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跟中國的過招,這幾年真是看得人眼花繚亂。從貿易戰到疫情,再到外交上的各種博弈,美國媒體對他的報道從來沒消停過。標題里說的“雖然輸給了中國,但是他撞了南墻知道回頭”,其實是美國媒體在某些時候給特朗普找了個臺階下。這話聽著挺有意思,意思是特朗普雖然在對華政策上吃了虧,但好歹學會了調整方向。
要說特朗普跟中國的正面交鋒,貿易戰絕對是重頭戲。2018年初,特朗普開始揮舞關稅大棒,揚言要解決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還要打擊中國所謂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他先是對500億到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中國立馬反擊,對美國的大豆、汽車這些東西加了稅。這還沒完,到了下半年,雙方你來我往,美國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貨加了10%的關稅,中國也不甘示弱,對600億美元的美國貨下手。全球經濟都跟著抖了三抖。
美國這邊,特朗普一開始信心滿滿。他的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到處喊話說,中國撐不了多久就會低頭。可事實呢?供應鏈亂了套,美國自己的企業先叫苦連天。制造業沒像特朗普想的那樣大規?;亓?,反而因為成本上升,消費者掏的錢更多了。農民那邊更慘,大豆賣不出去,堆在倉庫里發霉,政府不得不拿120億美元出來救急。2018年中期選舉,共和黨丟了眾議院,不少人覺得跟貿易戰拖累經濟脫不了干系。
中國那邊呢,反應挺硬核。北京一方面靠減稅和基建穩住經濟,一方面把貿易伙伴轉向歐洲、東南亞,愣是沒被壓垮。到2018年底,特朗普在G20峰會上跟中國達成了個“?;饏f議”,暫時不加新關稅,雙方開始談判。這事兒被不少美國媒體解讀成特朗普的妥協?!度A爾街日報》有篇文章就說,雖然特朗普沒完全達到目標,但他在壓力下選擇了談判,說明他“懂得回頭”。這話聽著像是給他找面子,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是被經濟數據逼得沒辦法了。
再到2020年初,中美簽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承諾多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貨,美國也降低了一些關稅??蛇@協議沒解決啥核心問題,比如中國的國有企業政策啥的。疫情一來,執行更是打了折扣?!都~約時報》有篇評論分析說,特朗普在貿易戰里“輸了氣勢”,但他愿意簽協議,至少證明他不是一味硬干。這種論調挺常見,美國媒體一方面承認他沒贏中國,另一方面又說他“學聰明了”,撞了南墻后知道調整策略。
除了貿易戰,特朗普在疫情上的表現也被美國媒體拿來大做文章。2020年初,新冠剛開始的時候,特朗普還對中國挺客氣。他在推特上夸中國的防疫措施“做得不錯”,說兩國合作得挺好??蓻]過多久,風向就變了。隨著美國疫情失控,他開始把鍋甩給中國,管新冠叫“中國病毒”,還說中國隱瞞數據害了全世界。
這事兒在美國媒體眼里是個典型的“撞墻”案例。早先的表揚讓特朗普后來的批評顯得有點站不住腳?!度A盛頓郵報》有篇報道就指出,特朗普一開始低估了疫情,后來發現控制不住,才把矛頭轉向中國,試圖轉移視線。可惜這招沒完全奏效,美國的確診和死亡數字擺在那兒,甩鍋也沒能挽回民意。
到了2020年夏天,美國疫情還是沒壓下去,特朗普卻開始推銷自己的“抗疫成就”。CNN有篇文章分析說,特朗普雖然在疫情初期反應慢了,但后來推動疫苗研發(比如“曲速行動”),算是一種補救。文章還提到,他不再一味攻擊中國,而是把重點放在國內經濟復蘇上。這種敘述就是在給他找臺階:雖然他在疫情上栽了跟頭,但好歹知道調整方向,沒一直鉆牛角尖。
特朗普跟中國的博弈不光在經濟上,外交上也有不少看點。他跟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幾次會面,多少是想在亞洲搞點大動作,壓一壓中國的區域影響力。2018年在新加坡,2019年在越南,他跟金正恩握手拍肩,搞得熱熱鬧鬧。特朗普當時吹得挺響,說這是“歷史性突破”,還能順便讓中國緊張一把。
結果呢?這些會面看著熱鬧,實際成果卻不多。朝鮮沒放棄核武器,中國的地位也沒動搖。美國媒體對這事的評價很兩極?!陡?怂剐侣劇愤@種偏保守的媒體覺得,特朗普至少敢邁出這一步,失敗了也比啥都不干強。而像《大西洋月刊》這種更自由派的,就直接說他高估了自己的談判能力,撞了南墻才發現,跟金正恩的會面根本動不了中國的根基。
到后來,特朗普對朝鮮的態度明顯軟了,沒再大張旗鼓地推峰會。《今日美國》有篇評論就說,他從這件事里學到了一點:光靠個人魅力搞外交不夠,得有更硬的籌碼。這種“撞墻后回頭”的說法,又一次被媒體用來給他找臺階。意思是,他雖然沒贏中國,但至少沒繼續浪費時間。
美國媒體給特朗普找臺階下,這事兒本身就挺耐人尋味。為啥他們總愛用這種“雖然輸了但學到了”的調調呢?其實有幾方面原因。
第一,平衡報道的需要。特朗普這人太有爭議性,媒體得照顧不同讀者群。像《華爾街日報》這種偏商界的,得考慮支持特朗普的讀者,所以不能把他寫得一無是處。說他在貿易戰里“撞了墻但回頭了”,既承認了失敗,又給了他點面子。CNN這種偏自由派的,也得在批評他之外,稍微留點余地,顯得自己客觀。
第二,政治現實的考量。特朗普在任的時候,尤其是2020年大選前,媒體得掂量他的影響力。他輸了貿易戰是事實,但如果寫得太狠,可能會激怒他的支持者,甚至影響輿論風向。所以稍微給他個臺階,既符合事實,又不至于撕破臉。
第三,美國自身的敘事需求。跟中國較量,美國不可能永遠承認自己輸得一塌糊涂。媒體通過這種“撞墻回頭”的說法,暗示美國還是有韌性的,特朗普的失敗只是個階段性挫折,國家整體還能調整方向。這種潛臺詞,既是給特朗普開脫,也是給美國民眾打氣。
說來說去,特朗普真在對華政策上“撞了南墻知道回頭”了嗎?這得看咋定義“回頭”。貿易戰里,他從一開始的強硬到后來的妥協,確實是撞了經濟數據這堵墻后不得不調整。疫情上,他從甩鍋中國到推疫苗,也算是一種轉向。外交上,朝鮮這張牌沒打好,他后來也沒再硬撐。
但要說他徹底學聰明了,也不盡然。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了,可中美關系還是冷冰冰的。疫情之后,他甩鍋的套路也沒停過。2020年大選輸給拜登后,他倒是消停了一陣,但2024年又卷土重來,說明這家伙骨子里還是不服輸。美國媒體給他找的這些臺階,更多是種修辭手法,真要說他痛改前非,可能還差得遠。
總的來說,美國媒體在特朗普跟中國的較量里,確實給他找了不少臺階下。貿易戰、疫情、外交,每一次撞墻,他們都試著說“他學到了東西”。這既是事實的反映——他確實調整過策略——也是媒體的一種策略,想讓讀者覺得事情沒那么糟??涩F實是,臺階擺在那兒,特朗普下不下來,或者愿不愿意下,還是個問號。
這幾年中美之間的博弈,遠沒到收尾的時候。特朗普的故事只是其中一章,未來咋走,誰也不知道。你咋看這事兒?覺得美國媒體說得有道理,還是純屬給特朗普擦屁股?歡迎留言聊聊,咱們一起挖挖這背后的門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