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西洋月刊》記者伊麗莎白·布魯尼格,同時也是《埃隆·馬斯克的后宮》的作者,爆料馬斯克的孩子遠比大眾所知的14個,數量可能達到100多個。
光是今年,馬斯克就得到了兩個孩子。
一個,是2月份26歲的美女作家Ashley St. Clair官宣自己在五個月前生下的孩子屬于馬斯克。
對于這個孩子,馬斯克最開始是不認的,不過已經支付了250萬美元(1800萬人民幣)的生育補貼,并且保證之后每年50萬元的生活費(360萬人民幣)。
上個星期,親子鑒定結果出來了,馬斯克與涉案嬰兒的“親子關系概率”達到99.9999%……跑不掉了……
另一個,是3月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的高管希馮·齊里斯給馬斯克生了個兒子。
其實在2021年,這位高管已經給馬斯克生了一對雙胞胎,排名第八和第九;2023年又生了一個,排名第十一。
不過據高管自己說,她和馬斯克沒有「肉體接觸」的,就是單純的捐精關系。
好玩的是,馬斯克自己并不反感別人說他有100多孩子。
就在馬斯克自己的推特主頁上,有一條他手動置頂了很長時間的文章, 內容是:
近50年來,美國的生育率一直低于最低可持續水
一說到日本,馬斯克就「痛心疾首」,說日本人口要是再減少就完蛋了。
而一說到整個人類,馬斯克更是「憂心忡忡」,說不愿意生孩子是人類的頭號錯誤。
看得出來,馬斯克是個「知行合一」的人,真的是在為美國的生育率使勁的「做貢獻」。
傳記作家還透露,馬斯克之所以開始「加快腳步」生孩子,可能和自己的大兒子變性有關系。
馬斯克大兒子在18歲的時候選擇和父親決裂,在美國所謂「自由開放的思想」的影響下選擇了服用青春期阻滯劑,從男孩子變成了「女性」。
這件事對馬斯克影響很深,甚至有評論家認為馬斯克選擇支持不同黨派的特朗普,就是因為特朗普對LGBT持強硬立場。
所以馬斯克現在瘋狂生娃,是基于「雞蛋真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面的商人風投思維。
如果覺得傳記作家的說法是鼓孤例不證的話,在傳記作家發生之前五天,華爾街日報還專門出了一期特刊,標題是《馬斯克管理子女“軍團”及其生母的策略》,還專門放在了商業板塊。
馬斯克是怎么管理那么多孩子和其母親的呢?
用的是專業律師團隊和職業經理人。
馬斯克的家族辦公室的管理人賈里德·伯查爾(Jared Birchall),除了幫馬斯克管理個人財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責任就是,「讓母親們閉嘴」。
對于剛才提到的26歲美女作家,馬斯克給出的后續條件是,一次性費用從250萬美元增加到1500萬美元(都快一億人民幣了),之后每個月的撫養費費用是10萬美元(73萬人民幣),一直持續到孩子21歲。
也就是說,哪怕不考慮通貨膨脹,馬斯克要為這個孩子和其母親支付4020萬美元,也就是3億人民幣。
這年頭,養孩子真不容易啊,哪怕對于馬斯克來說。
當然,不是每個和馬斯克生孩子的女性都可以拿到那么高的「報酬」,這位女作家本身就是知名人士,而馬斯克最開始不承認,直接鬧上了法院,然后在親子鑒定結果下認慫,所以女作家才有了很強的議價能力。
至于為什么傳記作家號稱馬斯克有100多孩子,但現在還沒有其他母親站出來?
給出來的解釋是,馬斯克和這些孩子的母親都有保密協議,而馬斯克又有很強大的律師團隊,如果開口,會面臨天價賠償,得不償失。
總的來說,在美國那種風氣下,馬斯克要多少孩子是他自己的事情,只要女性方面愿意就好。
畢竟對于咱們普通人來說很難理解的事情,在幾千萬甚至過億的撫養費面前,可能性質都會發生變化。
之前有人質疑過,馬斯克工作那么忙,又是發火箭又是造汽車,還去美國政府里面搞騷操作,肯定沒時間陪孩子,而孩子,肯定是需要雙親陪伴的。
我看就有人評論說,普通家庭的陪伴重要,但對于那些有錢人的孩子來說,也許沒那么重要……
好吧……有錢人的世界咱們是真的搞不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