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記者從復旦大學教務處獲悉,復旦大學24個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以下簡稱雙學士學位項目)近日成功獲批(見下圖)。
截至目前,復旦大學共推出54個雙學士學位項目,涵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復雜系統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政治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社會學、數學、應用經濟學、新聞傳播學、社會學、法學等30個一級學科專業。其中圍繞科學智能,全面推動AI賦能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推出41個AI雙學士學位項目,形成跨學科學程(微專業)體系,構筑AI+人才培養基座。
【培養“新文科”融合創新人才】
“歷史學-旅游管理”雙學士學位項目旨在培養具備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扎實旅游專業知識,熟悉文化與遺產活化利用理論背景與應用場景,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研究思維和實踐判斷能力,“知歷史、懂遺產、精運營、有情懷、強創新”的文化遺產管理與旅游管理復合型專業人才。
此次獲批的“法語/日語/朝鮮語/西班牙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四項外語類雙學士學位項目,由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和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共同建設,著力推進“新文科”與“新工科”的融合創新,聚力培養兼具國際視野、外語與計算機跨學科知識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頂尖人才,承載國家人才培養戰略需求。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和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強強聯手,已于2024年共同建設了“英語/翻譯/俄語/德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四個雙學士學位項目,首批學生經過系統培養,平均績點達3.54,其中最高績點高達3.95。雙方將聯合開設一系列交叉融合課程,并與華為等頭部IT企業創建校外聯合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訓機會。
“新聞學-經濟學”雙學士學位項目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經濟學院聯合推出,旨在培養政治立場堅定,既熟練掌握新聞傳播專業技能,又精通經濟學理論與實踐,能夠適應新時代媒體融合、經濟全球化發展需求,在財經新聞、傳媒經濟、金融公關等領域發揮卓越才能的復合型精英人才,為社會輸送兼具新聞敏銳視角與經濟分析智慧的專業力量。
“新聞學-國際政治(全球領導力方向)”雙學士學位項目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聯合推出,該項目旨在深度融合兩大學科專長,打造跨學科的卓越人才培養模式。本項目緊扣時代脈搏,培養既精通新聞傳播學理論與實踐,又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國際政治、國際法、政治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新聞學-社會學”雙學士學位項目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聯合推出,精準對接社會發展前沿需求,立足綜合性大學多元學科生態,創新文、社學科融合范式,學術資源豐富、師資力量卓越,教學設施先進。旨在培養既精通新聞傳播學理論與實踐,又深諳社會學洞察社會肌理之道的復合型人才,從而滿足新時代對高素質、跨學科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
“新聞學-法學”雙學士學位項目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法學院聯合推出,旨在培養具有新聞傳播學與法學專業知識、執業技能和發展潛質的新聞學與法學高端復合型本科人才。學生可在新聞媒體從事法治新聞報道,在相關政府、企事業單位從事公共傳播與溝通管理工作,亦可從事立法、司法與法律服務工作,以及在相關領域從事教育與科研工作,為解決社會復雜問題注入創新活力。
“傳播學-社會學”雙學士學位項目是依托復旦大學傳播學、社會學兩大具有深厚底蘊且極具影響力的學科而設立的創新型人才培養計劃,致力于系統構建學生在傳播學理論、媒介實踐與社會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識體系,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跨學科視角分析社會傳播現象的能力,以及提升學生將傳播實踐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相結合的綜合素養,使其成為能夠勝任傳媒機構、政府部門、智庫研究、國際組織、企業公關等多領域工作需求的新時代人才。
【培養懂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人才】
“財政學-人工智能”雙學士學位項目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公共經濟學系推出,聯合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共同培養,致力于培養能夠熟練掌握智能稅務系統、數字化財務管理、智能化經濟社會問題分析等關鍵技術與工具的復合型人才。項目課程涵蓋經濟學基礎理論和方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方法、人工智能在財政稅收領域運用等模塊。畢業生將在財政、稅務、宏觀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和實踐,以及在金融、審計、咨詢等專業服務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市場營銷-人工智能”雙學士學位項目由管理學院與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強強聯合打造,以培養“商業智能革新者”為目標,致力于塑造兼具全球化商業視野與AI技術落地能力的復合型戰略人才。項目深度融合市場營銷學科的消費洞察、品牌運營方法論與人工智能領域的數據建模、算法設計技術優勢,聚焦數字化浪潮下的智能營銷系統開發、AI決策優化、多模態用戶行為分析等前沿領域。
“社會工作-人工智能”雙學位項目旨在實現社會服務與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聚焦基層社區治理、兒童家庭社會工作、健康社會工作三個方向。學生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政策分析、需求評估、方案設計和直接臨床服務,不斷優化社會工作服務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具備解決復雜社會問題的核心能力和素養,掌握人工智能在學術研究、社會治理、社會服務等領域的創新性應用。
“信息與計算科學-人工智能”雙學位項目由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聯合上海數學中心以及計算與智能創新學院推出,旨在培養既懂數學又懂人工智能的高端復合型人才。匯聚了基礎數學、應用數學、計算數學、運籌優化與控制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優秀教師,將與AI頭部企業和研究機構保持緊密聯系,為實踐教學和科研合作提供平臺,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環境科學-智能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方向)”項目旨在推動環境科學和人工智能交叉融合人才培養。培養既掌握環境科學和人工智能知識又能應用于具體場景的復合型領軍人才,服務于我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環境管理、綠色金融事業。培養學生從事環境大數據分析與挖掘、智能環境監測、環境系統智能模擬與預測、環境健康風險智能評估等前沿方向的研究和應用。
“環境科學-國際政治(全球領導力方向)”項目旨在推動環境科學和國際政治交叉融合人才培養。針對生態文明、“雙碳”戰略和國際形勢發展,培養既掌握環境科學和國際政治知識又能應用于具體場景的雙學位復合型領軍人才,服務于我國環境保護、政策研究、環境管理、綠色金融事業,為國際組織培養后備人才。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專業均為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業,此次獲批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通信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三個雙學士學位項目旨在培養具備堅實電子科學、光電信息、通信工程和先進計算科學技能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推動信息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生物醫學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人工智能方向)”雙學士學位項目旨在新布局健康信息學、醫療機器人以及健康醫療大數據挖掘等方向,培養具有扎實的生物醫學工程基礎知識、信息與計算科學基礎知識以及相關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的跨學科人才,將為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計算科學的交叉研究和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藥學-經濟學”雙學位項目旨在培養具備跨學科知識與技能、創新思維及良好溝通能力的高素質“融合型”藥學人才,以滿足醫藥健康產業、衛生政策制定、藥物經濟評價、醫藥市場分析等領域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項目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競爭力,要求掌握專業外語技能,跟蹤全球醫藥經濟領域的最新動態,能夠參與國際醫藥健康政策對話與合作。
“化學-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兩個雙學位項目,依托復旦大學在化學、集成電路、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的雄厚師資與頂尖科研平臺,致力于培養兼具化學理論深度和實踐技能、掌握微電子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應用核心技能,具有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的融合創新人才,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國家戰略領域輸送具有創新視野與實踐智慧的未來科學家和工程師。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人工智能方向)”項目致力于培養高分子與AI交叉領域的頂尖復合型人才,旨在培養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高分子理論基礎,同時掌握人工智能技術在材料研發、智能制造及產業優化中的應用能力。畢業生將在新材料研發、智能制造、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發揮引領作用,推動高分子科學的智能化升級。
原標題:《復旦新增24個雙學士學位項目,培養復合型人才》
欄目主編:徐瑞哲 題圖來源:黃海華 攝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黃海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