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2月,云南軍閥唐繼堯發起滇桂戰爭,以龍云、唐繼虞、胡若愚為指揮,兵分三路進入廣西。
滇軍雖然人數占優、氣勢洶洶,但畢竟是異地作戰,水土不服,補給線又長,日子并不好過,而且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也不是吃素的,桂軍的戰斗力相當強悍,加上又是本土作戰,占盡地利人和。
雙方激戰四月有余,滇軍損失慘重,被迫撤回云南。
滇軍退回云南后,唐繼堯擔心尾大不掉,便以整編部隊為由撤銷了各軍番號,開始裁減軍隊,并大力加強自己的親信衛隊力量,同時設置昆明、蒙自、大理、昭通4鎮,分別以原滇軍軍長龍云、胡若愚、李選廷、張汝驥等四人為鎮守使。
為了更好地控制軍隊,唐繼堯提拔了自己的堂弟唐繼虞,任命他為“云南陸軍訓練總監”。這可是個要職,不僅管訓練,還管軍需和整編大權。
唐繼虞新官上任三把火,仗著哥哥的信任,很快就以總監的名義,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炸鍋的方案:要把四大鎮守使手里的兵力,削減一半。
此舉,令龍云、胡若愚、李選廷、張汝驥四位鎮守使,大為不滿。
這一下,唐繼堯和他手下四大實力派將領之間的裂痕,算是徹底公開化了。大家都憋著一股氣,只是暫時隱忍不發。
就在這時,南方的革命浪潮風起云涌,廣東國民政府誓師北伐。消息傳到云南,四大鎮守使覺得這是個機會。
一來,可以擺脫唐繼堯的束縛,將部隊拉出去,天高任鳥飛;二來,萬一北伐成功,他們作為響應者,自然也能分一杯羹,前途不可限量;三來,也能堵住唐繼堯以“整編部隊”為名裁減他們部隊的借口。當下,他們便商定,聯名向唐繼堯提出這個建議。
幾天后,四大鎮守使齊齊來到唐繼堯的帥府,向唐繼堯提議:“總司令,北伐軍勢頭正猛,咱們云南也該響應革命,出兵北伐!”
但唐繼堯卻不為所動,他冷笑一聲,說:“北伐?哼,區區十萬之眾,能成什么事?你們也不看看北邊是誰?吳子玉(吳佩孚的字)、孫馨遠(孫傳芳的字),還有關外的張雨亭(張作霖的字),哪個不是手握數十萬精兵?我們倒不如與他們聯合,互相策應,穩住咱們西南這片基業,方才是明智之舉! ”
這時,一直侍立在旁的唐繼虞,也趕緊上前幫腔,說:“北伐軍那是瞎胡鬧,折騰不了幾天的。咱們云南,好不容易才太平了幾年,安安穩穩地過日子才對。幾位將軍,還是聽總司令的,別跟著外人瞎起哄!”
胡若愚忍不住想要反駁,卻被龍云用眼神制止了。龍云知道,再說下去也沒用,唐繼堯主意已定,而且他根本不信任他們。
龍云說道:“總司令的顧慮,我等明白了。只是天下風云變幻,還望總司令能多加留意。”
唐繼堯一揮手,說了句:“不必多言,此事就此打住,任何人不得再提!”
四大鎮守使碰了一鼻子灰,只能怏怏退出帥府。
隨著時間的推移,北伐軍勢如破竹,短短幾個月內就攻占了湖南、湖北,吳佩孚的主力被擊潰,孫傳芳也岌岌可危。
這些消息不斷傳到昆明,唐繼堯坐不住了,眼看著北伐軍越打越遠,兩廣后方日益空虛,他又動起了歪心思。
這一天,唐繼堯再次緊急召集滇軍的主要將領到帥府開會。與上次討論北伐時的氣氛不同,這次唐繼堯顯得異常興奮。
會議室內,懸掛著巨大的軍事地圖。唐繼堯快步走到地圖前,手指用力地戳著廣東、廣西那片區域,對著眾人說道:“諸位,都看看,現在北伐軍主力都陷在兩湖和江西戰場,如今兩廣兵力空虛,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時機。如果我們立刻集結滇軍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突然襲擊,拿下兩廣,掐斷北伐軍的補給線和退路,整個西南可就由我們滇軍說了算了!”
此話一出,眾將面面相覷。龍云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總司令,恕我直言,此計絕不可行。 北伐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我們就算不予支持,也萬萬不能在此時落井下石,偷襲友鄰,這若傳揚出去,我滇軍豈不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胡若愚緊跟著站起來,說:“說得對,這是背后捅刀子的行徑,我們滇軍絕不能做,否則上上下下幾萬弟兄的臉往哪兒擱?”
隨后,張汝驥、李選廷等人也紛紛站出來表示反對。
會議室里頓時嘈雜起來,反對的聲音幾乎淹沒了唐繼堯。他看著這些往日里還算恭順的部下,此刻卻個個義憤填膺,聯合起來反對他,驚愕之余,更是怒不可遏。
最終,唐繼堯只能氣沖沖地一拍桌子,宣布散會。
唐繼堯雖然生氣,但卻無可奈何,只好將計劃作罷。
主帥和主將不和,加上唐繼堯一貫任人唯親,試圖削弱四大鎮守使的兵權,早引起了四人的不滿。
對龍云、胡若愚、張汝驥、李選廷來說,與其被動地等著唐繼堯和唐繼虞一步步蠶食自己的力量,不如先下手為強。
于是,胡若愚、龍云、張汝驥和李選廷四人一商量,決定實行兵諫,武力驅逐唐繼堯下臺。
1927年2月6日,四大鎮守使聯名向全省發出通電,措辭嚴厲,公開要求唐繼堯立刻將他的堂弟唐繼虞,以及陳維庚、李伯勛、白之瀚、李秉揚、李子由等親信驅逐。
與此同時,龍云率先發難,率部進入昆明,胡若愚、張汝驥和李選廷的部隊,也陸續向昆明進發,響應龍云的舉動。
唐繼堯在四人的軍事壓力下,被迫宣布辭職下野,自此一病不起,身體每況愈下。
到了5月底的一天,四大鎮守使相約前來探望處于病榻上的唐繼堯。
四人穿著整齊的軍裝,步伐沉重地走進了唐繼堯的臥室。
剛見面時,唐繼堯對胡若愚、張汝驥、李選廷三人的態度異常冷淡,連話都沒說一句,就費力地將頭扭向一邊,仿佛多看他們一眼都會臟了自己的眼睛。
這三人被唐繼堯這毫不掩飾的厭惡姿態弄得相當尷尬,一時間手足無措,只好下意識地向后縮了縮。
過了一會,唐繼堯看向龍云,卻突然痛哭流涕,并示意龍云靠近點。不明所以的龍云見狀,也跟著哭了起來。
胡若愚、張汝驥、李選廷三人站在稍遠的地方,面面相覷,眼神更加復雜了。他們搞不懂唐繼堯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是真的對龍云有特殊的感情?一股不祥的預感,開始在他們心頭悄然滋生。
些許,唐繼堯囑咐龍云說:“你就好好維持吧!”
這話表面上聽起來,唐繼堯像是在臨終托孤,好像說,我走了,云南今后這攤子事,以后就要靠你龍云來支撐了。
其實不然,唐繼堯是何等樣人?他縱橫云南十余年,靠的可不僅僅是槍桿子,更是深沉的心機和權謀。
算起來,唐繼堯下臺,四大鎮守使都有份,但龍云無疑是出力最大、行動最果斷的一個。唐繼堯對他的恨意,恐怕遠超其他三人。他之所以在臨終前演出這么一幕,單獨對龍云說出這番話,用心極其險惡,無非是要挑起龍云與其他三人的矛盾。
唐繼堯就是要讓胡若愚、張汝驥、李選廷親耳聽到,親眼看到:我唐繼堯,最看重的、最后囑托的人,是龍云,你們想要做一把手,就跟龍云去爭吧。
沒過幾天,唐繼堯在無盡的抑郁和不甘中,溘然長逝,年終44歲。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 更何況是四虎?唐繼堯一死,那曾因共同敵人而存在的最后一點情面也煙消云散了。四大鎮守使無一例外,都想接唐繼堯的班。
那么,這四個人中,誰最有希望呢?
論實力,當屬龍云最強。他在“二六兵變”中行動最快,功勞最大,兵力也最為雄厚,在軍中威望正隆。可以說,他是最有實力問鼎“云南王”寶座的人選。
其次,是胡若愚。他資歷最老,手中握有的兵力僅次于龍云,且野心勃勃,絕不甘居人下。
再者是張汝驥。他的實力比胡若愚稍遜,但他與胡若愚關系較好,早已結成了軍事盟友關系。胡張聯手,其力量不容小覷,足以對龍云構成嚴重威脅。
最后是李選廷。他是四人中實力最弱的一個,兵微將寡,缺乏足夠的影響力,而且一貫是哪方實力強,靠哪邊。
因此,即使唐繼堯臨終前沒說那句挑撥離間的話,四大鎮守使遲早都會兵戎相見。實力最強的龍云自然成為眾矢之的。唐繼堯臨終時的“算計”,只不過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果不其然,龍云與胡若愚、張汝驥的矛盾日益尖銳,逐漸形成對立,實力最弱的李選廷則選擇中立,置身事外。
為了對付龍云,胡若愚將唐繼堯的心腹王潔修,拉到了自己的陣營中,并保舉其為昆明城防司令。
王潔修自“重九起義”起,便開始追隨唐繼堯,還跟唐繼虞是結義兄弟,是唐繼堯絕對心腹之人。
唐繼堯下臺后,王潔修自然不會跟龍云站一邊,而是投奔到龍云的對立面胡若愚的麾下。
三人經過一番謀劃,決定不再等待,他們要搶在龍云之前動手。
1927年6月14日凌晨,王潔修奉胡、張二人之命,帶兵突襲并包圍了龍云在昆明的住所。
不一會,槍聲大作,龍云猛地從床上起來,一邊飛快地抓過搭在椅背上的衣衫往身上套,一邊扯開嗓子大喊衛隊抵抗。
龍云的衛隊有200多人,都是從部隊里精挑細選出來的,個個身經百戰,并且配備了最好的武器,因此王潔修的隊伍一時沒有攻進來。
府邸外圍,負責指揮進攻的昆明城防司令王潔修,面色陰沉地看著久攻不下的龍府,對旁邊地人說:“把大炮拉上來,給龍云一點顏色瞧瞧。”
隨著王潔修一聲令下,兩發炮彈直接射入龍府。
其中,一發炮彈正好落在龍府的花園中,發生猛烈爆炸,一塊彈片恰巧打在一扇玻璃窗上,無數大小不一的玻璃碎片迅速飛濺開來。
龍云只覺得眼前白光一閃,一股難以言喻的劇痛猛地刺入了他的左眼,隨即發出一聲痛苦的嘶吼,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后踉蹌。
隨即,龍云下意識地用手去捂住受傷的眼睛,只見鮮血從眼眶中流了出來,順著他的臉頰往下淌。
不一會,龍云身體一軟,“撲通”一聲摔倒在地,再無抵抗能力。
這時,王潔修的部隊也攻了進來,幾個士兵看到倒在地上捂著眼睛痛苦呻吟的龍云,隨即將他捆綁起來,并報告給了王潔修。
王潔修立即報告給了胡若愚、張汝驥,二人來到現場后,手下將龍云押到了他們面前。
胡若愚上下打量著被士兵死死按住的龍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對身邊的張汝驥和王潔修說道:“我這位兄弟是練家子,只有鐵籠子才關得住他。”
龍云的確是練家子,他年輕的時候曾拜江湖武師四川人馬德勝為師,學了一身好功夫。
后來,龍云考入了云南陸軍講武堂。在講武堂里,他不光學習軍事知識,一身的好武藝也從未落下。有一次,一個號稱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法國拳師來到昆明,在講武堂擺下擂臺,點名要和中國軍人較量。當時的學員們雖然群情激憤,但面對人高馬大、肌肉虬結的洋拳師,一時間竟無人敢應戰。就在這時,還是個普通學員的龍云站了出來。
法國拳師一開始根本沒把這個身材矮小的中國學員放在眼里,態度輕蔑。可一交手,他就知道自己錯了。龍云的步法靈活,拳法剛猛刁鉆,既有北方的硬朗,又有南方的靈巧,幾下虛實結合的攻擊,就打得那法國拳師暈頭轉向,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不過三五個回合,龍云就將對手撞翻在地,隨即一撲將其壓住,法國拳師喘著粗氣,乖乖認輸。
這次比武使名不見經傳的龍云名聲大震,并受到了時任云南督軍唐繼堯的賞識,命運由此轉折。
那一戰,讓原本默默無聞的龍云在講武堂聲名鵲起,也因此進入了時任云南都督唐繼堯的視野。唐繼堯愛才,尤其欣賞這種有血性、有能力的年輕軍官。從此,龍云的命運開始轉折,一步步得到了唐繼堯的賞識和提拔,最終成為了手握重兵、權傾一方的滇軍將領。
胡若愚轉頭看向王潔修,說:“王司令,我看打造鐵籠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吧。你是昆明城防司令,找幾個手藝好的鐵匠,應該不難吧?”
王潔修立刻挺直了腰板,大聲應道:“這事包在我身上,我保證找全昆明最好的鐵匠,打一個讓他插翅難飛的鐵籠子!”
王潔修說到做到,很快就從城里找來了幾個經驗豐富的老鐵匠,沒過多久就打造出一個大鐵籠,內置藤椅一張,把龍云囚在里面,并放在五華山上。
龍云被關在鐵籠里一個多月,吃喝拉撒都在這方寸之地。他受傷的左眼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清洗和治療,傷口感染化膿,劇痛從未停止,直至最后徹底失明。因此,在很多存世的照片中,龍云都是戴著一副眼鏡,以此來掩飾失明的左眼。
由于長時間無法洗漱,龍云身上早已爬滿了虱子,又癢又難受,衣衫襤褸,頗為狼狽。
雖然龍云被抓了,但他的部隊并沒有樹倒猢猻散,親信盧漢、周文人、高蔭槐等人,公推龍云的結拜兄弟滇軍元老胡瑛作為新的領導者,率領著三十八軍,兵鋒直指昆明城。
胡若愚、張汝驥派出去迎戰的部隊,幾乎是摧枯拉朽般被擊潰。這些部隊要么是臨時拼湊的雜牌軍,要么是原本就心向龍云、出工不出力的部隊,面對士氣高昂、一心要救主帥的三十八軍,根本不堪一擊。
連戰連敗之下,胡若愚和張汝驥終于慌了神。昆明城內人心惶惶,原本依附他們的墻頭草也開始動搖。再這樣下去,別說掌控云南,恐怕連昆明城都守不住了。
張汝驥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說:“這可如何是好?盧漢這小子是鐵了心要跟我們拼命啊,再打下去,我們這點家底都要賠光了!”
胡若愚說:“硬拼肯定不行,我們得先撤出昆明,到外圍去,再圖后計!”
張汝驥看了一眼旁邊默不作聲,但臉色同樣難看的王潔修,說:“那…王司令怎么辦?”
胡若愚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王司令是昆明城防司令,守土有責嘛,自然是不能輕易離開昆明的。不如這樣,我和你先帶主力部隊撤離,他率領城防部隊,暫時堅守昆明,牽制盧漢。等我們到了安全地帶,站穩腳跟,再里應外合,你看如何?”
這番話聽起來冠冕堂皇,實則就是要把王潔修當成棄子,留在昆明替他們擋槍子,但王潔修竟然同意了。
就這樣,胡若愚和張汝驥開始匆忙收拾人馬,準備撤離。王潔修特意跑過來,找到正準備上馬的胡若愚和張汝驥,不放心地叮囑道:“可千萬別忘了把龍云帶上,龍云絕對不能留在昆明!”
王潔修心里的小算盤是,只要龍云還在胡、張手里,盧漢的目標就是他們,自己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胡若愚拍了拍胸脯,大包大攬地說:“王司令放心,這么重要的‘護身符’,我們怎么會忘?你就安心守城吧!”
張汝驥也在一旁連連點頭:“沒錯沒錯,我們一定把他看得牢牢的!”
兩人嘴上答應得爽快,但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都心知肚明。
帶著這么一個笨重的鐵籠子行軍,本就是個累贅。更重要的是,龍云在他們手里,就意味著盧漢那支戰斗力最強的部隊會死死地追著他們不放。
大部隊撤離昆明,一路向東潰逃。行至距離昆明城約十多公里的大板橋一帶時,天色已近黃昏。胡若愚勒住馬,看了一眼身后塵土飛揚、士氣低落的隊伍,又瞥了一眼那顛簸搖晃、發出沉悶聲響的大鐵籠,對旁邊的張汝驥使了個眼色。
兩人策馬走到隊伍旁邊一處僻靜地方。
胡若愚壓低聲音說道:“帶著這個鐵籠子,實在不是個事兒啊。目標太大,行動不便不說,盧漢那幫人肯定會追著我們不放。”
張汝驥心領神會,點了點頭,說:“我也是這么想的,帶著他,我們寢食難安,可要是就這么放了……”
胡若愚說:“放,當然要放,但不能白放,你想想,現在龍云最恨的人是誰?”
張汝驥稍一思索,恍然大悟:“當然是王潔修!”
胡若愚冷笑道:“正是,龍云現在廢了一只眼睛,受了這么大的屈辱,他對王潔修的恨意,恐怕比對你我都深得多。我們現在把龍云放了,他肯定第一時間殺回昆明,找王潔修報仇,如此一來,他們兩個必然斗個你死我活。王潔修那點兵力,肯定不是龍云和他那些部下的對手,但也能消耗掉龍云不少實力。”
張汝驥贊許地點點頭,說:“如此一來,無論誰勝誰負,對我們都是有利無害,還能順手除掉王潔修這個潛在的威脅。他是唐繼堯的人,跟我們始終不是一條心。”
兩人越說越覺得此計甚妙,臉上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胡若愚隨即吩咐下去,把籠子打開,將龍云放了出來。
龍云重獲自由后,不多久便找到了三十八軍軍部。三十八軍迎回了主心骨,士氣大振,開始向昆明城合圍。王潔修大驚,連忙帶著他那群同樣驚慌失措的手下,倉促地撤出了昆明城,退守到了城南的巫家壩一帶。
巫家壩地勢相對開闊,王潔修手下那點兵力,人心惶惶,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防御。其實,這個時候,如果王潔修果斷選擇逃跑,也許還有一線生機。但王潔修猶豫了,內心深處竟然還在幻想著胡、張會帶著部隊殺個回馬槍,聯合他將入城的龍云所部,來個甕中捉鱉。
殊不知,胡若愚、張汝驥早就帶人跑得沒影了。
此時,盧漢已將龍云迎入昆明城內,并告知胡、張二人逃竄,王潔修率殘部撤至巫家壩一帶的消息。
龍云立馬給盧漢下了個命令,說:“把王潔修給我抓回來,記住無論你用什么辦法,必須捉活的!”
盧漢領命而去,沒多久就趕到巫家壩,將王潔修的殘部團團包圍。
王潔修手下的那些保安武裝,平日里養尊處優慣了,哪里見過這種正規軍圍剿的陣仗?槍聲一響,包圍圈一形成,他們立刻就慌了神,抵抗意志瞬間崩潰,紛紛丟下手中的武器,如同沒頭的蒼蠅般四處亂竄,還有不少人選擇乖乖地舉手投降。
見此情景,王潔修深感大勢已去,只好向盧漢的部隊繳槍投降。
幾名士兵立刻沖了上來,繳了王潔修的槍,將他反剪雙手,用繩子捆了個結結實實。
盧漢走了過來,看著狼狽不堪的王潔修,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只是冷冷地揮了揮手:“把他帶回去,交給軍長發落!”
王潔修被押解著帶到龍云面前,他不敢與龍云對視,低著頭,身體微微顫抖。
良久,龍云冷笑一聲,說道:“王司令,沒想到吧?這么快,咱們就又見面了。”
王潔修聞言,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帶著哭腔哀求道:“龍軍長饒命啊,誤會,都是誤會!”
龍云憤怒地說:“誤會?你帶兵包圍我的府邸,用炮轟我的家,把我抓起來,關進鐵籠子里,害我瞎了一只眼睛,這些也都是誤會嗎?”
王潔修連忙抬頭辯解,說:“對付您,都是胡若愚和張汝驥的主意,我只是奉命行事,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聽到王潔修這番毫無骨氣的辯解,龍云的眼中閃過一絲濃濃的厭惡和鄙夷。他甚至懶得再跟這種人多費口舌,隨即揮了揮手,吩咐道:“把他拉下去,先關起來。”
看著王潔修被拖走,龍云的目光再次變得幽深。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回憶著自己在鐵籠中度過的那些屈辱而痛苦的日子。
隨后,龍云緩緩開口,對身旁的副官說道:“去找幾個手藝好的工匠來,照著我之前待過的那個籠子,再趕制一個一模一樣的,要快。”
幾天后,一個嶄新的、同樣用粗鐵條焊制的大鐵籠,出現在了昆明城內。
在龍云的吩咐下,士兵們隨即把王潔修投入其中。
幾天后,王潔修被龍云下令槍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