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綠色化、智能化、專業化、輕簡化將成為新型緩控釋肥料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和趨勢。”
“未來,我國復合肥行業將在規模、組合、工藝、形態、農化服務等方面大力發展。”
這是4月25日,由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主辦的第三十二屆磷復肥行業年會—復合肥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得到的消息。
會議現場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肥料質量監測處副處長孟遠奪指出,我國在生物刺激劑行業的管理方面尚顯滯后,缺乏相關法律法規對“生物刺激劑”進行明確界定,同時在肥料登記和農藥登記中未設立生物刺激劑的明確類別。盡管如此,部分屬于生物刺激劑類別的產品(如微生物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有機水溶肥料等)已獲得肥料登記證;部分具備生物刺激劑功能的產品(如木霉菌等制成的生物農藥)也取得了農藥登記證。“生物刺激劑還是應納入肥料管理,但也不堵死農藥登記途徑。”孟遠奪表示,微生物類、腐植酸類、氨基酸類參照有關品類執行;海藻酸類、無機及合成產品向相關品類貼靠;微生物提取物、代謝物,甲殼素、殼聚糖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機物,其他需合法合規添加。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秘書長李光指出,“十五五”期間,我國農業將重點圍繞三大核心展開。一是增效減排,要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至65%以上,化肥利用率達到45%以上。二是精準農業升級,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變量施肥、精準施肥機械化率超過75%。三是糧食安全保障,確保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產量目標1.4萬億斤,主糧單產躋身全球前列。
針對我國復合肥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李光表示,在規模層面,將以頭部企業的全國性布局和中小企業的區域性占有為標志,行業整合將最終完成,總產能將呈現替代性更迭,復合肥消費量預計維持在6000萬噸左右。在組合層面,將從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的組合逐步轉向與稀土的組合;從無機鹽間的組合過渡到與有機質微生物的組合。在工藝層面,大規模種植區域將傾向于使用混配肥;小規模種植區域則更青睞結構穩定型肥料。在形態層面,隨著智慧農業從平面走向立體化發展,水溶性肥料的應用將逐步增加。在農化服務層面,服務提供商通常將率先投入裝備,隨后逐步回收投資;而集成商則專注于資源的整合,并不直接進行裝備投資。他建議,復合肥企業應始終以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為根本立足點,通過技術創新、結構優化和產業協同,在確保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同步實現企業自身的穩健與長遠發展。
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理念的一次深刻變革,必須同步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衛峰與會介紹了綠色“噸半糧”肥料的創新設計與應用技術,涵蓋磷鉀恒量監控、高產小麥氮素總量控制、高產高效品種(光溫因子匹配、抗逆恢復能力及養分響應能力)、地下水位上升導致鹽堿、冬前促根、早春控制、小麥灌漿期寡照和低溫肥料、玉米促根抗逆穩產增效肥料以及高效均勻的施肥方式等。“肥料需要進入高質量階段,功能要多樣化,企業應結合本地化設計,打通產業鏈,并加強工作人員的學習能力。”張衛峰最后強調。
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張友明指出,我國作為農業大國,長期大量生產和施用化肥及化學農藥,已導致土壤障礙問題,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構成巨大壓力。“昆蟲病原線蟲腸道內的細菌可分泌物質殺死昆蟲,其產生的殺蟲毒素及提取物效果顯著,還能獲得微生物天然產物用于農藥。”張友明詳細介紹了微生物改造技術,及其在農業殺蟲、固氮及挖掘代謝產物等綠色農業發展中的應用。
“我國緩控釋肥料產能占全球40%,截至2024年,我國緩控釋肥的產量已超過70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緩控釋肥市場。”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張民表示,我國緩控釋肥經歷了從國外技術封鎖到國際領先,從實驗室研究到大規模產業化的跨越式發展。其應用領域也從花卉、園藝拓展至大田作物,涵蓋了國際上幾乎所有類型的緩控釋肥。“功能化、綠色化、智能化、專業化、輕簡化將成為新型緩控釋肥料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和趨勢。”
此外,上海化工研究院教授陳明良作了《低碳背景下的復合肥工藝創新發展》報告,系統性地闡述了綠色經濟、綠色發展、綠色產品及低碳發展等核心概念,并深入解讀了低碳領域的相關政策和標準體系建設,以及肥料行業的相關標準。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教授李彥明作了《有機無機復混肥配方設計與施用技術》報告,深入剖析了有機無機復混肥的概念及其技術指標,提出碳在高等植物體干重中的占比約為45%,并強調有機無機復混肥的關鍵指標是“有機質”含量。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注明:
來源:農資導報
作者:王梅紅
編輯:陳然
審核:翟怡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