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rmyrecognition網站2025年4月21日報道,菲律賓海軍首艘"戰略海運艦"塔爾拉克號(BRP Tarlac LD-601)于2025年4月17日抵達印尼PT PAL船廠泗水基地,開啟為期四個月的維護修理周期,該艦停靠于西半島碼頭維護修理專用泊位。PT PAL生產總監戴安娜·羅莎與印尼海軍第五軍區船廠負責人阿里·索迪金中校共同主持歡迎儀式。PT PAL通過公開競標擊敗菲律賓本土船企贏得此項目,驗證了其建造-維護-修理全周期售后服務體系的國際競爭力。作為菲海軍2016年列裝的最大噸位現役艦艇(7,200噸級),BRP Tarlac此次維護重點包括推進系統、水線下船體維護及閥門系統檢修。
菲律賓塔爾拉克級戰略運輸艦(SSV)是印尼泗水PT PAL船廠為菲律賓海軍建造的兩艘同型船塢登陸艦,設計源自印尼海軍望加錫級船塢登陸艦(基于大宇造船與海洋工程公司LPD方案,首艦590)。2014年6月,菲律賓政府與PT PAL簽署價值9200萬美元的兩棲運輸艦建造合同。首艦BRP塔爾拉克號(LD-601)于2015年1月舉行鋼板切割儀式,2015年6月鋪設龍骨,2016年1月下水,2016年5月交付,成為印尼首次出口軍艦。次艦南達沃號(BRP Davao del Sur LD-602)2015年6月5日舉行鋼板切割儀式,2016年1月鋪設龍骨,于2016年9月29日下水,2017年5月31日被編入菲律賓海軍。
塔爾拉克級戰略運輸艦主要進行簡化設計,采用了民用船舶標準及部件降低造價。該艦艦體總長123米,型寬21.8米,吃水6米,垂線間長107.5米,標準排水量7000噸,滿載排水量11538噸。該艦動力系統采用柴油聯合推進(CODAD),配備兩臺MAN 9L28/32A中速柴油機,單機功率2920千瓦,驅動可調螺距螺旋槳。最大航速16節,續航力9360海里,海上自持力30天。該級艦具備執行兩棲登陸與運輸任務能力,同時承擔搜救、醫療援助、人道主義救援及災害響應等次級任務。
塔爾拉克級戰略運輸艦車輛甲板可容納四輛坦克、四輛卡車及兩輛輕型裝甲車;塢艙搭載兩艘通用登陸艇(LCU)或車輛人員登陸艇(LCVP);吊艇架配備兩艘硬殼充氣艇(RHIB)。艦尾飛行甲板操作兩架中型直升機,機庫容納一架直升機。全艦編制121名艦員,可搭載500名海軍陸戰隊員及其裝備,設有艦員與航空人員住艙。在設計時該艦武器系統包括艦首76毫米艦炮,左右舷各配置一門25毫米副炮,雷達系統整合導航雷達、海空搜索雷達及主炮光電火控系統,但是菲律賓人為了省錢,干脆都沒裝。
2015年6月,EID公司獲DSME與PT PAL合同,為兩艦提供集成通信控制系統(ICCS,全球130余艘軍艦采用)及哈里斯VLF-HF/V/UHF無線電系統,各子系統實現互聯。根據2024年9月ADAS防務展期間獲取的信息,菲律賓海軍未來可能為兩艘Tarlac級登陸艦升級武器、傳感系統,但此次干船塢計劃性維護暫不涉及該改造。塔爾拉克級戰略海運艦在服役中參與過多次海軍活動與閱艦式、人道主義任務,但航速太低一直在末尾出現,該艦也多次參與韓國、日本等國的多國聯合演習,承擔對外軍事交流任務,還經常參與環太平洋演習,并且在南海經常執行任務。
菲律賓人對該級艦很滿意,因此2022年6月,菲律賓向印尼追加訂購兩艘改進型登陸艦,新艦將在泗水PT PAL船廠建造,總長123米,標準排水量7,200噸,自持力30天。相較現役塔爾拉克級,新艦設計進行多項改進:具備在6級海況航行、4級海況操作艦載設施的能力,側舷跳板增高以優化車輛裝載,艦體延長1米但維持相同排水量。首艦建造工程于2023年8月10日在泗水PT PAL船廠啟動鋼板切割儀式,2024年1月22日舉行龍骨鋪設儀式。次艦鋼材切割儀式于2024年1月22日舉行,5月29日舉行了龍骨鋪設儀式。
PT PAL船廠表示該艦維護項目是歷史上印尼首個國際軍艦維護工程,標志著兩國國防合作持續深化,是兩國技術協作與防務外交的成果,可為東南亞海上安全合作樹立典范。BRP Tarlac艦長弗雷迪·帕潘上校也表示塔爾拉克號盡管需進塢維修,仍在8天航程中展現出可靠的適航性能,除技術維修外,菲律賓艦員將在此次維護中學習國際船廠標準流程,提升專業技能。至于新船裝不裝主炮,還得走著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