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古鎮是一塊實體化的傳統文明切片。青瓦白墻間凝固著農耕文明晚期的治理智慧、商幫文化與禮制空間。我們如何與古鎮相處,也象征著中國人如何處理傳統與現代的關系。
但近年來,“批發式古鎮”這一尖銳比喻撕開了古鎮同質化開發窘境。深厚的文化基因被掩蓋在商業模式下,仿制的“古風”飛檐斗拱下,是千篇一律的鐵板魷魚和網紅奶茶鋪。古鎮游曾是文旅產業增長極,如今正等待一場文化續存的突圍。
古鎮既是被消費的文化符號,也是重構地方認同的實驗室。其真正價值不在于保存多少古建筑,而在于能否持續生產“傳統的新解法”。
換一句話說:古鎮,真的不能做出新意嗎?真的不能再好玩、好逛起來嗎?
《中國目的地》推出“新造古鎮”播客系列,探討有哪些新玩法,能夠讓古鎮如何不會在標準化開發的浪潮中逐漸啞聲,讓大眾走出審美疲勞,重新愛上古鎮。
首期節目聚焦上海古鎮之首朱家角。2024年,朱家角古鎮接待境外游客約164.2萬人次,占總游客量的30%。朱家角如何走出“滬派江南”的獨特路徑?當外國游客驚嘆“這還是上海嗎”,當粽葉清香與醬缸咸鮮交織在青石板路上,當原住民晾衣洗菜生活出煙火日常,這座距市中心半小時車程的活態水鄉,正以“不被完全景觀化”的堅守,書寫著大都市與古村落共生共榮的新敘事。
對談嘉賓:
張琳——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
樂蓋曦——資深city walker,亓門文化(中法交流和戶外活動公司)創始人
萬新——澎湃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目的地》播客主播
中國目的地·新造古鎮:上海古鎮朱家角一年接待164萬境外游客,憑啥?
本期內容:
01 在朱家角,能看到“滬派江南”所有特征
在朱家角古鎮能看到“滬派江南”所特有的代表性景觀和文化特征。
張琳:2024年,《上海市特色村落風貌保護傳承專項規劃》提出的“滬派江南”概念,代表了上海源遠流長的文脈以及鄉鎮獨有的自然水田格局、民居建筑、聚落形態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反映了上海千年來形成、變化和演進的軌跡。
滬派江南的規劃凸顯整個郊野鄉鎮地區的自然基質和文脈傳承,不單單是聚落景觀。灘、水、林、田、湖、草、蕩,構建了“六域八脈、十二意向”的上海鄉村風貌空間結構,其中六域是指湖沼蕩田、曲水涇浜、河口沙島、濱海港塘、涇河堤地、九峰三泖。另外還有珠鏈、纖網等十二意向,以及長江、黃浦江、吳淞江這八條主干水系。
朱家角屬于湖沼蕩田的地貌特征,對應著“十二意向”中的珠鏈風貌區。朱家角古稱朱里,最早是珍珠的珠,后來改為朱家角,由于其水網密布且水系類型多,像一顆顆珍珠散落在大地上,因此將其景觀風貌稱之為“珠鏈”。江南文化留下了非常有特色的人工和自然環境特征,在朱家角古鎮能夠清楚看到“滬派江南”的代表性景觀和文化特征。
2022年8月4日,上海青浦區,航拍朱家角古鎮旅游區。視覺中國 圖
“珠里興市”等習俗傳承至今,形成了特色民俗文化活動,歷史悠久并且保留著濃厚的煙火氣。
張琳:朱家角的歷史可追溯到東晉時期,歷史文化豐富。基于水網密布的區位優勢,朱家角自古就成為魚米之鄉和工商業的集鎮,水上交通十分便捷,又因與大淀湖相連而魚類資源非常豐富。
由此形成了很多手工藝、民間工藝的文化資源,以及一些節慶活動,最有名的就是“珠里興市”,也叫“泥河灘香訊”。作為工商業重鎮,來往商船、貨運等都會來祈求古鎮生意繁榮、人氣興旺等。它和一般的賽龍舟比賽不同,實際上起源于搖快船。船只從泥河灘、三觀堂歸來途中會在朱家角歇息,每年從七月初七前一周開始,出現臨時商鋪,拉洋片等各種游戲在此集結,人流如潮,通宵達旦,絡繹不絕。這種習俗傳承至今,形成了特色民俗文化活動,歷史悠久并且保留著濃厚的煙火氣。
此外,以明清街和城隍廟為代表的整個建筑群的肌理,以及街巷格局都保存得非常完好,建筑依水而建,呈現出枕水而居的特征。另外還有很多名人故居,如王昶故居。(編者注:王昶,青浦朱家角人,清代文學家、金石學家。)
朱家角的橋很多,以被稱作“滬上第一橋”的放生橋為首,還有泰安橋、永安橋、福星橋……是打卡拍照熱門景點。放生橋是整個長三角地區最大的一座五孔石拱橋,始建于明朝,朱家角祠門寺一位僧人化緣15年終于建成。放生橋的建造技法十分有特色,當下對其建筑景觀價值評價很高,它采用了超薄柔性的橋墩法,縱連分節并砌,使得橋墩并不厚實,但結構非常堅固,跨度非常大,形狀像彩虹一樣凌空而起,反映了當時匠人超凡的想象力。
2022年8月4日,上海青浦區,航拍朱家角古鎮旅游區。視覺中國 圖
對外國游客而言,朱家角非常符合外國游客對中國古城的印象,也是家鄉完全沒有的地方。
樂蓋曦:有人說朱家角是“上海威尼斯”,甚至是“中國威尼斯”。朱家角與威尼斯的共同點是小河流比較多,最大的區別在于建筑風格。
外國游客喜歡去朱家角游玩,首先是因為它非常符合外國游客對中國古城的印象。我們在海外看到的中國古城電影或圖片中,都會有河流,有很多石頭或木頭搭建的橋,還有小船,所以他們到朱家角時,會覺得這里具有濃厚的中式風格,而且比較安靜。雖然上海市區也有很多有煙火氣、或者中國風、滬風的地方,對從外國大都市來的游客而言,他們會覺得上海市區區別性不大,只是高樓大廈多了一點。但朱家角是他們家鄉完全沒有的地方,因此覺得非常新鮮、非常不同。
而且朱家角有很多可以體驗的項目,比如游船、吃美食、逛寺廟。外國人去朱家角,不僅看重這些體驗,還特別看重交通便利。他們在上海市區游玩,會覺得朱家角是最方便到達的古鎮,地鐵直達,或者打車、坐公交車。如果時間有限,只有半天時間,他們一般會選擇去朱家角玩。
2024年10月4日,上海,朱家角古鎮燈火通明,游客泛舟夜游水鄉。視覺中國 圖
02 朱家角發展模式:不被完全景觀化,也不改煙火氣
朱家角古鎮內居民和游客的活動區域沒有明顯界限,很多原住居民生活在古鎮中,江南水鄉的生活氣息濃厚。
萬新:其實中國的古鎮文旅有兩種比較明顯的模式區別:一種是保持原真性、本土性,也能在古鎮中看到在地居民本來的生活方式,朱家角就是這種類型;另一種,是統一管理、運營,乃至將原住民遷出來再運營的,就像烏鎮,有樂園式的管理模式。朱家角古鎮基本完好,景區內部仍有村民居住,如今依然沒有被完全景觀化,不改煙火氣和生活氣。
張琳:關于古鎮旅游現在有很多模式上的探討,總體上隨著中國對古鎮和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的重視和有序推進,古鎮在物質形態的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保護工作中遵循原材料、原工藝、原技術、原風貌的“四原”原則。一些古鎮會把居民遷出,整體打造成景區模式。這種模式雖然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從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的視角來看存在一些爭議。完整性不僅包括建筑、景觀空間等物質層面的完整,更包括文化的完整性。真實性更是強調了古鎮人文環境和生活情境的真實。
古鎮旅游興起20多年,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當下研究發現,游客對于古鎮旅游的地方性、完整性、真實性的體驗和感知越來越重視,直接影響游客需求的滿足程度和愉悅度。古鎮物質環境的地方性、文化符號的地方性和行為活動的地方性都會對游客愉悅感知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
當下古鎮景區普遍在物質環境的地方性和完整性上做得非常好,但是在文化和行為活動的地方性和真實性上,我更喜歡朱家角的模式,居民和游客的活動區域沒有明顯界限,很多原住居民生活在古鎮中,江南水鄉的生活氣息濃厚。
所以在朱家角,游客不僅僅能觀光,還能跟居民交談、拍照、閑聊、看書、畫畫寫生,有非常多樣的游覽和體驗方式。我們也看到居民在水邊洗衣服、閑坐、遛娃、打牌,這些日常行為活動實際上是古鎮文化的一部分。在居民和游客互動的過程中,體現了文化的交融,并凸顯出整個情境的真實感和地方感。
2023年4月22日,上海,夜游青浦朱家角古鎮。視覺中國 圖
物質環境的地方性和完整性能提供直觀的景觀和建筑吸引,文化體驗則會形成更深層次的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
樂蓋曦:從地鐵站走到朱家角古鎮,會路過很多居民生活的地方,非常安靜,也可以跟居民互動,了解他們的生活;從古鎮外圍走到核心區域——古鎮景區,可以看到居民在晾衣服、遛狗等等,非常有生活氣息和煙火氣,這都是外國游客喜歡看的。如果我們直接到一個景區,或者是樂園模式的地方,雖然也很好玩,但是缺少這種生活的感覺。外國游客沒有中國文化的背景,不了解這些古鎮本來的生活方式,到樂園式的地方只能了解建筑風格等,無法明白居民在這里怎么生活,但這對他們是十分重要的。
這也是我喜歡去朱家角體驗一些文化活動的原因。2024年1月,我帶一批外國友人去朱家角時恰好偶遇城隍廟在舉辦新年活動,寫福字、寫對聯,他們體驗了覺得非常有趣。城隍廟的志愿者會一些基礎的英文,帶我們游覽并介紹城隍廟的來歷、里面各個空間的意義,還有道教概念。當時我們參加這個活動,最有意思的不是活動本身,而是誰跟我們一起參與了這個活動。不論是中國游客還是外國游客,能跟居民一起參與他們生活中的文化活動都是非常好的體驗。
張琳:沒錯,物質環境的地方性和完整性能提供直觀的景觀和建筑的吸引,文化活動的體驗則會形成更深層次的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的牽引,從而給雙方提供優質且親切的體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021年4月8日,上海朱家角古鎮,城隍廟。 視覺中國 圖
一位北京退休的伯伯每年都會來朱家角住2到3個月,他清楚12月的上海青菜新鮮美味,綠葉菜很好吃。
萬新:朱家角有大隱隱于市的高端酒店。朱家角古鎮的游客數量龐大,收入也很可觀,2023年超過23億元。朱家角周邊有許多高端酒店,如朱家角安麓酒店、中信泰富朱家角錦江酒店、皇家郁金香花園酒店、朱里俱舍溫泉酒店等,價格從八九百到八九千不等。這么多酒店為何選址朱家角呢?
張琳:朱家角有很強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環境優勢,是上海大都市中最能接近水鄉靜謐氣息的地方。同時,在購買力相對較強的長三角地區,它也有客群優勢,這些都是高端酒店選址朱家角的重要原因。這些酒店主打康養度假,感受水鄉的幽靜與煙火氣息,體驗江南水鄉的氣息。
除了酒店建設,對于朱家角居民在旅游活動中的參與性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相比酒店的住宿方式,實際上村民自家的民宿改造更能滿足游客對當地文化和生活的體驗,且價格相對適中。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一位北京退休的伯伯每年都會來朱家角居民家里住2到3個月,因為相對北方冬天而言這里氣候好、空氣好。朱家角有很多村民自發開辦的民宿,環境精致,庭院漂亮。伯伯年紀不是很大,可能剛退休,平時在這里看書喝茶,看看水和小院子就感到很開心。住在居民的民宿里,吃飯也同他們一起,他清楚12月的上海青菜新鮮美味,綠葉菜很好吃——可以每天品嘗朱家角當地的農家菜,對他而言是一種非常愜意的生活方式。
那么,高端酒店是否能給游客帶來歸屬感和認同感?對于居民而言,外來資本的注入又會產生何種影響?對他們從事旅游的經營收益是否有所影響,對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會不會產生改變?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在接下來的研究和實踐當中特別重視的,不能因為有較多外來資本的注入,就降低了原住居民對于自己家園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2024年8月25日,上海朱家角水鄉旅游區風光。古鎮街道上的咖啡館商鋪。視覺中國 圖
03 朱家角IP突圍:不與江南六鎮比建筑特色,而是提供大都市最近的水鄉生活
朱家角粽子很有名,外國游客不知道粽子是什么,有人甚至把粽子外面的葉子一起吃了。
萬新: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都市周邊的大型旅游開發項目越來越多,引發了旅游都市化,也有說法是士紳化的傾向。大都市郊區的水鄉古鎮,由于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和龐大的旅游市場需求,也成為大都市游客休閑度假的“后花園”。很多高端旅游地產、旅游產品如郊野別墅、豪華酒店、高爾夫球場、馬術俱樂部等等,紛紛在此投產。
也有不少人指出,朱家角新建的景區建筑商業化痕跡明顯。店鋪的形象陳設,售賣的產品也大同小異,有許多與古鎮文化關系本身不大的商品如小飾品、臭豆腐、蘿卜絲餅等。在小紅書等社媒上也屢見吐槽,說商品“過于雷同”“品質一般”等。
我逛朱家角的北大街,確實看到不少在古鎮中雷同的小吃,像臭豆腐、鐵板魷魚、米酒、米糕等等,但真正做得好吃,有地方特色的少之又少。比如朱家角的粽子、醬菜就更有特色,涵大隆醬園就是一家百年老店。大家的體驗是什么?
樂蓋曦:十年前到朱家角玩,看到售賣紀念品和小吃的商鋪,數量不多且大多是當地居民自營,規劃性較弱。現在更商業化,甚至有些商鋪的商品跟朱家角沒太大關系。不管是對中國游客還是外國游客而言,看到這些東西時都會覺得有點無聊。
我們更喜歡看跟當地文化有關的特色事物。比如朱家角的粽子很有名,盡管很多商鋪售賣粽子,但它的確是朱家角的特色,十分美味。外國游客不知道粽子是什么,有人甚至把粽子外面的葉子一起吃了,而通過在現場看商家包粽子,知道放糯米、放肉,就明白粽子是什么了。不僅可以買到商品,還可以看到制作過程,有些地方甚至讓游客一起體驗制作,這種親自動手的體驗是游客比較喜歡的。
2022年11月20日,上海,朱家角古鎮游人如織,外國游客在吃粽子。視覺中國 圖
朱家角的大清郵局不久前翻新過,還保持著郵局的功能,可以寄信、貼郵票,我喜歡在這里蓋章,很有趣。同時這里也開發了很多文創產品,包括胸針、冰箱貼,還有服裝T恤等。雖然價格稍貴,但很有特色。大清郵局的標志是個龍,所以我帶了很多外國游客去買了胸針和冰箱貼,并且告訴他們,龍年在這里買一個龍的冰箱貼會很有特色。這里還有一個展覽空間適合閑逛。對我而言,這正是朱家角特有的、無可替代的地方。
2024年7月7日,上海,朱家角的大清郵局舊址。視覺中國 圖
不能讓一條街都變成美食街,可以通過小型手工作坊、小型博物館、手工藝品店和民俗活動表演等來豐富業態。
張琳:當下古鎮旅游的同質化和商業化成為游客吐槽最多的點。從規劃的角度來說,古鎮旅游已到了必須轉型的關鍵期。朱家角古鎮的規劃有序,整體風貌保持良好,甚至連居民區建筑的空調外機都會設計在隱蔽位置,但游客仍然感受到了明顯的商業化氣息。我們也發現,游客對于商業建筑的感知評價分數最低,愉悅感評分也偏低,這與樂樂的感知非常一致。這不僅是建筑本身的問題,更多是業態問題。
首先要突出地方性,與江南六鎮相比,朱家角特有的文化底蘊是什么?有哪些能夠成為自身特色的東西?比如醬菜、阿婆粽……通過互動性的活動設計凸顯地方性特色,同時要盡量減少和朱家角古鎮地方性相關度不高的業態。
我們不能讓一條街都變成美食街,每家店都在賣粽子、賣醬菜,可以通過小型手工作坊、小型博物館、手工藝品店和民俗活動表演等來豐富業態,比如逛兩家粽子店后,可以去聽昆曲,再去幾家醬菜館,然后看看文創店——既要體現地方特色,又要保持多樣性和豐富性,避免千篇一律的售賣方式。期望每家店鋪都能突出其特色,給游客提供多樣化的文化體驗。
另外,需要融入創新的文創產品業態,這對年輕人市場非常重要。年輕人也非常喜歡古鎮,但他們來了之后不知道要買什么,感到千篇一律且價格昂貴,買回去之后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和價值。朱家角古鎮現在有一個“朱市大集”文創旗艦店,設計了以小豬為原型的可愛IP形象,但品牌推廣還不夠充分,沒有很好地與商品融合,或者說缺乏商品的趣味性和傳播的廣泛性,這些都需要提升。
2023年3月18日,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古鎮的“朱市大集”。視覺中國 圖
關于整體氛圍的打造,通過業態調整減少古鎮的商業感和違和感很重要。研究表明,如果游客看到當地居民在制作并且正在使用某種商品,他們會感覺特別真實,繼而產生購買欲。如果你看到一個阿公在那里編織籃子,他們家廚房也掛著籃子,就會特別想買;如果他正在做醬菜,而他們飯桌上也擺了幾碟這種醬菜,亦會產生想嘗一嘗的想法。其實朱家角的醬菜不錯,可以對這些百年老店進行推廣,通過地方性的挖掘、現代文創產品的融入和創新,居民和游客的共同制作、參與等方式減少商業感和違和感。
很多外國游客到朱家角會感嘆:這還是上海嗎?吸引外國游客,要讓他們知道上海既是一個現代城市,還有朱家角這樣的古鎮。
萬新:朱家角的文化創新產品其實真不少。有古今融合的,昆曲離開框鏡式的舞臺,課植園實景演繹的昆曲《牡丹亭》;也有在譚盾的水樂堂演出,成為建筑音樂的代表案例;也有超沉浸藝術季,通過“沉浸式”理念將整個古鎮都變成藝術舞臺。但是,相比烏鎮戲劇節、西塘漢服文化周等成熟古鎮文旅IP,朱家角其實沒有全國范圍內突出的文旅IP。
張琳:朱家角文化IP方面需要提升的點有很多。比如,水上線路可以作為IP亮點之一。到了朱家角,一般游客會坐船,沿途發現有快閃、水上集市,甚至還有水上婚禮,會十分驚喜,因此水上IP可進一步提煉。雖然江南古鎮都有水,但朱家角有朱里市集這種傳統,可以圍繞這點打造特色。
另外,課植園也值得推薦。建筑與園林相映成趣,很有價值,參觀時還可以看到在園林實景空間里演繹的昆曲。不過景點的可及性是后續值得探討的問題,因為古鎮內很多小的景點都收費,課植園門票是20元,不進園子只能沿著古鎮街巷吃吃逛逛,進入園中會有很多值得看的事物。
2021年4月8日,上海,課植園。視覺中國 圖
2024年度全季人文大賞“浮生若夢”在上海市朱家角課植園盛大啟幕。文匯報 圖
實景園林昆曲《牡丹亭》。文匯報 圖
樂蓋曦:朱家角的城隍廟歷史悠久且聲名遠揚,大家都樂于參加那里舉辦的文化活動,但是目前介紹城隍廟的可看可聽的、多語種的內容比較有限。
朱家角應該有什么樣的IP,才能吸引更多外國游客前往游覽?我覺得這個定位還是需要聚焦在上海,但是,是不一樣的上海。外國游客對上海的第一反應是陸家嘴的高樓大廈,但很多人想不到,上海還有像朱家角這樣比較安靜、江南風格的場景。要吸引他們,就要讓他們知道上海有很多不同的面,既是一個現代城市,還有朱家角這樣的古鎮上海。很多外國游客到朱家角會感嘆:這還是上海嗎?
所以可以此為突破口,上海也有你想象不到的一面。朱家角交通便利,可以體驗比較安靜的古鎮文化,將這點與上海市區關聯起來,有利于吸引境外游客。
張琳:朱家角本身的定位要準——不是跟江南六鎮比建筑特色、深宅大院等等,而是要提供離大都市最近的水鄉生活——坐半個小時地鐵就會讓人看到不一樣的上海。對外國游客而言是這樣,對于上海及周邊的市民來說也是這樣。
所以,朱家角在水鄉風貌和建筑特色保護的同時,更要特別凸顯它的水鄉生活氣息,這應該是打造文化IP的突破口,游客不僅能在這里看到江南水鄉的建筑風貌、景觀特色,也能品嘗到不同于城市里的小吃,感受到非常平靜愜意的江南水鄉生活氛圍。
朱家角。視覺中國 圖
04 朱家角怎么逛?上海古鎮還有哪些推薦?
樂蓋曦:我個人比較喜歡的路線是環保出行。
坐地鐵17號線到達朱家角站,從1號口出來步行到古鎮,沿著河邊走,都是有煙火氣的居民區,有老奶奶在曬衣服、曬菜等,也有很多古橋,游客不多,喜歡拍照的朋友可以打卡拍照。沿著河走剛好到達大清郵局,建議進去逛一逛,不買東西也沒關系,里面很美。
沿著漕河街往前走就到了城隍廟,雖然要門票,但值得一看。朱家角的城隍廟與豫園的城隍廟很不同。有活動的時候可能不要門票。
逛完城隍廟后,可以過橋到北大街。北大街上有很多小吃,有粽子,也有河邊餐廳,還有我比較喜歡的屋頂茶樓和小咖啡廳。之后就沿著放生橋到東井街,比較熱鬧,商鋪相對較多,包括我們前面提到過的那家有可愛小豬的店。
之后再慢慢地逛到西井街,有一些園林可以參觀。因為收費的關系,人也不是很多。那邊的河流較窄,別有一番風味;橋比較短,拍照效果很好,經常有人穿著古裝在這里。沿著西井街就可以從一號門離開景區。如果還有時間,可以去大淀湖看看。總體差不多半天時間。如果去逛個大淀湖就可以玩一整天。
樂蓋曦推薦線路。張佳睿 制圖
張琳:對于上海的其他古鎮,我會推薦新場古鎮。黃浦江以東和以西的地形地貌和景觀風貌非常不同。新場古鎮位于浦東,是長江泥沙在出海口受海潮頂托沉積形成,是海灘不斷生長形成的一個鎮。它得名于下沙鹽場南遷后形成的新鹽場。
新場古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鎮,被評為中國民間文藝之鄉。2019年,新場古鎮作為上海唯一代表,與江蘇、浙江地區的古鎮共同申報江南水鄉古鎮世界文化遺產,也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它與江浙地區其他水鄉古鎮相比,具有非常不一樣的景觀特征和文化特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海濱古鹽文化,這一點對于拓寬江南水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概念和內涵具有重要作用。
新場古鎮擁有15萬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規模宏大。古鎮內可以看到傳統民居格局,還有西式別墅類住宅和近代宗教建筑,展現出獨特的中西合璧的景觀特色;還可以看到有上海特色的民居,南方四合院,也叫絞圈房子。總體來說,新場古鎮和青浦的朱家角古鎮有明顯的異質性,非常推薦大家去感受一下浦東的古鎮。
新場古鎮。視覺中國 圖
樂蓋曦:我推薦離朱家角不遠的練塘古鎮。它沒有被特別開發,這對我和很多外國游客來說反而具有吸引力。練塘是比較安靜的古鎮,主要是居民生活的地方,只開了一兩家餐廳、茶館或咖啡廳,沒有太多商業設施,有一些小型博物館和紀念館。
去練塘古鎮一般都要開車,沒有地鐵或公交車直達。如果想體驗購物或買紀念品,我不建議你去那邊;但如果想體驗安靜美好的時光,練塘是個不錯的選擇。我經常會帶外國朋友去那邊,也會有人去遛狗,非常愜意。
練塘附近的金澤古鎮,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金澤的古橋非常有名,很多朝代的橋都有。如果玩一天或者大半天,金澤和練塘其實可以一起參觀,都在青浦區,開車很近。玩一天的話可以去朱家角,或者先去蓮塘/金澤,然后回市區的路上去朱家角。
《中國目的地·新造古鎮》制作團隊:
統籌:邵媛媛
策劃:萬新 梁若凡
剪輯:萬新 姜雨諾
文稿:董懌翎 梁若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