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22時許,在新晉祠路與冶峪河北沿岸交叉口,一群身著反光衣的市政工作人員,在完成對中央隔離帶的拆除后,正在重新安砌路口的側石……這是市市政建管中心正在實施的一項交通堵點治理的工作場景。包括新晉祠路與冶峪河北沿岸交叉口在內,我市已啟動第一批13個交通堵點的治理工作。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切實提升城市交通綜合治理水平,解決部分路段交通擁堵問題,集中力量辦好一批群眾身邊可感可及的“天大的小事”,市市政建管中心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道路“出行難、秩序亂、隱患多”等“急難愁盼”問題,對我市主次干道存在的“人車混行、秩序混亂、安全隱患突出”等交通頑疾進行全面梳理。按照“成熟一批,實施一批”的工作思路,分別對長風街并州路口、西太堡街建設路口、新晉祠路與冶峪河北沿岸道路交叉口、平陽路錦茂街口等13個堵點實施第一批改造,通過道路工程“一點一策”“微改造”,打通城市交通堵點、痛點,讓市民出行更順暢、更便捷。
市市政建管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改造主要對13處堵點的現有綠化、照明設施、地下管網等設施進行遷移,對道路中央分隔帶、出入口采取工程措施進行改造,通過增設變速車道、人行道、監控信號系統及加裝隔離護欄等措施,對車道“瘦身擴容”,緩解部分路段交通擁堵問題,逐一打通交通堵點,實現出行效率“軟提升”,不斷提高市民道路通行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此次交通堵點治理工作,僅是全市交通環境整治實施的首批項目。隨后,市市政建管中心還將對其他“堵點”施行“微創手術”,解決主干道路、繁華商圈和居民區集中地區的通行能力不足和路面設計不合理等問題,從細微處著手,以 “小改變”促進“大暢通”,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截至4月28日,3個交通堵點已初步完成改造。(任曉明、李 燕、曉 兵)
13個堵點如何改造
城市道路交通“暢通指數”,事關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為提升道路通行效率,緩解部分堵點的交通擁堵,市市政建管中心對首批13個堵點,將實施“一點一策”“小手術”。
濱河西路(九院沙河—長風街口):將單車道的輔道改造為雙車道;現有的人行道改造為2.5米非機動車道,占用綠化帶新建2米寬人行道。調整6處主輔路綠化帶出入口方向;拆除九院沙河橋西側2米人行道,拓寬橋梁輔道空間。
長風街并州路口:將交叉口兩側中央分隔綠化帶寬度縮減5米,增加進口車道2條;取消塢城中路至并州路右側輔道咪表車位,改為由西向南右轉進入并州南路通行的機動車道,同時增加輔路機非隔離護欄。
南中環新晉祠路口:拆除南中環街(新晉祠路口—陽光路口)道路北側及道路南側陽光路以西100米全部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分隔帶,改造為機動車道;在陽光路路口增設信號燈、監控設施,增設中央分隔帶、人行二次過街安全島。
新晉祠路與冶峪河北沿岸交叉口:拆除新晉祠路與冶峪河北沿岸道路交叉口中央分隔帶,改為燈控交叉口;增設車輛由南向西左轉車道,由北向南掉頭車道,配套增設相應監控、信號、標志標線等設施。
南中環街北張小區口:用交通護欄分隔南中環街南半幅(北張小區東西兩側)主路與輔路,并對該段路面重新施劃交通標線。
平陽路錦茂街口:拆除交叉口范圍內原有中央分隔綠化帶,改造為燈控路口。
西太堡街建設路口:拆除中央分隔帶,改造為機動車道,設置中央護欄分隔交通;增加2條進口車道。
濱河西路西區停車場出入口:拆除北側部分綠化帶,設置加速車道;設置欄桿封閉主路入口,前往汾河景區停車場的車輛借用現有下穿通道由東匝道進入。
濱河東路汾河景區東門出入口:拆除現有出入口南北兩側部分綠化帶,拓寬一條加、減速車道。
濱河西路(漪汾南街口—玉門河):將單車道的輔道改造為雙車道,現有人行道改造為2.5米寬非機動車道;占用綠化帶新建2米寬人行道。
濱河西路濱湖街口:拆除濱河西路濱湖街路口處非機動車道與輔道之間的樹穴帶,將天一城北側濱河西路出口改造為進口;封閉現有濱河西路主輔路出入口,按照雙車道重新施劃龍城西大街全互通立交區輔道標線。
文興路望景西巷口:在文興路望景西巷口壓縮中央分隔帶,新增掉頭車道、行人二次過街安全島;在望景西巷路口增設信號燈、監控設施,擦除現有交通標線并重新施劃。
環湖東路晉陽湖公園段:在晉陽湖公園地庫與環湖東路之間新開辟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系統,解決沿環湖東路的行人及非機動車南北通行問題。
來源:太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