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輕的快遞員、海歸創業者,到服裝店店員、開包子鋪的老夫妻,這一年來,徐匯區天平街道梧桐街區黨支部書記黃達蓉收到了一份又一份入黨申請書。面對他們真摯而熱切的愿望,她感慨:“只有讓每個經營主體、社會群體感受到組織就在身邊,才能燃起更多人心中的那團火,照亮社會的角角落落。”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對上?;鶎狱h建工作高度關注、念茲在茲。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要把握超大城市特點,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思路和模式,完善黨的基層組織體系。錨定這一要求,去年,上海在全市實施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攻堅行動,探索出“以街區黨組織兜底為主,結合實際靈活建立各類實體性黨組織”的新模式。
目前,全市共新建街區黨組織902個,業緣類和群體類黨組織158個,覆蓋各類市場主體42.74萬家,各類人群282.04萬人。以“全覆蓋”為牽引,在以居村為主的居住空間、以街區為主的生活空間、以樓宇園區為主的工作空間中,“到邊到底、經絡暢通”的城市基層黨建完整底圖逐漸完整,基層黨建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作用進一步提升。上海,正交出一份超大城市基層黨建新答卷。
人在哪里,黨建就跟進到哪里
近年來,上海經濟社會結構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除了傳統的沿街商鋪、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外,還有越來越多不具備“單位”形態的市場主體和不固定辦公的就業群體,這些主體和群體的覆蓋難題一直未有效破解。
如何讓這些“游子”回家,實現人在哪里、黨建就跟進到哪里?破題的關鍵,就是要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
“經過調研,我們進一步摸清了規律,即便是流動性強的快遞、外賣、網約車及家政行業,其人群規模、訂單范圍和業務動線也是相對穩定的。”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鑒于此,上海在已經建立居村、樓宇、園區等區域性黨組織的基礎上,把一定范圍的街區作為整體,成立實體性黨組織,面向街面上所有經營主體和黨員群眾開展黨的工作,用“鐵打的營盤”應對“流水的兵”。
徐匯區天平街道和普陀區長征鎮是最先開展試點工作的兩個街鎮。在長征鎮祥和街區,各類業態高度集聚。街區黨支部加強走訪排摸,逐一核實黨員情況,推動流動黨員將組織關系轉隸至街區黨支部。
22歲的小陶在校期間發展成為預備黨員,畢業后在一家寵物醫院工作。由于寵物醫院沒有黨組織,她的組織關系只能轉回安徽老家。對于她的接續培養,老家黨組織力有不逮。祥和街區黨支部在走訪時獲悉她的困境,第一時間向她普及相關政策,并聯系老家黨組織,了解她的前期發展情況,幫助辦理組織關系轉接事宜,做好接續培養工作?!敖K于找到了組織!”小陶很激動。
一年多來,上海堅持線上線下聯動,以“大數據+鐵腳板”方式開展全面走訪排摸。截至目前,全市各街鎮已走訪排摸新興領域各類經營主體76.5萬家。在這一基礎上,因地制宜確定覆蓋路徑,有效填補覆蓋空白,進一步鞏固夯實城市基層黨建底板。
推動治理變量成為治理力量
“最近生意還好嗎?”“生活上有什么困難嗎?”自從成為長寧區江蘇路街道凝新第四街區黨支部組團式走訪團隊的一員,社區民警小王與沿街商戶的聯系更密切了,溝通內容也從原來單一的業務交流轉向更深入的問需問計。“兩企三新”對黨組織的認可度和歸屬感,正是在這樣的良性互動中逐步加深。
市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攻堅行動不僅是為了完善組織體系,更重要的是發揮組織功能,確保每個經營主體、每個社會群體都有一個基層黨組織來做工作,都能感受到需求被關照、意見被尊重、問題被解決。
楊浦區延吉新村街道各街區黨支部在傾聽沿街商戶“生意難做”“單子難跑”等心聲后,想方設法搭平臺、做推廣、發廣告,多次舉辦集市活動幫助商鋪引流,許多店主表示“一天能做一周的營業額”“無比感激”。寶山區大場鎮街區黨支部在收集到沿街快遞站點“卸貨難”訴求后,聯動城管劃出一片既不影響通行、又方便卸貨的專用區域,小哥們高興地說“有人幫我們說話了”。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據悉,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共收集“兩企三新”經營發展等訴求2.8萬余件,已閉環解決2.5萬余件,“有困難找組織”成為街區各類群體的優先選擇。
而當黨組織“穿針引線”讓各類資源在街區內有效聚集,也能激發共建共治共享活力,將“小個?!?、新就業群體等從“治理變量”培育為“治理力量”。
在浦東新區塘橋街道,藍村街區沿街商鋪主動讓利、服務社區;奉賢區青村鎮21家商鋪主動加盟為“騎手”“小哥”提供專屬就餐優惠的“小哥食堂”項目;金山區張堰鎮街區黨組織搭建起多元、便捷、靈活的平臺載體,調動新興領域各方力量主動參與議事協商……在強有力的“公轉”供給支撐下,新興領域黨組織“自轉”活力明顯提升,2.2萬余名新興領域能人達人主動參與到公共議題討論、社區志愿服務中,基層社會更加和諧穩固。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相比街區的煙火氣,樓宇、園區更加擔負發展的重任。
作為上海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徐匯區西岸智塔被譽為“垂直硅谷”。為加強樓宇黨建,西岸智塔黨委堅持企業入駐“五個同步”,即在企業入駐的第一時間,同步聯系入駐企業、建立黨的組織、配備黨建顧問、做實黨的工作、開展黨建活動,并以“樓智匯”機制為紐帶,探索出“一委多樓”的樓宇黨建新模式。
攻堅行動開展以來,上海持續優化近1600幢重點樓宇組織設置,推動53個不同類型的重點產業園區完善組織體系和管理體制?;鶎狱h建工作服務中心大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效益也在這一過程中顯現出來——
西岸智塔實現樓宇經濟產值達每平方米1萬元,人才流失率下降30%,黨建在推動產業集聚、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產城融合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松江工業區企福天地園區,聚焦科技創新型企業成長需求,黨支部聯動高校、企業和金融機構組建“產學研金”紅色伙伴賦能團隊,幫助園區內185家企業對接上下游產業鏈,獲得貸款超5000萬元,申報各類扶持資金上億元。
“黨建講究方法,但沒有捷徑。”受訪的很多基層黨建工作者表示,下一步,將繼續鞏固深化全覆蓋攻堅行動成果,一體嚴密樓宇、園區等黨的組織體系,把“組織架構全覆蓋、宗旨作用全覆蓋、支撐保障全覆蓋”落到實處,努力交出高質量答卷。
原標題:《上海,這樣交出一份超大城市基層黨建新答卷》
欄目主編:張駿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周程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