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在一場企業家論壇上指出:“磚頭水泥本質上不值那個錢,房子的價值被嚴重高估了”。在曹德旺看來,開發商的建筑成本只有2-3000多元/平米,而房價卻要賣到上萬甚至數萬,這是不合理的。同時,高房價所產生的賺錢效應,也會導致大量社會資本進入到房地產業,使得實體行業因缺乏大量資本流入,而無法得到更好的發展。
而對于曹德旺拋出的“磚頭水泥不值錢”的觀點,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進行了反駁。在他看來,簡單用“磚頭水泥”不值錢,來否定房地產的價值是極其片面的。當今房地產市場對經濟和就業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一方面,房地產及相關產業鏈對GDP的貢獻率雖然從高峰時期近30%,下降至現在的22%的水平。不過,房地產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房地產上下游涉及56個行業。比如,建材、家具、裝修等。能帶動的就業人數超過5000萬。如果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那就會有更多的從業人員會收入減少或失業。
此外,馬光遠還指出,曹德旺的論調可能誤導普通民眾:“告訴老百姓房子不值錢,卻不告訴他們住房需求是剛性的,即使你不買房,但也要租房,租房同樣是有生活成本”。在當前房價處于合理的背景下,這種言論讓剛需猶豫不決,最終則會錯失適合的購房時機。
實際上,曹德旺是站在企業生產成本的角度來看問題。因為,企業生產出來商品的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潤,就是在市場上銷售的價格。如果遠離這個正常售價,就是不合理的。而站在馬光遠的角度上看,高房價不重要,房地產業必須保持繁榮,這關系到GDP增長、土地財政收入,以及房地產上下游相關行業的發展,從業人員的就業。
其實,曹德旺說的沒有錯,正常的房價就像商品售價一樣,不應遠離其真實的價值,否則就會存在泡沫。而一旦泡沫破裂,就會對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以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為例,房價和收入之比高達40,就是當地老百姓不吃不喝40年才能買上一套房,顯然,各大城市的房價都存在著泡沫,只是泡沫程度不一樣。
而馬光遠則認為房地產業對中國GDP穩定增長,以及就業的貢獻大,不應該片面認為磚頭水泥不值錢。不過,這也間接地說明了,國內經濟對房地產市場的依賴度有些過大。當務之急,還是應該采取措施,先讓房地產市場在短期內保持穩定,這樣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就是把之前過度依賴于房地產投資、基礎設施投資,逐步向高端制造業、高科技產業轉型。
同時,在我們看來,中國經濟既不能讓房地產過度金融化,使其脫離使用價值,也不能完全否定房地產在短期內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如果繼續讓房地產過度金融化,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就會帶來系統性金融風險。屆時,馬光遠所期盼的房地產長期拉動GDP增長,以及促進相關行業就業的想法是很難實現的。
當務之急,就是讓國內房價保持“穩中有降”的趨勢,避免房價短期內出現大幅波動,并且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讓房地產市場實現“軟著陸”。國內經濟應逐步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屆時,房地產業在泡沫化后,多數人都買得起房,房產成交量會快速放大。而房地產市場以及相關產業可以繼續繁榮下去,并不一定要像馬光遠所說的那樣,非要在當前高房價的背景之下,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