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亞火藥桶又炸了!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互相開火,美國突然給印度送軍火,巴鐵轉頭就找中國“加錢”。 這場沖突背后,到底藏著多少大國博弈的暗戰?
一、美國軍援印度,巴鐵外匯快崩了
4月25日,美國一架C-17運輸機降落在印度西部,卸下大批軍火。 雖然官方沒明說具體裝備,但印度媒體爆料,這批貨包括精確制導導彈和無人機零件。 美國這一招直接把巴基斯坦逼到墻角,畢竟巴軍60%的武器是美國貨,現在供貨商突然“叛變”,巴鐵手里的美元外匯只剩40億,連兩個月的進口都撐不住。
巴基斯坦反應極快。 4月26日,巴財政部長公開喊話中國:“兄弟,貨幣互換額度再加100億人民幣! ”原來中巴早有300億人民幣的換匯協議,現在要提到400億。 這招有多狠? 巴鐵拿到人民幣后,既能繞過美元買中國軍備,又能防止美國凍結資產。
二、美國為啥拋棄老客戶?
很多人想不通:巴基斯坦買了美國30年軍火,F-16戰機、阿帕奇直升機樣樣不缺,怎么突然被“斷供”? 答案就倆字,印度更貴。
美國軍火商早就盯上印度這塊肥肉。 印度去年軍費漲到730億美元,全球第三。 但過去十年,印度七成武器買的是俄羅斯貨。 現在美國趁機撬墻角,光是推銷F-35隱身戰機就能賺上百億。 更狠的是,美國最近批準向印度轉讓F414戰斗機發動機技術,擺明要幫莫迪實現“印度制造”的軍工夢。
反觀巴基斯坦,全年軍費不到100億美元,還欠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0億貸款。 美國算盤打得響:與其在窮客戶身上耗著,不如押注印度這個“印太戰略棋子”。
#關稅戰十日談#三、中巴“人民幣換軍火”的秘密
巴基斯坦這波操作堪稱教科書級自救。 新增的100億人民幣額度,表面是經濟合作,實際藏著三重殺招:
第一招去美元化。 巴鐵進口中國梟龍戰機的零件、紅旗防空導彈,今后直接用人民幣結算,美國想制裁都沒門。
第二招戰時儲備。 巴央行透露,新增額度中有30億將鎖定為“緊急資金”。 一旦開戰,這筆錢能立刻換成中國制造的彩虹無人機、VT-4坦克。
第三招心理威懾。 中巴貨幣互換協議簽完不到24小時,印度外交部就跳出來說“反對任何第三方介入克什米爾”。 明眼人都懂,這“第三方”說的是誰。
四、克什米爾槍聲背后的羅生門
沖突導火索是4月22日的恐襲事件。 一伙武裝分子在印控克什米爾掃射旅游大巴,造成26人死亡,其中包括25名印度教徒。 印度咬定兇手是巴基斯坦支持的“穆罕默德軍”,但至今沒拿出證據。
恐襲發生后第三天,印度突然宣布暫停《印度河用水條約》,威脅切斷巴基斯坦水源。 巴方直接回懟:“斷水就是宣戰! ”要知道,印度河六成水量歸巴基斯坦,真動手就是數千萬人沒水喝。
雙方嘴上硬氣,手里也沒閑著。 印度把最精銳的山地師調往邊境,巴基斯坦則試射了能帶核彈頭的“雷電-2”導彈。 聯合國急得連夜開會,生怕這兩個擁核國家擦槍走火。
五、中國怎么接招?
中國外交部目前的表態很克制:“呼吁雙方保持冷靜,反對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 ”但實際行動一點不含糊。
4月28日,中巴經濟走廊委員會宣布,瓜達爾港新擴建的集裝箱碼頭提前三個月啟用。 這個位于波斯灣咽喉的港口,戰時能成為巴海軍的重要補給點。
同日,中國進出口銀行批準向巴基斯坦追加50億人民幣貸款,專門用于能源和交通項目。 巴鐵路部門立刻下單買了30臺中國柴油機車,說是“貨運需要”,但明眼人都知道,這些車皮戰時能快速運兵。
最微妙的是新疆軍區。 4月以來,中印邊境的解放軍部隊突然開始演練“高原快速馳援”課目,無人機偵察頻率增加三倍。 雖然官方說是“例行訓練”,但演練區域距離克什米爾不到200公里。
六、全球圍觀大國暗戰
這場沖突早已不是印巴兩國的家務事。 俄羅斯嘴上勸和,手里卻給印度續上了S-400防空系統的尾貨;伊朗主動提出要當調解人,沙特和阿聯酋默默提高了對巴石油出口;日本趁機推銷國產雷達,想從印度軍購市場分杯羹。
德國總理朔爾茨上周緊急致電中印巴三國領導人,法國外長更是三天飛了五國搞穿梭外交。 畢竟全球六分之一的商船要經過印度洋,真打起來,蘇伊士運河恐怕又得癱瘓。
至于美國? 五角大樓一邊喊著“反對軍事升級”,一邊派了架P-8A反潛機到印度洋“監測局勢”。 網友吐槽:“這是怕雙方打不起來,專門來直播吧?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