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業”牽動“大民生”。4月28日,由區委組織部、區房屋管理局、區司法局聯合主辦,新虹街道承辦的“5191+紅色物業”金牌加油站活動在愛博四村居民區黨群服務站開講。活動邀請社區治理方、政府職能部門、區域單位及律師代表等多方力量,圍繞“換梯”這一主題,通過實地參觀、案例分享、專題賦能和現場答疑,共同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新路徑。
“多元共治”賦能“紅色物業”
作為城市溫度黨員教育軸“紅色物業”現場教學點之一,愛博四村“智慧社區”的實踐探索成為閔行區全力推動黨建引領物業治理的一個縮影。
在黨建引領下,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三駕馬車”協同發力,成立“紅色物業共治委員會”,依托黨群服務站打造“紅領四季議事廳”,聚焦社區痛點,創新推出“物業直通車”監管APP,并落地智能消防栓、高空拋物監控、違停地磁感應、電梯阻車系統等十大智慧應用場景。愛博四村黨支部書記朱莉瓊介紹道:“通過‘紅色物業’這一支點,我們實現了從被動管理到主動服務的轉變,以科技手段撬動治理效能提升。”
電梯更新跑出“加速度”
據統計,上海使用超過20年的住宅老舊電梯約2.3萬臺,電梯突然失靈、突然下墜等問題頻發,成為城市更新中的陣痛。老舊電梯換新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社區治理的“試金石”。
“截至今年3月,愛博二村共156臺電梯已全部完成更新交付使用,僅用5天就完成了意見征詢且全部通過。”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敏分享經驗時說。他們成立了換梯專班,對提取多少維修資金和居民承載能力都做了測算,心中有數后再和職能部門、電梯公司溝通,“征詢時以前村里的生產隊小隊長都出來了,我們前期會對他們培訓,確保居民可能提到的問題答得上且不能有偏差”。
在電梯停載期間,愛博二村還組建了“民意先鋒隊”為高齡、殘障居民提供代購物資、上門問診等服務。“我們主動靠前,將樓道聲控燈改為常亮模式,減少施工期噪音與安全隱患。”愛博二村物業經理、上海安必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錢緋這樣說道。
基層治理離不開“三駕馬車”,那些棘手難題解決得好不好,關鍵在于技術問題、機制問題、群眾工作問題能不能統籌兼顧。正是因為有了探索“紅色物業”的寶貴經驗,愛博二村換梯工作跑出了治理的“加速度”。
全維度賦能協同發力
活動現場,圍繞換梯中的突出問題,區房屋管理局、區市場監管局、三菱電梯、專業律師分享技術和專業知識,居村書記代表、業委會代表和物業公司代表一起分享群眾工作的方法和經驗,努力讓大家能找到方法、找到路徑、找到共鳴。
區房屋管理事務中心綜合管理部主任莊俊解讀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的政策,明確補貼申請條件與撥付流程;上海三菱電梯閔行區區域銷售經理董凱翔從效率、安全、舒適方面講述了換梯的必要性,針對不同樓宇結構介紹定制化的換梯施工方案;莘莊鎮春申復地城業委會主任王瑛提出“發動熱心的年輕業主參與,全過程民主議事,共商共議解決換梯難”的換梯思路方法;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上海大滄海新閔律師事務所律師顏一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對高層住宅換梯工作全過程提出專業法律意見,讓小區“換梯”不再“摸著石頭過河”。
本次活動定向邀請了近30名居民區黨組織書記、業委會主任代表和物業公司黨員代表,都是當下正在遭遇換梯難題,急需賦能解渴的社區代表,在討論答疑環節中,大家圍繞“資金分攤”“施工監管”“征詢技巧”等提出了一系列問題,現場專家逐一解答,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解決方案。
首期活動收官后,區委組織部將陸續推出“5191+紅色物業”實訓課程,通過“實地參訪+典型分享+專題培訓+充分研討”的模式,為基層工作者提供更系統的治理工具與更有效的方法路徑;14個街鎮(工業區)也將陸續開展“5191+紅色物業”金牌加油站培訓,為基層賦能,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生態。
供稿: 區委組織部 欣洪悅
編輯:毛海萍
初審:岳順順
復審:戎長春
終審:王婷婷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