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最近綠城·潮鳴東方的文案“滿天飛”,我猜測快開盤了吧,因為我也刷到了這個項目。
這個項目是去年的單價地王,所以還是非常受人矚目的,網(wǎng)傳開盤均價19.5萬左右。 預計推出280-330㎡大平層,以及少量建面約460-600㎡復式產(chǎn)品。
看到項目的戶型圖之后,我覺得最大的亮點就是:空間可以靈活分隔了,富豪們想怎么裝修都行了。
另外我還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好像越來越多的豪宅,正在采用“框架”結構!
為了驗證我這個猜想,我特地去查了一下資料,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02
項目
據(jù)克而瑞2024年的高端住宅報告,
一線城市單價15萬+/㎡項目中,采用框架結構的占比從2020年32%升至2024年67%,而同期剪力墻結構項目占比從58%降至21%。
克而瑞的這個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從一定程度上驗證了我的“直覺”。但因為沒能找到這份報告,所以也無從知曉采樣了哪些項目。
本著“求是”的態(tài)度,我又去搜了一下這兩年的豪宅項目,找到了如下幾個采用框架結構的豪宅。
上海壹號院
?上海壹號院?位于黃浦區(qū)老城廂核心區(qū)域,是融創(chuàng)、新湖和中信三大開發(fā)商聯(lián)合打造的高端住宅項目。該項目定位為“海派文化與國際審美交融的頂豪社區(qū)”,旨在打造一個融合歷史風貌與現(xiàn)代奢居的經(jīng)典之作?。
高層住宅部分以14至37層為主, 預計8月首開,建筑面積約260-930㎡的高層和復式單位?, 總價約5500萬起,戶型就是下面這樣的。
因為是點式塔樓,所以這個項目采用“內(nèi)部核心筒+外圍框架柱”的組合也是比較常規(guī)的選擇。
這樣布置的優(yōu)勢是:住宅戶內(nèi)就沒有一顆柱子了,支持功能靈活布局,而且窗外的景色也能毫無遮擋。
另外框架柱在立面造型上也會更加的自由一些,再加上平面是正方形的,所以每個方向都是住宅的正立面,也可以發(fā)揮超高層建筑本身的視野優(yōu)勢。
龍盛·灣上
龍盛·灣上?位于上海靜安蘇河灣板塊,是一個集住宅、商業(yè)和歷史建筑于一體的綜合體項目。該項目由3幢約150米高的現(xiàn)代海派風格建筑組成。
項目提供了建筑面積約138-248平方米的多種戶型選擇,均價為13.萬元/m2,戶型是下圖這樣的。
由于平層3戶,所以每戶面積都不太大,雖然選用了“框架+局部剪力墻”的結構形式,但還是感覺柱子多了點,空間劃分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但考慮到這是超過100米的超高層住宅,得房率多少受了點影響,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落到單一戶,這種感覺會削弱一些。比如這戶198平方的,也有改造成橫廳的可能,所以看上去也還能接受。
這樣的框架結構,不僅提高了套內(nèi)的靈活性,也給立面造型帶來了無限的可能。但這個項目的立面感覺中規(guī)中矩,可能是項目定位是以小面積段為主,總價也不太高,所以也沒必要花太多錢在立面上吧。
除了上面列舉的幾個新盤是采用了框架結構之外,還有中建二局大寧項目(靈石社區(qū)地塊)等一些項目也是。
但也有不少新盤還是沿用了原來的“剪力墻”的結構形式。比如說最近風頭正勁的龍華地王“嘉佰道·徐匯”,就是選擇了剪力墻的方式。
嘉佰道·徐匯
嘉佰道·徐匯?是由宸嘉發(fā)展開發(fā)的房地產(chǎn)項目,位于上海的徐匯區(qū)龍華板塊,旨在打造一個集高端住宅、商業(yè)和藝術于一體的綜合社區(qū)。
其中住宅部分包括高層、洋房和別墅類產(chǎn)品,典型的高低配布置方式, 預估均價:高層16.5-17萬/㎡,洋房18.3-18.7萬/㎡ 。從曝光的平面來看,高層和洋房可能是采用的同一個戶型。(如下圖)
從平面不難看出,117平方的戶型建筑面積,做框架結構的必要性也不是很大。
看過了即將入市的產(chǎn)品,再來看一個去年銷售風頭更勁的項目,同樣采用的是剪力墻結構。
中海·
?中?!ろ槻晾镂挥谏虾P绿斓匕鍓K,是中海地產(chǎn)開發(fā)的高端住宅項目。建筑設計融合了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元素,保留了基地原始建筑風貌與歷史肌理。
同樣是高低配的組合,超高層+別墅類產(chǎn)品,高層的銷售均價為17.2萬元/平方米,套均價格約4000萬元。其以196.5億元銷售額刷新全國開盤紀錄。平面如下圖:
平層三戶,和 龍盛·灣上?的有點像,但是戶均面積更大一些。但是中海這個項目采用的是剪力墻的結構形式,所以在內(nèi)部空間的布置上靈活性稍差一些。
這個項目的具體分析,大家可以擴展閱讀:《》
舉例了這么多的豪宅項目,既有剪力墻結構的,也有框架結構的,其實也無法得出一個具體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所以姑且相信克而瑞作為專業(yè)機構的報告吧。我舉的這些例子,就當是一種佐證吧。
03
優(yōu)劣分析
既然兩種結構形式都有項目選擇,那我們不妨來看看兩者的優(yōu)劣勢吧。
框架體系和剪力墻體系,其實各有利弊。
空間靈活性
框架結構可以擁有靈活分割的最大可能,滿足豪宅業(yè)主個性化改造的需要。但框架梁的存在會需要更高的層高。而剪力墻體系反之。
適用高度
?框架結構?:在非地震區(qū),一般不超過15層。
?剪力墻結構?:通常適用于較高的建筑,如30層高度范圍內(nèi)都適用。
建造成本
?框架結構?單方造價比剪力墻結構高出約8%-12%。但對于豪宅項目來說,建安成本在房價里占比不大,不算敏感指標。而且豪宅項目可通過溢價空間消化成本差異。
裝配式要求
?新規(guī)要求重點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比超30%,框架結構更易實現(xiàn)標準化預制(如預制柱梁模塊),施工周期比剪力墻結構縮短20%-30%。
另外輕質高強混凝土(LC30-LC50)與鋼骨混凝土柱的應用,使框架柱截面從傳統(tǒng)600mm縮減至400mm,提升得房率0.5-1.2個百分點。
地下空間高效利用
框架結構柱網(wǎng)規(guī)整,地下車庫停車效率比剪力墻結構提高15%-20%。
從上面的對比,大家不難看出:框架結構的優(yōu)勢在逐漸上升,所以越來越多的豪宅開發(fā)商根據(jù)項目特點選擇框架結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上圖是臺灣和大陸項目的平面對比,你是否發(fā)現(xiàn):臺灣地區(qū)的豪宅幾乎都是框架結構。
我當時還納悶為什么會這樣?,F(xiàn)在想想:我們大陸一線城市的豪宅都開始越來越多的選擇框架結構了,人家比我們起步早,這么選擇應該不足為奇。
04
結束語
在豪宅項目中,從剪力墻結構慢慢過渡到框架結構的趨勢,不僅是結構選型的問題,更是折射出豪宅產(chǎn)品從"空間封閉性"向"場景交互性"的設計哲學轉變。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項目是否選用了框架結構,將成為衡量豪宅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