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中,寶馬集團始終引領潮流。從1969年的1602 Electric電動版、1991年的E1等早期探索車型,到2013年推出i3和i8正式涉足電動車領域,寶馬對電動化的追求不可謂不早。經過多年的積累與沉淀,寶馬以“新世代”項目開啟了面向未來十年的戰略布局。這一承載著寶馬品牌核心發展愿景的項目,絕非簡單的車型迭代,而是從底層架構到產品矩陣、從技術創新到市場策略的全方位變革。
在“新世代”產品即將于幾個月后全球亮相之際,我們專門和寶馬新世代產品線負責人Mike Reichelt博士聊了聊,他向我們揭開了新世代面紗的一角,讓我們提前了解了部分關于新世代產品的戰略思考和技術細節。
“新世代”:定義寶馬未來十年的核心架構
自4年前啟動以來,Mike Reichelt博士一直是新世代項目的全程主導負責人。說他是“新世代之父”一點也不為過。他首先向我們強調:“新世代并非是指某一款特定車型,而是承載著寶馬未來十年發展的核心架構,將從根本上重新定義寶馬的產品研發、生產制造與用戶體驗”。
經過4年的全面開發,首款新世代車型已經進入到了最終測試階段,預計年底將正式發布,并率先在匈牙利工廠實現量產。博士還專門告訴我們,“首款中國專屬的新世代車型會深度定制——這不僅體現在空間優化上,更在智能化、數字化體驗與服務生態領域實現了本土化深度適配,功能與性能均將超越現有產品序列”。這彰顯了寶馬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與深刻理解。
后續寶馬“新世代”車型的推出將呈現“高頻次、高密度”的節奏。未來兩年內,將有6款車型陸續上市,覆蓋從SUV到轎車等多個細分市場。同時,新世代平臺所搭載的第六代電驅系統、革命性智能人機交互及全新設計語言,將逐步滲透至寶馬全系車型,推動整個產品矩陣的迭代升級。這意味著寶馬將通過新世代項目,實現品牌技術的全面革新與產品競爭力的整體提升。
技術革新:第六代電驅系統的突破
第六代電驅系統是“新世代”項目的核心技術亮點之一。對于此,博士向我們講了三點優勢:
首先是采用大圓柱電芯。這一方案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充電速度、循環壽命等多維度關鍵指標上,均能滿足寶馬對于電池性能和安全性的極致追求,僅能量密度一項就提升了20%。這也是從方型電芯轉向圓柱電芯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全新的“無模組”(Cell to Pack)設計理念。大圓柱電芯被直接集成到電池包中,并通過“電池車身一體化”(Pack to Open Body)技術,使電池包與車身結構融合為整體。這種全新結構設計理念,實現了電池包更薄、質量更輕、能量密度更高,給客戶提供更大車內空間,帶來了更優的空氣動力學表現、更低車輛重心和更好的駕駛樂趣。不僅提升了技術選擇的靈活度,還能適配多種不同車型的車身結構。
第三,第六代電驅系統在能效方面表現優異。通過降低能耗而非單純擴大電池包,使純電車輛續航里程增加30%,同時借助800伏高壓平臺,使充電速度提升30%。
除了技術層面的優勢,在電池安全方面,寶馬同樣不遺余力。面對電動汽車電池著火事故頻發的現狀及2026年國內將實施的電池新國標,寶馬通過改進電芯設計,采用更小的電芯以提升全生命周期和性能指標的安全性,確保產品完全符合相關標準。
“除了自身的知識積累以外,我們跟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合作伙伴共創共贏,實現最優化的工業化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博士說。
堅持與靈活:“超級大腦”背后的哲學
寶馬汽車一向是終極駕駛機器,在電動化、智能化時代也是如此。然而在當前的大環境下,馬力易得——一味地加大馬力很難構成各個品牌,各個車型之間差異化的因素;但駕趣難尋——想要獲得精準的操控,依舊需要對電動車的深入理解及深厚的動態調校功力。對于此,寶馬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駕控超級大腦(Heart of Joy)。
博士告訴我們,寶馬首創的“駕控超級大腦”,結合首次應用的自研動態性能控制系統(DPC),可以實現最大程度的控制以及快速響應,在一毫秒之內讓你的駕駛動作能夠傳導到車輪上。“這就是終極駕駛機器,純粹駕駛樂趣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一方面更加的精準,更加的動態。另一方面,更加的便捷,更加的舒適”,博士說。“還有一點,在絕大多數日常用車場景,無需依賴傳統機械制動,僅通過能量回收產生的制動力可以讓你完全停穩”,他補充到。
除了對駕控的堅持,我們還通過電子電氣架構,看到了寶馬的靈活。實際上,在域控制方面,寶馬并非僅有一個駕控超級大腦,而是有四個。這四個“超級大腦”各司其職。
那么問題來了:當前的域控系統的趨勢是集成式,也就是將多個域控制器合而為一,形成單獨的中央處理器。那么,寶馬做出四個“超級大腦”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博士對我的問題進行了細致的講解。他說:“從功能角度來看,雖然可以合并一些功能相似的模塊,但有些模塊涉及控制動態性能、能量回收以及車身架構等關鍵功能。還有一些模塊則專注于輔助駕駛和安全性,這些軟件的升級頻率通常要快得多。我們不希望因為升級ADAS而不得不對所有模塊進行同步升級,而是希望設置多個超級大腦,以保持升級的靈活性。尤其是在數字化方面,許多應用來自第三方,技術的變遷和迭代非常快。我們希望這些控制單元能夠獨立升級,而不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到整車的其他功能。因此,我們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如何在實現功能集成的同時,盡量減小升級對車輛整體的影響,確保每個模塊可以單獨升級,而不干擾其他部分”。
通過這種設計,寶馬既實現了功能集成,又保持了升級的靈活性,避免因某一功能升級影響整車其他模塊,確保車輛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都能適應技術的快速變遷。既堅持、又靈活,從電子電氣架構上也可以體會到寶馬的哲學。
首推中型車:新世代的信心與決心
目前我們已經了解到,寶馬新世代的首發車型將會是X3級別的中型SUV,后續3系級別的中型轎車會緊隨其后。選擇競爭最激烈、同時又最能代表寶馬品牌精神的車型作為首發,風險不可謂不大。
對于這樣的決定,博士向我們訴說了其中的原因:“這是一個競爭最激烈的細分市場,對我們來說也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因為它能夠充分展示我們的能力”。
這里就要提到新世代的由來。1962年誕生的1500及其后續車型被統稱為Die NEUE KLASSE,即‘新世代’。其中經典之作2002車型更是第一代3系前身。
“今天我們推出新世代車型,我們希望在這個級別——尤其是在中型SUV市場——能夠直接切入競爭,直面競爭對手。無論是對中國市場還是全球市場來說,這個細分市場的銷量都很大。同時,3系一直是寶馬品牌的核心,我們要再開啟一個新世代就需要從核心入手,因為它恰恰能夠定義寶馬品牌的主張”,博士繼續說道。
熱愛競爭:新世代車型為中國做好了準備
目前,國內電動車市場已經卷出天際。為了活下去,國內汽車廠商拿出了各種各樣的看家本領。那么,寶馬和新世代該如何直面中國市場的競爭呢?
博士對此的回答非常篤定:“中國不僅是寶馬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競爭極為激烈的市場,更是塑造技術趨勢的重要市場。在數字化、座椅、舒適性等各個方面的配置上,中國市場都處于引領地(參數丨圖片)位。寶馬一直熱愛競爭,競爭能夠促使我們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技術,而技術的快速迭代也是我們覺得最有趣的部分。在中國市場,數字化、自動駕駛以及電機技術正在快速演進,因此我們希望在整車設計中做好準備,迎接技術的快速變遷,確保汽車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都能實現快速更新”。
其實,寶馬在中國的研發布局,不僅是為中國市場服務,更是為全球市場研發。比如寶馬在中國的軟件公司寶馬誠邁,不僅為中國用戶量身打造具備本土特色和個性化的數字產品,還面向全球開展數字化研發工作。此外,寶馬在中國開發的電芯技術也將應用于全球新世代車型。“我們希望在中國這個技術迭代最快、變化最快的市場,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進行開發,因為很多技術的發展速度在中國是最快的”,博士說。
結語:
寶馬“新世代”項目是其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中的一次全方位戰略升級。中國市場在寶馬“新世代”戰略中占據重要地位。通過技術創新、駕駛樂趣傳承、安全性能堅守以及本土化市場深耕,寶馬不僅在重塑自身品牌形象,更試圖在競爭激烈的豪華電動車市場中開辟新的賽道,引領行業發展方向。相信隨著“新世代”車型的逐步推出,寶馬的未來藍圖也會越來越清晰。一場豪華電動車市場的變革已悄然拉開帷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