查封等限制狀態導致無法正常辦理過戶等情況。
李宇嘉認為,背后還有政策風向和信號意義:一是,各地都在強化系統集成、協同配合,提高政策取向的一致性,消除對提振消費和內需的政策阻礙。廣州這一政策舉動,盡管不算大,但確實是規自部門和住建部門在政策協同性上的合作。二是,從全國范圍來看,這個技術上的問題普遍存在,近期各地都在打通信息壁壘,比如拿地即開工、交房即辦證,住房本體與配套設施同步規劃、同步開工、同步交付等等,側面也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的比拼。三是其直接效果就是壓縮了購房的環節和流程,提高房屋交易的效率,保護了購房者的權益,杜絕了開發商“一房多賣”的可能性。
整合:李斌 綜合南方+
制圖:李斌(即夢A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