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本想趁火打劫韓國,賺取一波紅利給美國續命,如今卻不得不面臨最壞的情況。
4月28日,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副部長樸成澤明確表示,在6月3日總統補選前,韓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在理論上是不可能的”。
樸成澤的這一表態,直接澆滅了美國在7月8日關稅暫停到期前完成談判的期待。
特朗普上臺100天,美國就出現了“債股匯”三殺,經濟衰退已經成為了一個極大概率事件。
然而,美國一向缺乏解決內部矛盾的智慧,他們慣于向外轉移壓力。隨著美國認清了我國的現有實力,特朗普政府決定從盟友身上開刀,最大程度地從盟友國家手中攫取利益。
特朗普此前要求韓國開放汽車市場,并限制鋼鐵出口,而韓方堅持要求特朗普豁免25%汽車關稅,和10%鋁制品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代表團在4月24日的首次正式關稅會談后,特意向美方強調了當前“代總統執政”的特殊政治狀態。
我們可以猜測,這實際上是韓國的緩兵之計,既不得罪美國這個重要盟友,又避免在政權過渡期作出可能損害國家利益的承諾。
為了打好太極,韓國代總統韓德洙已經做了萬全準備。韓國方面4月28日證實,韓德洙極可能在5月1日到3日期間宣布辭職,并參加總統競選。其競選團隊已開始組建,部分幕僚提前離職做準備。
若參選,他將面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的強勁挑戰,李在明的民調支持率已經超過了50%。再加上尹錫悅、金建希等人正在遭遇多項調查,韓德洙所在的國民力量黨,贏得本屆韓國總統大選的概率相當渺茫。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國民力量黨還推出了至少七八名競選者,這使得韓德洙更難進一步集中選票。
要知道,韓德洙本人也曾因“內亂罪”指控,被國會彈劾,后遭憲法法院駁回。可以說,韓德洙贏得總統大選的概率并不大,他這樣做的目的,可能就是讓韓國政府找到辦法,拒絕向美國政府大幅出讓經濟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希望韓國能率先作出示范,通過向美國讓利,來就關稅問題達成一篇協議。
對此,韓國媒體擔憂地指出,倉促簽約會讓韓國成為“第二個日本”,日本在1985年簽署廣場協議之后,一度失去了三十年。不過,如果韓國不與美國談判,又擔心強硬態度可能招致美國的貿易報復。
事實上,對于當前和各個國家之間的關稅談判,特朗普政府心里同樣沒底。7月8日關稅暫停到期日已經時日無多,按照美國的說法,美國需同時與日、韓、印等數十個國家談判。
不僅如此,韓國6月3日大選,與必然到來的政權更迭,將有可能會打亂美國的所有計劃。韓國在應對美國時,用上了“相當巧妙”的博弈手段。但韓國能否“毫發無損”地挺過這一輪,還有待我國的進一步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