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可以穿鮮艷色嗎?”面對銀發形象管理課老師的提問,70歲的蔣月玫忍不住在臺下低聲搶答:“要看對比度,還要看搭配。”吃過晚飯,從淮海路的家里坐三站地鐵,她習慣提前到達上海市民藝術夜校總校市群藝館304教室,因為課上會討論學員穿搭,出門前特意翻開衣櫥給自己搭了一身莫蘭迪色系的“OOTD”(意為“今日穿搭”):脖頸處系著藍白相間絲巾,身著梅綠色針織衫,褲子是同色系條紋褲,鬢間的銀發也打理得一絲不茍。“生活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要對自己有要求,不管到了什么年齡,都要注重形象管理,內外兼修,努力讓自己也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線。”她說,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生活在上海何其有幸。
70歲的蔣月玫與58歲的馮阿姨同桌,她們正認真聽課。(孫彥揚攝)
此前,上海市民藝術夜校面向55歲以下中青年招生,而老年大學一般在白天開班。于是,不少超過55歲但還在工作的職工出現了“兩不靠”的難題。回應這部分人群以及白天有其他安排的中老年人想在夜晚“充電”的需求,同時也為延遲退休做好公共文化服務保障,夜校今年春季班首次面向56至70歲人群開放報名,夜幕下的燈火通明里,因此多了不少認真、熱情的銀發族。記者在形象管理課現場看到,56歲以上中老年超過課程人數的三分之一,這里面有退休人士,也有返聘職工,來夜校上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白天上班,五點下班先去上海游泳館游泳,再趕來夜校上課。”58歲的馮阿姨特意穿了一身紫色的“多巴胺”套裝,返聘在設計院上班的她白天工作,夜晚則鍛煉和學習兩不誤。
58歲朱阿姨上前展示穿搭,馮阿姨主動上前分享自己的絲巾配飾。(孫彥揚攝)
課堂節奏適宜,互動練習也由淺入深,學員們聽課很投入。授課老師周宇從前多為職業女性講授形象管理知識,現在多了銀發學員,專門將課程重心調整為“時尚如何推動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現在流行‘銀發旅行熱’,我會講到如何搭配服飾為旅行添彩,如何用時尚表達自身感受,讓我們的老年人切實將‘美學’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小一間教室,蘊含著這座城老年友好、全齡樂學的暖意。歡聲笑語中,同學們感覺“越來越放松了,一開始還有些拘謹,但是和年輕人一起學習,好像什么歲數都很適合。”教室第一排69歲的丁阿姨退休前是教師,退休后做回“最勤奮的學生”——白天在老年大學修兩門朗誦課,晚上再來進修形象管理。老師每翻過一張PPT,她都會用手機拍照記錄,并在小本子上記下“重點”,在具體的色彩與搭配中“遨游”。最近她在學習朗誦,課程內容恰好為自己上臺表演提供很好的助力。
形象管理夜校課堂上,銀發學員聽得很認真。(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供圖)
“很期待上課”、“帶來柴米油鹽之外不一樣的東西”……這是銀發學員們最經常說的話,因此熱門課程也忍不住多“搶”幾門。朱阿姨年輕時學過華爾茲,想在夜校重溫舞蹈時光,但因為遲了兩天才聽說招生,沒搶到熟悉的華爾茲但選到了古典舞課程,“那就試著學一學吧,讓自己得到一些鍛煉。之后秋季班再搶課,就有經驗啦!”
形象管理夜校課堂上,70歲的蔣月玫正在拍下課程ppt內容。(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供圖)
據透露,夜校今春共針對銀發族開出了50門線下課進行試水,除了形象管理之外,還有生活類手工、聲樂、舞蹈、書畫、養生等課程。“接下來,我們會請第三方評估機構重點關注中老年班的教學成果、質量,看哪些內容更受中老年青睞,將在秋季班進一步豐富課程、擴大教學面,讓全城、全年齡段向美而行。”市群藝館館長吳鵬宏說。
原標題:《文化養老|開啟夜學模式,銀發族有了自己的“OOTD”》
欄目主編:邢曉芳 文字編輯:李婷 孫彥揚
來源:作者:文匯報 李婷 孫彥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